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凡唐若雪

第四千七百七十一章 围杀(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千七百七十一章 围杀

从夏月桃嘴里知道山海会袭击的消息,叶凡没有傻乎乎去救卫妃。

一个是他跟卫妃完全不熟悉,也没有一点交情。

他的命可以为宋红颜和金智媛她们拼杀,但不会胡乱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国主女人。

至于屠龙殿的骂名,或者被国主误会反叛,叶凡也一点不在乎。

他又不是真的夏昆仑,忠诚和信仰这把刀杀不了他,所以叶凡不在意别人目光。

他只按自己节奏行事。

二是叶凡也清楚,山海会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执行任务,不可能不考虑屠龙殿营救的变故。

跑去红桃机场救卫妃,不仅会困难重重,还可能掉入陷阱,毕竟铁木金看着就阴险。

所以叶凡直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他完全不管卫妃生死,直接聚集金叔等十六署好手以及近卫军,对闻人古堡来一次偷塔。

红桃机场敌围重重,也就意味着闻人古堡空虚。

“山海会的老贼,全给我滚出来。”

“给你们一分钟时间,弃械投降饶你们一命。”

“不然我就血洗整个闻人古堡。”

“鸡犬不留!”

看着视野中的白色古堡,叶凡用长枪点着远方喝道。

屠龙殿夏昆仑?

听到叶凡这个气吞山河的声音,闻人城壁他们一颗心就沉了下去。

这份拜访不仅带着说不出的猖狂,还带着无尽的暴戾和杀伐。

五老几乎同时踏前一步盯着屏幕,神色各不相同,震怒,平静,惶恐,不一而足。

谁都没有想到,夏昆仑会亲自冒出来,而且不是出现在红桃机场,而是杀到自己大本营。

闻人城壁他们都有点难于接受叶凡的兵临城下。

要知道,今天是他们围杀猎物的好日子,怎会反过来被叶凡围杀呢?

难道叶凡不担心卫妃的性命?还是卫妃来省会就是一个阴谋?

一系列的疑问随着雪茄燃烧不断腾升,闻人城壁他们的脸色也阴晴不定。

他们想要轻视叶凡这几十人,但第二层第三层的防线崩溃,又让他们咬住了嘴唇。

这些小丑袭击者太强大了,简直就是幽灵一样,轻易收割着山海会精锐的性命。

闻人城壁不得不下令把外面精锐和保镖撤回中间古堡。

此时杀敌已是其次,固守等待支援才是王道。

“砰砰砰!”

随着又是一连串的枪声和爆炸声响起,叶凡他们围住了最中间那一栋古堡。

背后,是几十号闻人守卫和山海会精锐的尸体。

叶凡一挥手,金叔和木叔他们带人散出去,准备对闻人古堡进行最后的攻击。

这一栋建筑不仅体积够大,墙壁还够厚,一楼更是光溜溜的没有窗户。

前后只有两扇坚固厚实的钢门。

每一扇钢门都十吨重,还有二十四钢芯交错。

堪比银行金库,坚不可摧。

再加上二楼三楼的钢板和防弹玻璃落下,以及屋顶圆穹闭合,建筑就跟一个乌龟壳一样。

不好下手。

一起成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综影视炮灰也要美丽
为了完成每个炮灰的心愿
山海明月
敌国为质三年,公主封心绝不原谅
敌国为质三年,公主封心绝不原谅
苏韵被全家人迷晕,送去敌国为质,忍辱负重,怀着孽种归来。 父亲厌恶,骂她怎么不死在夏国。母亲心疼,却想把她嫁给瘸腿的侄子。视她如珍宝的兄长更是骂她不知羞耻。最最疼爱她的阿姐?成了她心上人的未婚妻。 后来苏韵封心锁爱,与苏家恩断义绝搬去公主府时,他们后悔了? 爹娘哭着求她留下来,“韵儿,一荣俱荣,国公府才是你的家啊。” 兄长醉醺醺跪地哀求,“妹妹,大哥错了,国公府不要也罢,你别不要大哥。” 曾经的
不如长安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看!一个瞎子还有一群瘸腿狗!”这是十年前,所有见过林朝辞的人对林朝辞的评价。 而在十年后…… “林朝辞,你欲与我为敌?”手握海神三叉戟的唐三冷声喝问。在他对面的青年,却抬起了手中的毛笔。 “不!” “唐三,是你与这个世界为敌!” “是众神,要与这个世界为敌!”毛笔落下。四枚大字熠熠生辉:“诸神黄昏!”
大丘丘病了二丘丘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