中国道教也有趣

第三十三章 茅山宗师之百代名师 上(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十三章 茅山宗师之百代名师 上

最后,再系统地归纳一下陶弘景在著作、思想、医学、科技等各方面的成就,作为对这位茅山宗师的总结。

首先明确陶弘景的身份,在《茅山志》中,他是被列为上清派的第九代宗师,同时也是茅山宗的实际上创派宗师,而茅山宗也是传承上清经系的。

上清派的第一代是从魏华存开始的,依次传承为杨羲、许谧、许翙、马郞、马罕、陆修静、孙游岳、陶弘景,到下一篇时,上清道士还会继续活跃出场的。这些人物多数已经讲过了,这里的马郞和马罕是兄弟俩,传说是因为护经有功才被列入宗师序列的,现存的文字记载很少,孙游岳虽然提及到几次,但并未系统讲过此人,实际上他对上清派的贡献也不小。

有了前辈们的辛苦付出和丰硕的成果,陶弘景可以说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了,单说最近的这两位师门前辈,陆修静生平总括三洞,力阐道教,孙游岳则甄汰九流,潜神希微,这师徒二人在道教界都称得上是宗师级的人物,给陶弘景开创了大好地局面。作为二人的传人的陶弘景,也没有让所有人失望,在道教上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他们差,在很多领域同样表现出色。

在政治上,陶弘景成就完全可以比肩北方的国师寇谦之,著名的山中宰相完全够资格和国师pk。他归隐茅山后就潜心著述,而且还攻读了双学历,佛道双修,对陆修静改革后的道教成果进一步总结、完善、提炼和补充,形成了更加完善、丰富的南朝的道教教义、仪轨,而且又发展了丹道理论。没办法,医术高的人都喜欢炼丹,谁也不能阻挡道士们炼丹追求长生的梦想和脚步,总之,这一切最终都成为茅山宗绵延不衰的坚实基础。

一、著作

陶弘景一生勤于著述,内容涉及道教、天文历法、医药、地理、冶金、文学、佛教等诸多领域,自己本专业道士方面的著作有《真诰》、《真灵位业图》、《合丹药诸法式节度》、《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等道教典籍三十二部,共二百二十三卷。

他所撰写的跨专业的其它方面的著作有《学苑》一百卷,《孝经集注》、《论语集注》、《帝代年历》、《本草集注》、《效验方》、《补阙肘后百一方》、《古今州郡记》、《图象集要》及《玉匮记》、《七曜新旧术疏》、《占候》、《合丹法式》等,史书称这些著作他生前都是秘而不传的,死后才由弟子们流传开来。此外,还有已经开始撰写尚未完稿的作品约有十部,也全部留给了众弟子。

前面提到过几次顾欢,他除了是南齐的大臣以外,还有个身份是上清派的道士或者说是位道教的忠实粉丝。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为了提高自己家的上清经的地位,他曾经写过一部叫《真迹》的作品,里面记载了杨羲和许谧二人得神授传经的故事,但这部书影响和宣传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陶弘景感觉顾欢的这个思路还不错,书也写的不错,有进一步操作的价值和潜力可以挖掘,于是就对《真迹》一书的内容进一步加工后,创作了《真诰》一书。对了,上一章提及的《夷夏论》就是出自顾欢之手,这位是一个夷夏之辩的积极倡导推动者,后面讲到佛道之争时,顾欢还会出场。

首先这部作品的名字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意思是真人口授之诰,大体也是表明书中的内容全是我按真人的原话记录下来的,品质那是有保障的,权威性毋庸置疑,同时再借助他本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宣传效果比《真迹》就强了许多。

《真诰》对于研究陶弘景道教思想有很大的价值,比如他和陆修静一样极重上清经,他的存神、行气、辟谷、针炙等炼养理论及对汉魏以来的道教历史、人物等记载,同样是极具研究价值,这些稍后再加以总结。

《真灵位业图》则是陶弘景的另一部重要的道教作品,书中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神仙谱系,共包括七个位阶,下一章再详细聊。

陶弘景在炼养方面的成就,则以《养性延命录》为代表,他是极为重视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修真养生精神和方法的,主张形神双修,养性与炼形并重,这些思想对后世道教影响极大,同样稍后再总结。

陶弘景在其它领域的作品,诸如历法、文学、丹道等,下面再分别聊。

二、医学成就

医道不分家这也是老传统了,也有十道九医的说法,陶弘景的医术之高是公认的,而且医学上的成就几乎遮盖了他在其它领域的成就。前面提到过,他生在医道世家,爷爷“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老爸“深解药术”,再加上他自己后天的努力,所以陶弘景在医学、药物学、药性等方面的有很高的成就也就不难理解了。实际上,历史上还有很多广为人知的名医道士,很多人只知道他们是名医但不一定知道他们实际上是道士,比如葛洪、孙思邈、张景岳等等。

陶弘景的医德还是极赞的,这些在一些文献上有记载,当然,行医、治病救人一直是道教人士传道立教的重要手段,是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成功道士的必修课,这一点实际上古今都差不多。道友们如果关注一下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程就能发现,传教士们除了带来了西方的科技、商品以外,西医也是他们迅速得到地方认可、接受并融入的重要手段。

