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407章 第408章争议
第407章 408争议
在场所有武将同仇敌忾,只有他们更清楚,这短短的几句话,根本就不能表达边境战士的付出。
许知文也知道刚刚的话语多有不妥,只是话己说出,他也拉不下脸来认错。
史部尚书余力高摸着胡子,“现在不说那些题外话, 当务之急是赶紧让边境稳定下来,否则,只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大家都清楚,一个地方不稳定,那意味着有很大的变数。
“余大人,以你之意,可有合适的人选?”所有人都把眼光盯着吏部, 要知道, 选官派官都是由他们负责。
余立高, “之前本官选官派官不多经过各位大人的同意,现在还是你们先下结论吧!”
肖立威,“你们这些文人真是耽误时间,再这样讨论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要我说,这年度评优良不是出来了吗?就照着这个点,合适的人选直接调派过去。
用我们的话来说,在这个时候就要上好了刀刃,可马虎不得。”
站在他身后的刘昌抬起袍服,忍着笑,这萧将军还真是不理俗事,看看那些大人脸色都变了。
要不是他清楚肖将军的秉性,也都要以为这是在嘲讽在座的诸位大人了。
所谓的评优,可不像他们所理解的那么简单。否则也不会有人在边陲小镇当官, 一当就是一辈子。
“最好还是选一个能干实事的过去,否则也只是会给周将军添乱。”余立高咬着牙说道, 这一次再选派官员, 他说什么都得盯着,周家就这么一个独苗苗,可不能让这些人过去拖后腿。
这时候不知道谁提了一嘴,“翰林院现在也不用编书,事情也没有以往那么多,完全可以抽调些能手,而且这也是他们盼望已久的外派机会,想来会更加的珍惜。”
巩正平这时候才抬起头,“可比不过诸位大人手底下的能人异士,而且他们都在任上有经验,我们翰林院的这些官员,还真得好好的磨一磨,成天跟着书打交道,可比不过诸位的为官之道。”
他都尽量缩到角落里了,没想到这些人还能盯上他。
虽然他也想为底下的官员谋一条好的前程,可这种九死一生的地方,他还真是不愿意。
“巩大人说这话就有些谦虚了,就之前你们翰林院的那位古状元,不只是文采好, 算学更是无人能及。
到现如今,本官还记得他当时写的策论, 尤其的有理有据,这样的人才,你可不能捂着藏着。”
说这话的是武安侯白玉岗,他对白景烈的交友情况熟知,既然那逆子不能过去,就把他的好友送过去,也算是折断他的臂膀。
武安侯这话倒是提醒了众位大人,虽然他们也有爱才之心,几次三番的想把人招到自己的手下,可都被巩学士这个糟老头子给挡住了。
既然我们得不到好,那还不如直接把人推出去,也算是解决了大家的困境。
许知文立刻跟着附议,“武安侯这个提议甚好,古大人这个状元还是圣上钦点,想来也十分看好他的文采,这样的人又有能力,完全能胜任知府一职。”
“对对对,状元之才,难道还治不了一个律城?这个提议甚好。”
曹向前,“你们是不是忘了,凭着那古文恒的官职和经验都不足以堪任,这样未免也太过儿戏。”
“曹大人,俗话说得好,不拘一格降人才,咱们这也是给古状元一个机会……”
这边的争吵很快就传到了书房中,华顺明还真的坐下来考虑起来。
“古文恒,他对周爱卿有救命之恩,听说之前两人还相交甚欢,都开始称兄道弟了?”
一旁的宫女太监都低垂着脑袋,没人敢应他的话。
“乐三,你说他这个人怎么样?”
见到被点名了,乐三这才小心翼翼的答道,“圣上,奴婢一个阉人,对朝中大臣了解甚少,不过从几次接触中,古大人是个好人。”
华顺明却若有所思的说道,“好人吗?此人能在未迈入朝堂之前就能通过景烈给朕带来大笔银两,确实是个好人。”
听到皇帝把好人两个字咬的特别重,乐三更是把头垂得更低。
“不过朕倒不怕有心计的,就怕他不把心用到正的地方。”
他敲着桌案上堆积的奏折,凭着这些纸面上的东西,对他的天下了解还是少啊!
“去宣老丞相进宫。”
……
等到刘老丞相从京郊赶到宫中,那些大臣还在偏殿中争吵着。
“老大人现在的身体好像越来越康健的。”华顺明盯着面色红润的刘东来,随口说了一句。
刘东来整理身上匆忙换好的袍服,“托圣上的福,那罗湖村依山傍水,老臣又喜欢折腾点地里的农活,不知不觉倒把身体调理好了一些。”
华顺明,“老大人身体康健,也是我朝之福。
现在正有意为难之事,还想请教一下老大人您。”
刘东来早有心理准备,当年陛下把他安排到罗湖村养老,就知道他的养老生活也同样消停不了。
“老臣不敢,圣上所问之事,老臣一定知无不言。”
在过来之前,他已经知道皇帝召他来所谓何事。
华顺明把今日朝中的事情说了一遍,“这律城是边境重中之重的关卡,朕实在是不放心随便指派一个人过去接管,今日为了此事,他们到现在还没争出一个定论。
可是边境之事刻不容缓,朕就想找老大人讨个主意。”
“这?”刘东来一脸的为难,“老臣已离开朝堂多日,对着朝中之事,已一知半解,恐难再为圣上出谋划策。”
华顺明,“……”老狐狸还是老狐狸。
“老大人也不用自谦,朕只想知道,难道咱们荣朝,寻一个能掌握一城的知府就那么难吗?”
刘东来,“……如果朝中缺少官员,可以加恩科,为圣上多挑人才。”
这也是他在当丞相之时的一贯主张,只可惜荣朝之前的国运不顺,接连国丧天灾,导致无法顺利科举,朝中的官员很多都是举荐出来的,自然良莠不齐。
就算是之前举行的科举,可都填不了偌大的窟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