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40-50
就是不知道写信的人,究竟是不是她心中所猜测的那个人。
……
在得知了匿名信存在后,苏盼就知道,自己不能再这样埋头苦读下去了,她必须尽快扩展自己的社交圈,将主动权把握在自己的手上。
既能够扩大社交圈,又不会让人反感的办法,苏盼想到了两种——
一种是延续并稍稍扭转下她本来的想法,和宿舍的室友们打好关系,通过她们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集体,连同她们的社交圈一并拿下;
另一种是学习致胜,以请教或解答的方式不动声色地靠近班级集体和任课老师们,但又不能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感觉,必须得是积极向上,又热情好助的印象才行。
小孩子才做选择。
成年人当然都要。
苏盼在思索许久后,不仅决定要积极和室友、同学和老师搞好关系,也还是要接触接触管理层。
群众的力量固然大,也没有攥在手里的权利大。
一改之前低调想法的苏盼在打算双管齐下扩大社交圈的同时,也默默地回了趟清北,去找那位六食堂的忠实粉丝之一的学生会主席,聊了聊“如何加入学生会”这一话题……
第43章
当一个学生想要接触到权利, 那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入学生会。
苏盼想要加入华大的学生会,但不是现在。她需要先摸清楚华大学生会的内部情况是不是和清北那样还相对单纯,仍在贯彻学生会最开始成立时的初衷, 而不是像后世那样出现学生干部滥用职权的事情。
不过就之前黄爱娟和教导主任的态度来看, 华大的校风还是相当不错的, 苏盼所谓的了解, 也不过是为了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还真是让苏盼有些意外——
在这个自77年恢复高考后, 才慢慢成立并初具规模的学生会,竟然真的如成立之初所说得那样, 是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而存在的, 虽干部级别分明, 但都各司其职, 井井有序。
苏盼不懂政治,上辈子所拥有过的权利,就是到哪儿都能管理厨房,所以在想要好拥有权力这件事上, 她也是有自知之明的。
因此,从一开始,她所说的“加入”学生会,并不是去和已经制定好了规则的学生会去分权, 而是想要用自己擅长,也在清北里实践过的“利益”与其捆绑在一起。
一方
【请收藏本站qyfwaji】您现在阅读的是《重回1979》40-50
面, 是为了避免那个写匿名信的人还有后招, 尽快拉拢学生会站在自己这一头;另一方面, 则还是她常说的那句,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话是糙了点, 但华大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她接下来四年又都会在这里学习,怎么能放任这么大一块还没被人瓜分的蛋糕就从自己眼前被别人给抢走呢?
当然了,食堂什么的她就不弄了,清北的六食堂就够她忙的了,要是再在华大这边承包食堂,那她这学业就该够呛了。小卖部也是一样的道理。
她这次就打算当个甩手掌柜,出个主意落点分红就行,主要还是得借此笼络人心,让这群学生们得到好处后,能够对自己有所信任、佩服。
苏盼想要的,从来不是靠挣来抢来,然后拿去滥用职权的权利。——她要的,是当自己,和所有人遇到污蔑以后,能够得到绝对理智的公平对待,和解释和自我证明的权利!
……
在简单了解了学生会的情况后,苏盼觉得上赶着不是买卖,还是得先把同专业的同学搞定后,做个小规模领头人后,由学生会主动过来找她,到时候这主动权就到手了。
只是,该做些什么才能引来学生会的关注呢?
“弄个英语角吧。”
宋玉书一边看着手里的原文书,一边对已经发愁了好几天的苏盼说道:“国内现在正在积极进行改革开放,而政策的重点在于对外开放上面,国内有计划送一批公派生去国外留学,同时也想尝试推广国内外的旅游业,主要是想接待一些外国人来旅游,所以……”
她抬头看向苏盼,给了对方一个“话说到这里,你应该能想到”的眼神后,就又埋头看起了手中的原文书,这是宋玉书接下来要翻译的专业书,略晦涩难懂,她得先把原文“啃”下来,再考虑怎么将内容翻译得易懂些。
在从苏盼那里得知了匿名信事情后,看似冷漠实则最护犊子的宋玉书要不是被苏盼拦着,都想要去华大找领导谈谈关于学校内部安全的问题——
问问他们这封匿名信是怎么莫名其妙出现在办公室,随随便便就有人能来无影去无踪地在办公室里放匿名信,教职工和学生们的安全怎么保证?重要文件又该怎么保护!
不过也算因祸得福。
宋玉书虽然有些不满于自己没能帮苏盼拔创,并担心于有人躲在暗处想要算计她这件事,但看着苏盼没再继续她只埋头学习而显得过于孤僻的大学生生活,转而愿意主动出击,开始扩展人脉的行为,她又觉得这样也挺好。
人只有挨了打之后,才能学会怎么还手。
苏盼现在就属于被人暗算之后,既学会了防患于未然,也懂得了舆论与群众的重要性。
不过对于学校的事情,她的确懂得不多,发愁了好几天,宋玉书都看在眼里,自然不会袖手旁观,见苏盼实在想不出能搞些什么学术性质的活动之后,便提出了“英语角”这个概念。
这当然不是宋玉书最先提出来的,早在78年的时候,她就听说了沪市人民公园的英语角活动,当时由于沪市来往的外国人较多,不少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自然而然就想要和这些来华国旅游参观的外国人进行英语上的交流,活动便自发形成了规模。
当时在沪大的一位小语种教授也曾邀请过宋玉书过去跟着一起交流,但她由于身体原因,行动受限,便只在书信往来中称赞了“英语角”这类活动是有利于国民学习外语的事情,没有亲自前往。
后来,宋玉书曾想过在清北校园内组织“英语角”活动,可由于英语至今都还不是高考科目,包括各大高校对于外语专业也没有太多重视,所以就……
但这两年,形势有所改变,不说沪市来了更多的外国人,就连京市的街道上都能看到不少外国人的面孔,这说明国家是在有意识地朝着国际方向前进。
所以,作为国际主导语言之一的英语,应该很快就会成为国民学习的内容。
这也是宋玉书会给苏盼这个提议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苏盼的英语口语可以说是非常好,尽管宋玉书一直很好奇她是从哪里学来得这么标准的英式发音,但她必须要承认,苏盼的口语是数一数二的,尤其是“英语角”本身就是为互相交流口语,避免哑巴英语而出现并一直存在的。
所以,苏盼的口语水平绝对能让她成为“英语角”中的“领头羊”。
……
苏盼在听到宋玉书的提议后,便陷入了沉思。
比起宋玉书提出这个想法的,相对单纯的理由,苏盼则更多地考虑到了自己该怎么组织“英语角”、怎么保证自己组织成功后不会有人来抢功、怎么不着痕迹地得到更多人的崇拜与信任,又不显得过于功利,以及该怎么才能借此机会和学生会产生联系……
和宋玉书一样,苏盼对自己的口语水平也是十分自信。
这可是她在上辈子时,为了能够应聘上一家子都是外国人的雇主专门报班学来的,等到正式上岗的时候,雇主一家更是以他们标准的英式英语把她原本不算标准的口音给矫正过来,包括俚语,她也能听懂并会说。
所以,就冲苏盼这口语水平,英语角肯定是要办的。
不然怎么凸显出她在学习上,最大的闪光点呢。
苏盼认真道:“宋教授,我觉得您这个想法很好——如果英语角组织起来后能发展顺利的话,不光可以提高英语水平,还能以此谋生!”
宋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