陶弘景在医药方面的成就,实际上与道教的炼养理论也是紧密相关的。他的医学方面的思想和仙道贵生一致,医道最终是为了炼养服务,是为了长生服务,这才是医道为什么是高道们的必修课的原因。至于治病救人,那只是副产品,您没见过道士在商业街开个医馆,天天坐那里给人开方治病的吧。

《本草经集注》是陶弘景的最重要的一部医学著作,这部书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名医别录》,这是魏晋以来的药物集成的一部本草书,另一个是《神农本草经》,这是汉代的一部经典医书。陶弘景就是从《名医别录》中精选出365种药物,与《神农本草经》合在一起,最后改编成了这部《本草经集注》,里面共记录了730种药物,其中从《名医别录》中引用的药物用黑墨水书写,而引自《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则是用红墨书写。个人不负责任猜测啊,这个红墨估计是用朱砂为主料的,因为陶弘景在炼丹时这东西可是必用品。嗯,当然了,这部书最终也就成了一本古代的双色版图书,视觉上应该不错,很先进的样子。

在这部书中,陶弘景主要的贡献是首创了草药的分类法,嗯,应该说是药物的分类法。他是按玉石、草本、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这七大类别对药物进行了分类,又进一步按药性把药物细分为寒、微寒、大寒、平、温、微温、大温和大热八种。

对于临床应用的大量药物,还有更细致的分类,比如治风的能用药物类(防风、防己、秦艽、独活等),治黄疸能用药(茵陈、栀子、紫草、白藓皮等)等。此外,书中还记录了大量的药物的产地、采集、疗效、药物的性味、形态、鉴别和炮制方法等。

陶弘景的这种药物分类方法对后世影响极大,隋唐以后的本草学的分类就是以《本草经集注》的分类方法为蓝本的。

陶弘景的其它医学方面的著作还包括《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此外,他还整理过《补阙肘后百一方》,《效验实用药方》五卷,《集药诀》一卷,《灵方秘奥》三卷,《养性延命录》二卷,《服草木杂药方》一卷,《集金丹药百要方》一卷,《服云母诸石药消化三十六水方》一卷,可惜的是这些宝贵的医书流传下来的极少,大多亡佚了,着实令人扼腕。

我本人不懂中医,也不懂药物,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也足够我这个外行人了解他的不平凡了。

才差八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男频穿书女频后,拯救恋爱脑
男频穿书女频后,拯救恋爱脑
二世祖常敬轩跟女朋友分手后发生了车祸,被绑定一个多维空间的系统,系统告诉他任务完成便可重生。 常敬轩,“什么任务?” 系统,“拯救女人们的恋爱脑,让她们珍爱自己远离渣男。” 常敬轩,“……” 这是什么狗屁任务? 后来,“夫人,男人只会影响你赚钱的速度。 该换就换,该丢就丢,小鲜肉他不香吗?”
步青云
我的电子老婆,怎么成末日女王了?
我的电子老婆,怎么成末日女王了?
我叫杜子仁,生在和平年代,可我是渐冻症晚期的患者。我的世界永远只有一间小小的黑屋,离不开的病床,绝望而孤寂。直到...我的手机里莫名出现了一个名为【末日求生】的游戏。在游戏中,我需要保护一名同样困在末日黑屋里的少女,帮助她活下去。就像是看到了另一个自己,我决定,帮她活下去!!!第一天,我给少女充值了游戏礼包,少女获得了食物。看着少女笑了,我也笑了。第二天,我给少女充值了护具礼包,少女获得了外出调
燕雀蜂蝶
妈咪不恨嫁,总裁爹地别追了!
妈咪不恨嫁,总裁爹地别追了!
世人皆知,唐家千金和慕氏财团的继承人自幼就有婚约。 二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羡煞所有人的一对金童玉女。 圈子里的人都默认他们会结婚,唐思雨也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慕飞和别人赤裸在床上,又将她丢在婚纱店去找那人的那刻。 唐思雨的心死了。 退婚消息发出的第二天,她踏上新的人生,没想到一场散心之旅。 五年后归来,她报着探望病父的心,却不想再次与故人相见。 “思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这次一定好好待你。”
上官娆
娘娘重生不追了,绝嗣帝王悔断肠
娘娘重生不追了,绝嗣帝王悔断肠
【重生+强制爱+带球跑+追妻火葬场】上一世,母亲带她来到将军府,准备履行当初与闺中好友的约定,结两姓之好。她却对当朝太子一见钟情,见他中药后自愿献身。一见钟情,交付身心,她疯狂迷恋那人。他却只贪恋她的身子,对她无任何情爱,甚至在她生子当日弃她而去,只为陪一个叫灵儿的女子。后来他继位,她被封为婉妃,帝王却为娶那个叫灵儿的女子遣散后宫,她作为唯一有子嗣的嫔妃,无过不得休,被他禁足在菀芳院,不过三日便
鹿在野
武道大帝罗修
武道大帝罗修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