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皇崛起

第1622章 农业近代化(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622章 农业近代化

“真的假的?”马林有点不信。要是麦钐这么好,为啥前世他家九几年割麦的时候,没用这玩意呢?他小时候的记忆里,可没这玩意啊。

实际上,马林并不知道,这玩意一般是在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流行的。马林上辈子老家在江淮地区,古代以种水稻为主,自然没流行这种割麦神器。

但对于基本都种植麦子的欧洲而言,麦钐的意义实在太大了。这年头可没有拖拉机,麦钐能起到的作用,就相当于收割机了。而且,马林记得,19世纪的时候,美国发明家麦考密克发明的马拉收割机,效率也不过是普通人的三倍,还不如麦钐呢。

似乎孔泰也猜到了马林可能不信,所以,在信的末尾,孔泰提到,他不但让人带回去了麦钐的样品,而且,还带回去几个从中原荷兰招募来的贫穷农民,他们会当面给马林表演麦钐的使用方法。

孔泰强调——麦钐虽然高效,但一般人却不一定搞得定。因为,它很沉重,光是那1米长的钐刀就很有分量。所以,一般麦钐需要壮年男子来操纵,而且,很需要技巧。如果不懂如何操作,钐刀可能会割伤自己……

听说有人可以现场表演,马林兴致勃勃地去了埃姆登港,叫来了几个来自中原大荷兰的几名农夫,让他们表演了麦钐割麦。因为太过想要看到效果,马林甚至不惜浪费几亩快要成熟的黑麦地,来让几人表演麦钐收割。

表演的农民,先给马林作了介绍。他们使用的麦钐,又叫麦绰子,是由麦钐、麦绰和麦笼三部分组成,辅以木柄、滑框、拉绳等附件。所谓麦钐其实就是钐刀,俗称钐刀片儿,一个二尺多长的锋利薄溜的刀片,镶嵌在麦绰上,可以自由拆装。

而麦绰,也叫麦绰子,俗称鸡窝笼,上部为圆形,中间用细竹篾或者老藤编成网状花眼,状如簸箕但稍大些,高约三尺,起收揽麦秆的作用。下部宽约两尺,齐头,箕口处用薄木板镶头安装钐刀。钐刀有点像后世的手动剃须刀的刀片,非常锋利薄溜,利于快速收割。但同时,若是被刀片伤到,也是很吓人的……

箕口两端一端装木柄,一端系绳子。木柄大约1米长,绳子短一点。木柄尾部有横木,便于手握。绳子末端有环状物,便于手拉。麦绰的外侧要向内鼓起,便于挥刀割麦时将割下来的麦子聚拢在鸡窝笼内。

收割的时候,农夫右腿前弓,左腿微曲,右手握木柄,左手拉绳子。先将麦绰子通过木柄丢到前方一片麦子的后边,钐刀下落到麦丛根部。然后,农人双手猛地发力,将麦钐往后一拉。锋利的钐刀划过那一丛麦子根部,这片麦子就被连根斩断,并倒在了麦绰笼子里。然后,这笼子里的麦株,就被聚拢到一起,作为一捆,由跟上来的妇女或者孩子将其捆好,准备运回去脱粒……

……

因为全套麦钐比较沉重,一般妇女无法驾驭。就是力气小一点的男子,也有些难以升任。当然,那些干惯了农活的成年男子一般都没啥问题。只有那些贵族子弟或书生,才没有足够的力气操控麦钐。

但即使有足够的力气了,也要小心。因为,麦钐在往后拉收割麦子的时候,也忌讳用力过猛。要是钐刀在斩断了麦根后继续往后,可能就斩到腿上,那就完蛋了。

因此,给马林演示的大荷兰农民孙二就强调——没碰过这玩意的后生,必须练习几个月才能用。怎么练?当然是把锋利的钐刀卸掉后练习啊。只有无刀片状态下练熟了,才能上手。而且,一开始也要小心。不然,要是把腿割了,那就残废了。要是割到动脉,直接死定了……

马林看着孙二眼花缭乱的表演,感觉很有功夫的底子。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庄稼把式?

