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八岁大将军

第五百零八章 李易害我(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百零八章 李易害我

而此时。

陇右军的三万多唐人将士,已经率先诱敌到了库斯克尔山。

近五万大食兵卒,在后追杀。

他们虽然与哥舒翰,撤退的道路不一样。

但终点目的地,却都是库斯克尔山。

这就避免了。

追杀唐人将士的近五万大食兵卒,放弃对他们的追杀,转头对着哥舒翰进行劫杀。

以至于诱敌之计,功败垂成。

“华雄将军,大食兵卒来了。”传令兵看着山坡下,游动的火蛇,向着华雄低声提醒。

也是在询问,是否发射烟火信号弹。

“不急,放他们过去。”华雄手持大刀,一手牵着战马。

言道,“最大的肥肉,还没有入口袋,此时封闭袋子,得不偿失。”

“将军,万一哥舒翰引诱失败了,我们的埋伏,岂不是也就无用了?”传令兵没有看的那么远。

只知道眼前就有一块肥肉。

放过他们,很可惜。

“这块肥肉也跑不了,只要最大的肥肉入袋,他们势必会返回。”华雄语气坚定。

双眸在漆黑的夜里,显得更加的深邃。

继而言道,“你去给前方将士传令,当合围大食主力之时,如果这群大食兵卒返回救援,主动让开道路。”

“卑下得令。”传令兵转身跑入密林。

眨眼间,消失在黑幕中。

其余埋伏的两个地方,周仓与邓艾也是不为所动,继续沉息静待。

此时的他们。

就像是等待猎物过路的猎人。

随着游走的火蛇,慢慢消失。

新的一条火色巨蟒,开始冒出头颅。

很明显,是哥舒翰诱敌来了。

“终于到了,这次本将看你怎么死!”哥舒翰爬在战马之上,怨恨的侧头看着身后。

由于道路不平,快速奔跑的战马,使得他上下颠簸,让其胃里都开始剧烈的翻腾。

差点就吐了。

这一切都是度姆巴佩的错,要不是他玩命的追杀,自己也不至于如此狼狈不堪。

“哥舒翰,你的族人越来越少,如此下去,就算你逃回了边汉城外,你还有何兵力,与本将争锋!”度姆巴佩现在是急躁的不行。

每次快要追上哥舒翰时。

就有一批突骑施武士,在其将领的带领下,朝着他们发动死亡的扑杀,阻挡他们的追击的速度。

使得度姆巴佩很不解,又很恼怒。

之前看上去,这群突骑施武士可不像,为哥舒翰赴死的样子。

到了现在,却一个个不要命了的,回身反杀。

是什么让他们,生出了送死的念头?

其实度姆巴佩不知道。

这些突骑施武士,是被逼的。

能活,谁特么愿意送死。

他们上面的将领,以部族之中的家人威胁,他们又岂能不回身拼命?

可怜的是,随他们返身的将领,却是在拦住那刻,又折身回到了哥舒翰的身边。

所以送死的都是突骑施武士。

“我族武士,皆是英勇无畏。”哥舒翰滚动喉咙,压下胃中的翻腾,大喝一句。

稳定族人的情绪后。

可爱嫩哈哥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
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
【无空间,无系统,微金手指+灵泉种田流+后山开荒+直播+温馨美食日常,有cp,但男主戏份不多】 前世许夏因为加班猝死,穿到了修仙界,兢兢业业在灵圃种了三百年的菜,没想到却被麒麟兽一脚踢回了现代。 好不容易回来,谁当牛马谁是狗! 嗯?贴身灵玉也跟着回来了,里面还会产玉露! 许夏立刻收拾包袱回了乡下。 遇到灾年,后山毁了,颗粒无收? 没事,许夏表示还能救一救。 开荒山,养蜜蜂,采玫瑰,炼精油,制纯露
佚名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
重生燕家子弟,与燕如嫣同修,娶妻陈巧倩。觉醒每日结算系统。【修炼一日,获得两缕灵力】【修炼风刃术,熟练度增加】燕如嫣:为什么你的修炼速度比我还快。韩立:为什么你的傀儡,阵法,炼器,炼丹 都比我强。如果您喜欢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别忘记分享给朋友作者:虎脂玉所写的《凡人:风雷灵根,娶妻陈巧倩》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无弹窗推荐地址:8w0-173884
虎脂玉
神魂丹帝
神魂丹帝
浊酒一湖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隐婚三年,他突然提出离婚,苏婳忍痛一笑,拿钱走人,从此踏上开挂之路,修宝,鉴宝,轻松玩转古玩界。离婚后的某霸总,看着电视里艳惊四座的前妻,悔不当初。他化身妻奴,满世界追着她跑,“老婆,心给你,命给你,回来吧。”苏婳红唇微启:“抱歉,忙得很,没空!”后来,她终于遇到年少时的救命恩人,大婚当日,噩耗传来。她抛下新郎,抱着前夫支离破碎的身体,痛不欲生。直到他手拿钻戒,单膝跪在她面前,“老婆,复婚吧!”
明婳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 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荐您先读读这本书,然后再来看这本《关家儿女》,那样故事更具连贯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