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乱世,人间武圣!

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十方神台之位,下!(二更)(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十方神台之位,下!(二更)

“哼,清河,以你的实力,也想踏足第二神台,未免有些痴心妄想了吧?两日之前,你可是刚刚落败于三清观的那位少年,你怎么好意思的呢?”清河起身的那一刻,有着嘲弄之声响起。

“看来,这位【小真武】无论是在实力,还是在身份地位之上,都不足以压伏众人啊。”王浩调侃道。

呵呵――

王静舟轻轻一笑,无比玩味地道:“真正的缘由,则是他在众目睽睽之下落败于你!毕竟,名声是虚妄,但战绩是实打实的!”

听着耳畔的诸多质疑之声,清河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

此前的落败,已然成为了他的心魔。

如今在众目睽睽之下被点出,更是让他神色阴森到了极致!

“诸位若是有不服者,大可以站出来。我们太上道会告诉他,为何清河有资格踏足第二神台。”此时,太上道的老者缓慢起身,话语淡漠而森然,冰寒的眸光如利剑般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这一刻,会场归于寂静。

“怎么,诸位这就安静了?刚才质疑的勇气呢?我们太上道还是很遵守规矩的,如果大家都不认可清河,那么我们甘愿放弃第二神台。”老者缓声开口,恐怖的气息陡然迸发,浩瀚之息席卷天穹。

诸多躁动不安的声音,瞬间偃旗息鼓!

他们纵然心中有着万般不服,也只能默默低下头,敢怒而不敢言!

清河的实力,确实不足以踏足第二神台。

但,他是太上道的道子!

他所依仗者,不是自我的实力和天赋,而是他身后的太上道!!

道门最强的支脉之一,亦是最为古老的支脉!!

“既然诸多没有不满的话,那这第二神台的位置,就由我们太上道拿下了。”

老者冷笑一声,寒声道:“清河,登台去吧,记得感谢诸位前辈的宽宏大量!”

“晚辈明白!!感谢诸位前辈!!”

见到那帮碍眼的家伙尽数退却,清河得意无比地哼了一声。

他挑衅般地看了一眼远处的王浩,径直踏入第二座神台,而后双眸闭合,气息收敛,归于感悟之间。

而在清河踏入神台之后,诸多的豪门势力轮番登场。

几大势力的道子,几大家族的后起之秀,皆是在宗门和世家的扶持之下,稳稳地占据了一席。

作为琅琊王氏的王家,则是占据了足足两席。

短短须臾之后,十方席位,仅剩下最后两席空缺。

“族长,王浩怎么办?我们需要为他争取一方神台吗?”王家的长老颇为关切地问道。

作为琅琊王氏当代族长的王猛微微摇头,轻声道:“我不知道。我询问过老祖宗,他老人家的意思,是王浩会自己争取属于他的席位,让我等不必过分费心!”

几位琅琊王氏的长老彼此对视,不知如何言语。

老祖宗的意思,是希望王浩以自己的实力,拿下一座神台?

怎么可能?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人皆是望着那空荡荡的最后两方神台,神色凝重。

不知不觉间,广场上的气氛也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空气之间,似是弥散着浓郁的火药味道。

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想要登临最后的两座神台,将不会那么容易。

此前的逐渐的变得紧绷起来,那种感觉,就如同充满着火药的味道一般,谁都知道,接下来的这三席之位,恐怕没有谁敢轻易的坐上去。

遥远的江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83:从拒绝当接盘侠开始
重生1983:从拒绝当接盘侠开始
杨承志不顾家人反对与李云凤订婚。婚后他本想着自己可以开启幸福美满的生活,家人却因为这个女人的自私不断离他而去!杨承志悔恨终生,直到临死的那一刻他才发现,自己竟一直是接盘侠,唯一的儿子也不是他的!幸亏上
从此不再装逼
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我老婆是东晋第一女魔头
司马氏的王,互相挥着刀。北方的蛮子,人肉吃到饱。世家吓破了胆,都往南方逃。战场上英雄拼着命,宫殿里贵族磕着药。子杀父,弟杀兄,女当奴,男当妾……这荒诞的时代,全在乱搞。唐禹:“我只想自保,图个自在逍遥
俊俏少年
道士下山1913
道士下山1913
清末民初,列强欺辱,国运破碎。十八岁的曹耀宗奉师命,持灵宝前往上海,执行解救长江龙脉的任务。并寻找一个有伴月命格,能帮他起运的至柔女子。一旦遇到。他的命格就会变成前无古人的破军七杀双星命。若再收贪狼,
江湖客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关于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宁云溪被全员谋害,黑化重生了。她是盛京最不受宠的嫡女,养父不疼,养母不爱,大哥哥伪善,二哥哥蛮横,四妹妹爱抢姐夫。前世,她被他们背弃,凄惨而终。今世,她废了渣男前夫
樊溪可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快穿以后,我觉醒了最强“装备栏”
前世的他本来自美丽的蓝星,却因为意外穿越到一个劳累致死的十六岁少年身上。他穿越的这个世界虽然落后,却有武道存在。武者手段超绝以一当十,以一当百不在话下。他为了成为一名武者,在铁匠铺学艺三年,才有摸骨传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