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总裁的窝囊未婚夫沈浪苏若雪

第3156章 魔种(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156章 魔种

也就是这一刻,沈浪神魂内蕴含的九种血脉之力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魔种的本源力量太过狂暴,疯狂冲击沈浪神魂内的九种血脉,直接将衔烛之龙的血脉,雷精的血脉,九婴的血脉,金翅大鹏的血脉,三足金乌的血脉,踏日麒麟的血脉,吞天售的血脉,玄武圣龟的血脉全部抹杀!!!

那形如核桃状的魔种所释放出来的霸道力量,一口气抹杀了沈浪体内的八种顶级真灵血脉,只剩下金睛石猿的血脉勉强抵挡了下来。

“呼呼!”

沈浪跪倒在了地上,大口喘气,双目充血,一股强烈到极致的暴戾和杀戮的欲望涌上心头,让他全身都在颤栗!

失去九种真灵血脉后,神魂中的魔种显得肆无忌惮,散发出来邪念和杀戮气息已经快要扭曲沈浪神智,仿佛要将他变成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

“师……师弟,你怎么样了?”

夏珊儿见沈浪身体的异变好像消停了下来,忍不住上前问道。

“师……师姐,快!趁我还没有丧失理智之前,我带你离开这里!”沈浪一把抓住了夏珊儿白嫩的手臂,呼吸异常粗重,用近乎嘶吼般的暴喝声一字一顿道。

虽然沈浪已经在极力克制了,但双目透射出杀戮和嗜血的凶光,还是把夏珊儿吓得俏脸煞白。

脑海中那股强烈到极致的杀戮欲望,让沈浪难以抗拒,他已经预感到自身神魂中的意识快要被那颗魔种给占据,但至少也要在自己丧失理智前,带夏珊儿离开这鬼地方!

“嘭!”

一股庞大的气浪从百眼魔君的肉身中涌出,沈浪借百眼魔君的肉身,化为一道黑色厉芒,以一种神识都无法捕捉的速度直冲深渊上空。

“咻!”

尖锐的破空声响起。

夏珊儿被沈浪所携的黑芒遁光包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拔地而起,以鬼魅般的速度上升,小脸顿时有些发懵。

这地底深渊的禁空禁制如此强大,沈浪居然能飞?

占据百眼魔君肉身后的沈浪,不再受梵天魔气的影响,吸收到体内的魔气自行转化成了海量的混沌灵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甚至连万兽林中的禁空禁制都视若无物!

不到十息时间,沈浪就飞出了地底深渊,重新回到了阴阳两极山的山巅之上。

“吼!!!”

山巅处的那头浑天白猿早已恢复神智,见有遁光飞出深渊,顿时警觉,张开阔口獠牙,冲着沈浪化为的遁光发出凶戾的咆哮声。

“师姐,你快走!我……我快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了!”

沈浪浑身急剧颤栗,面目狰狞之极,双目泛起猩红的凶光。

情急之下,沈浪拎起了夏珊儿,奋力将她扔飞了出去。

夏珊儿面色一惊,等她反应过来后,就已经要落在深渊的另一边。

“师弟,你怎么了?你别吓师姐啊!”

夏珊儿摆正姿势,稳稳落地后,急速朝着沈浪这边跑了过来,神色惊慌道。

“女人,给我滚!快滚!!!”沈浪保持着最后一丝理智,朝着夏珊儿癫狂的咆哮了起来。

花幽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周天星主时代
周天星主时代
洪荒宇宙,浩瀚星海。 修行之道历经无数年的发展,早已百花齐放,各衍巅峰。 人仙炼体,鬼仙炼魂,炼气士合罡煞,神仙求香火,地仙养福地。 唯有星主,炼化本命星辰,培养眷族、晋升星辰,种道果、养自身,可得天仙大道,飞升成圣! (算是全球神祇类的文,不过写的是作者自己的设定。)
晨沧
剑道封神
剑道封神
传言,暴发户首富李家之子乃惊世天骄,有剑仙之姿。 梅花剑仙被惊动,入世一趟,只为收其为徒。 却不曾想,此子根本无法习武,若要修炼,先要强行将经脉震碎重开…… 修道之难,难于登天。此过程中他若退却一步—— 便是这人间的一大憾事、剑门的一大损失!
佚名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让你修炼大帝功法,你一秒学会?
让你修炼大帝功法,你一秒学会?
关于让你修炼大帝功法,你一秒学会?:武道复苏,凶兽肆虐,万族入侵,与人族争辉!少年苏鸿觉醒系统,开局天赋万古无双。C级武学,一秒入门,两秒精通,三秒完美!SSS级武技,一天入门,七天精通,一月大圆满!不仅如此,只要击败敌人,就能获得武道值。消耗武道值,便可提升气血,强化骨骼,铸造神体。武道值-1000,气血提升,踏入武者之境!武道值-100000000,成就神体,硬撼极道帝兵!于是,苏鸿开启崛起
冲冲鱼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修仙:言出法随,吾乃龙鳞蛇仙
相传,蛇化龙有七个阶段。 蛇百年化蟒,蟒千年化蛟,蛟经雷劫化龙,此时的龙还并非真龙,想要化成真龙,还要经历四个阶段,极其不易。 万年,千万年,甚至上亿年…… 可蛇之寿命,只有短短几十年。 而他,一条普通小蛇,因为误食仙帝人丹而开智,从此走上了一条修行之路! 龙鳞,龙骨,龙髓,有朝一日,他定会掀起滔天巨浪,顺流而下,脱胎换骨,飞跃成龙! 他:“在下蛇仙,有求必应。”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