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百六十七章 割据辽东自立为王
“第一,臣经营辽东,对建奴不能一味的征讨,现建奴元气大伤,他们若避而不战,臣想要剿灭他们,也不是容易的是,古往今来,对于塞外胡族,战胜容易,剿灭太难,臣欲剿抚并用,希望朝廷不要横加干涉!”
尽管全旭想着坐山观虎斗,可是,崇祯也会像防着建奴一样,集中精锐大军防着全旭,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好吧!”
全旭接着道:“建奴屠戮辽东,老奴将辽东官绅连根拔起了,损失惨重之极,想要让辽东在最短时间之内恢复元气,必须用一些非常手段,非常人才。辽东知县以上官员必须由臣推荐,三年之内朝廷不要往辽东塞人!”
虽然现在崇祯信任他,给他权力,但是,这个君臣和谐,必不能持久,全旭所做的一切,崇祯迟早会知道,到时候,他们就会分道扬镳。
“因为国朝不许”!
为了让言官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朱元璋创造性的给了言官一项极大的权利——“封驳”。所有的诏旨和批复的奏章,必须先经六科通过方能执行。
接着,全旭的目光落在长平公主身上:“公主,还有太子,我们可以立个约,全旭不死,全家军不亡,刀山火海,我护你周全!”
明朝的言官制度,开始于那个在传说中历来轻视文官的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设立了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专门用于监察中央和地方百官,这个群体的总人数长期保持在二百人左右,为历朝之最。
全旭仿佛想到了什么,望着周皇后道:“皇后娘娘,有时间带着太子和公主去辽东看看,那里和京城不一样!”
事实上,也不怪所有人都漠视,或者纵容全旭。
“二百万石粮食,加三万匹布帛!”
崇祯的脸色大变:“你想割据辽东自立为王?”
他们简直就是属疯狗的,没有立场,没有原则,也没有底线,逮着谁咬谁。这些言官背后都有金主,偏偏又油盐不尽。
“你倒是坦诚!”
全旭苦笑道:“我不想割据,我只知道有些家伙让他办事不行,添乱的本事却一流,我可不希望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局势让几个臭虫给弄得乱成一团。”
正应了那句话,自作自受。
朱元璋在制度中明确规定:皇帝临朝时,言官要轮流值日,发现不合理的就要“直谏”,“勿有所顾避”;不分军队百姓、不论制度还是官员,“皆得言之”。如果皇帝受蒙蔽而不自省,朱元璋要求言官“舍身以诤”,不惜批逆鳞、捋虎须!
朱元璋曾对给事中张文辅说,“朕代天下理物,日总万机,岂能一一周遍?苟政事有失宜,岂惟一民之害,将为天下之害!岂惟一身之忧,将为四海之忧!卿等能各悉心封驳,则庶事自无不当!”
“孙阁老……”
“恭喜个屁啊!”
全旭伸手抚摸着朱慈烺的头,出身皇室是朱慈烺幸运,成为太子更是几世修来的福份,然而,他却是一个末代太子,连死都死得不明不白。
“世事多变,本宫一介妇道人家,虽然不问国事,但也知道,天下不宁!”
“退朝!”
“是!”
崇祯想了想,也感觉全旭所说的是事实,大军出征,所费粮草太多,这次是建奴进攻,全旭打了一个防守加反击,取得不俗的战果,如果大军出征,很可能无功而返,劳民伤财。
朱慈烺莫名其妙的望着周皇后。
“可以,不用陛下提醒,臣也不会饶了他!”
崇祯将手中的毛笔拍在御案上,瞪着全旭:“不行!”
辽东才是他的家,京城,就让崇祯握着当人质吧。
“曹公公!”
可以说,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惜这个制度,在执行的时候,已经变味了。结果,就变成了顶撞皇帝就是直言谏言,顶撞阁臣和各部堂尚书,就是仗义执言。
李自成和张献忠都会横扫天下。
全旭继续道:“陛下,这个婚,臣不想……”
周皇后望着全旭眼睛不住的流泪:“本宫昨天夜里做了一个噩梦,本宫梦到京城一片火海,后宫宫人死伤遍地,烺儿与媺娖……”
全旭笑了笑:“陛下,自古以来,联姻向来不靠谱,汉向匈奴和亲,匈奴照例寇边,唐太宗向吐蕃和亲,嫁文成公主,但,吐蕃攻唐何曾停止。国之大事,岂能为一妇人左右?”
朱慈烺从来没有见到周皇后会如此严肃,他伸出小胳膊小腿,开始一本正经的施礼:“慈烺拜见武威候!”
其实,她也想出宫走走,只是,规矩就是规矩,皇后想要出宫回个娘家还成,离开京城,群臣肯定会闹翻开。
全旭跟着王承恩来到崇祯的御书房里。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