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百八十七章 人间天堂
朱微媞的头几乎垂到了胸前:“驸马,这话岂能……”
在全旭与朱微媞所过之处,众人纷纷施礼。
全旭就让亲兵们带着一些水果糖,分发给那些孩子,由于孩子太多,一个人也就三五颗不等。
朱微媞不解的望着全旭问道:“京城那么多勋贵,好像也没有这么养殖鸡鸭?”
全旭笑道:“大明的经济是小农经济,像大户人家,牛羊鸡鸭这些家禽和牲口,他们自己都有,不需要购买,养牛还好说,特别是羊啊,猪啊,这一类的畜生,大量养殖,根本就没有市场消耗。京城里的那些酒楼和饭店,他们都有自己的养殖场,肉食太贵,根本就不是所有人能吃起的,造成的局面就是,有钱人能吃起,他们拥有,不需要购买,普通百姓没有,也吃不起!”
“拜见侯爷,拜见夫人!”
……
但是,他们却可以。
朱微媞感觉更加不可思议。
一墙之隔,就是全家山庄的第五小学堂。全旭起床来到楼顶上一看,原来孩子们陆续走进学堂,看样子是开始上课了。不过他们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在教室里打开书本开始诵读,而是把书包放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走出教室排队。
全旭淡淡地笑道:“我与普通百姓不一样啊,全家山庄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没有人留意这里,当他们发现的时候,我已经是辽东总兵,手里握着数万精兵,又深得陛下宠信,更何况……”
当然,造成这个局面,是老朱同志对女儿爱护,也是大明公主的幸运。
“明白,回去,我们生孩子!”
总体来说,全记的养殖业以量取胜,以自己培养市场,慢慢成为了京城周围最大肉食供应商。
这里可以让全旭比较放心,毕竟,全家山庄的人口一直控制住了,可以向外出人,却不进人。
他们如果不珍惜这样的生活,简直要遭天谴!
他淡淡地笑道:“因为成本,你别看我们养殖家禽和牲口成本不高,但是先期投入是不小的,你也看到了,这里的鸡舍都是用青砖灰瓦建造的,比普通老百姓的房子还好,通风良好,还有火墙,遇到冬天冷的时候,可以在火墙内点火,提高鸡舍的温度,避免鸡鸭冻死,这么一幢鸡舍,可以养殖数万至十数万只鸡鸭不等,需要投入数千两银子。”
养殖产业用人并不算太多,而且采取后世的科学养殖办法,这些鸭子白天出来遛弯,晚上回到鸭舍,生下来的鸭蛋,就会自动滚落到木槽内,一个人推着平板车,直接收鸭蛋就行了。
“因为,我有销售市场和渠道啊!”
“这跟制度有什么关系?”
第二天的一大早,全旭就让孩子们的吵闹声给吵醒了,朱微媞同样已经不在床上,这个小公主最擅长的就是早起。
朱微媞没有想那么多,在她心中,自家有粮,有田,鸡鸭成群,牛羊成群,钱库里有数不清的钱,那就足够了。
明朝现在可谓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烂透了,贪腐之风席卷已然渗透到这个老迈的帝国的方方面面,蚕食着帝国的根基,这个帝国所剩下的最后一点执行能力都被用来搜刮民脂民膏了。
另外就是全氏养殖产业,采取了循环经济养殖的办法,从成本上就比用粮食|精养的鸡鸭便宜,商人都是逐利的,他们发现自己养殖的牛羊和猪、鸡鸭鱼虾之类的东西,没有全旭卖的便宜,就渐渐改变了购货方式。
这还是全旭刻意提高工资的后果,要不然,按照何秋山的意思,每户人家管吃管住,一年随便用三五两银子就可以打发了。
但是,这些百姓们却没有在意,反而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而全旭付出的成本只有不到一百两银子。
“这就是因为大明操作的制度!”
“这并不复杂,其他大户也可以学习这种方式?他们怎么不学?”
“这事呢说起来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
朱微媞一跺脚,转身朝着下塔的别院走去。
粗略估计有上五六万只鸭子,事实上只有七户百姓负责管理这些鸭子,这个鸭场每年可以给全旭带来足足上万两银子的收益。
别院里的饭菜香味越来越浓,朱微媞正在给全旭准备早餐,她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喜欢上了这里,真是个奇怪的地方,干净整洁不说,还充满了活力。
tx程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