实际上,马林猜的也不算错。使用麦钐熟练的农夫,下盘都很稳。而长期手持麦钐,手上力量也不小。而且,大荷兰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功夫之乡。就像孙二,就有几手庄稼把式。

当然,也就几手,毕竟不是专业的,比不过专业练武的。而且,普通农民,也没有足够的肉食供应练武所需的营养。但若论下盘之稳,这些擅长使用麦钐的农夫下盘重心非常稳,不容易翻车……

……

其实,麦钐还有另一种用法。就是两个人操纵麦钐,一人拉一边。右边的人拉木柄,左边的人拉绳子。当然,麦钐也要改一下,至少,木柄和绳子都要改长点,适合两人双手拉。而且,还可以适当地增大宽度,提高收割效率。

两人用双手拉配合的话,一人站一边,还能避免钐刀伤到自己。毕竟,两人合作时,都是站在钐刀侧边的。

而且,两人一起用力的话,双手拉比单手拉更有力不说,麦钐总重对人的影响也要进一步降低。毕竟,两人分担了麦钐的重量。这样的话,干活时两人的持久力也更强些。不像一个人单人操纵麦钐,整个麦钐的重量都由一个人承担,难免做累了要休息。两人的话,休息间隔要长很多。

……

然后,在埃姆登城外一个马林名下的庄园内,几名大荷兰的农民,给马林分别表演了单人使用麦钐和双人使用麦钐的情形。其中,双人使用的麦钐,要宽一些,收割的宽度更大些。

虽然收割麦子很无聊,但马林还是很兴致勃勃地看着他们收割麦子。当然,他是命人搬来桌凳,坐在田头观看麦钐的使用的。他的头上,还遮了阳伞……

一天下来,当几名大荷兰农夫都干不动后,马林派人一统计——嗬!还真没错!单人的那个,一天收割了6亩多,超过了一英亩!而双人的那个更厉害,真的收割了20亩!

“真是神器啊!”马林激动地站了起来。

若是能推广麦钐,那么,就不怕秋收速度太慢而遇到下雨了。

一天20亩是啥概念?5天就能收割100亩啊!按照这个年代秋收持续半个月以上来算,两个壮丁,可以搞定300亩地的收割啊!那么,平均下来,每户可以种田数量就可以达到150亩了!努力一点,200亩也能解决!

为啥古代华夏人老话说“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还不是因为忙不过来?若是一天只能收割一两亩,夫妻两人加起来,一天也就收割三亩多。那么,30亩地,都能收割十天。再多,就有点吃不消了。

但有了麦钐就不同了,双人麦钐,十天能收割200亩呢!就算一户只有一个男丁,那也没事。大不了,和邻居互相帮助,合作收割呗。如此,一家人收割100亩完全不是问题!

此前,北海国的秋收,因为劳动力不够,马林不得不派军队帮忙收割。不然,容易耽误秋收。但现在,有了割麦神器麦钐,马林就再也不担心秋收耽误的问题了……

……

马林怎么想怎么开心啊,普拉德的三犁并行的犁车,加上播种飞快的耧车,以及割麦神器麦钐……这不弄了全套农业近代化的机械……不对,还差个脱粒机!

没有脱粒机的话,人们把割下来的麦子,都是在石头上摔,将麦粒分离出来的,非常辛苦,也不效率。

不过,脱粒机貌似原理很简单。马林前世读小说就看到过很多人设计出脚踏式脱粒机,明显这是技术含量最低的。

而且,马林也不需要自己设计,他手下可是养了一群工匠的。那些会制造钟表的工匠,设计一个脚踏式脱粒机不要太轻松哦……

所以,马林感觉——北海国农业近代化,已经到来了……

太上老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3366洛尘
3366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
洛书
无双龙帝
无双龙帝
从海外回来这天,我的五位哥哥战死沙场,父亲也不知所踪。我成了苏家的最后一根独苗。未婚妻见我苏家落魄,当众取消了我们之间的婚约。下一秒,五位长相倾城、身份高贵的绝世美女争抢着要嫁给我。我本以为她们是在开
超市抢购王
十年暗恋无果,我闪婚你哭什么?
十年暗恋无果,我闪婚你哭什么?
靳念薇从小在江家,被江景行千娇万宠着长大。他陪她经历过无数个人生第一次,相伴相守,十年如一日的疼爱。她以为他和她是一样的心意,只是从未宣之于口。直到他的初恋回国,靳念薇才知道他的恋恋不忘从来不是她。看
文文文文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奄奄一息之际,
佚名
开局被活埋,我直接原地复生
开局被活埋,我直接原地复生
谁家好人开局就被挑断筋脉,封棺活埋啊!不过不怕!没有人知道他们不知道,我是天生阎王命。【民俗恐怖,风水符咒,香火供奉】风水相术,画皮招魂,走阴赶尸,痋术降头,纹阴刺符,悬丝傀儡,蜡封红门,坟头岭上狗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