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十四章 战前安排
直至方老五他们偷袭聚兵关要塞的第五天,梁潮他们才大致完成细作的清理工作,整个聚兵关要塞也才逐步的恢复到正常的运转。
也就在这一天。
梁景山把郡丞吴士庸、都尉孙继勇、营陵县令李堃、安丘县令季华、昌安县令田福重、高密县令钱英、即墨县令刘崇、聚兵关要塞副将梁宁、聚兵关破虏校尉梁潮、聚兵关骑兵都尉方老五、安北将军府及北海郡太守府长史李秀章以及护卫统领兼情报官梁柳等人聚在一起,商议北方胡族南下,北海郡具体防御、安抚民心以及后勤事宜。
聚兵关要塞。
安北将军府大堂。
众人齐聚一堂,分座次依次排开。
自梁潮他们来到北海郡之后,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次军事政务会议正式展开。
梁潮坐在末席看着前面这满当当的一屋子人,这些可都是整个北海郡各地响当当的大人物!看着他们正襟危坐的样子,又瞧了瞧正堂之中虎背熊腰、俯视群雄的父亲,顿时觉得自己精神抖擞,备感兴奋,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这种正式的场合。
“诸位同僚,眼下北疆汉人式微,胡族势大。据我方情报获悉,燕国朝廷败局已定,戎狄将不日而下!本官已经上书朝廷,讲明其中利害!现召集大家前来,就是要商议一下北海郡的具体防御事宜,确认一下各位具体的职责。”
梁景山看了看在座众人,尤其是北海郡官府各级的官员之后,沉声说道:
“眼下北燕流民四起,就在此刻,聚兵关外,依旧徘徊着将近万余名北燕流民,吴郡丞,不知现在府库之中,存粮是否足够,存留几何啊?”
吴士庸听完梁景山问话之后,不由得紧了紧眉头,最后还是勉强回复道:
“大人不必担心,府库存粮充足,足以支撑聚兵关众将士以及营陵百姓支撑半年有余,只要守住关塞,不使戎狄南下,待得来年丰收,一切粮食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说完之后,就悻悻坐下,低头垂目,老神在在,不再言语。
梁景山好笑的看了看吴士庸,看他不在言语,继续追问道:
“如果本官此时开关济民,不知吴郡丞,粮食又可支撑几何?”
“大人……”
“府库存粮,盖以用于北海军政。如今北燕流民众多,贸然吸纳,恐遭祸端。且战事一起,生灵涂炭,绵绵不绝,以吾之小小北海,并不足以支撑整个燕国流民!下官本人也不赞成这样做!”
“哈哈……”
“吴郡丞误会本官的意思了!”
梁景山看到吴士庸油盐不进,不由得轻笑着解释道:
“之前不是一直都有流民安置用粮嘛?如今前者都已完成安置,其自行耕作亦可养活自己,那么这些节省下来的粮食,又可接受多少流民呢?”
说完之后,目光自动看向了孙继勇,等待着他的答复。
“大人,两年以来,流民安置都由下官负责,如今我北海共安置流民四万余人,且都已安置到位,按之前官府的接济用量,还可再行接纳流民两万余人。”
“土地是否充足?”
“土地?营陵城至聚兵关之间,荒废土地众多,如今才取用十之一二,再行接纳的话,荒地不成问题!”
梁景山接着把目光又转向了吴士庸,见他低头不语,于是拍板决定道:
“既然如此,那就开关济民,直至胡族南下……”
梁景山看到吴士庸刚要开口争辩,连忙话音一转,接着说道:
“当然了,官府能力毕竟有限,我观城南之处,吴、李两家保有大量荒地,待得官府完成两万定数之后,容许尔等接纳流民,用作佃农。不过本官在此把话挑明,不可出现草菅人命,挑肥拣瘦的行为,如有发现,严惩不贷!”
本来吴士庸还要反对,但是听到梁景山后面的话语,顿时又重新坐了下来,显然他对于梁景山的这个决定也很满意。
本来吴、李两家就打着流民的主意,不过两年之前莫名其妙的被梁景山凭空摆了一道,致使此计划前功尽弃。
如今,梁景山重开此例,虽然条件有些苛刻,但也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几万亩良田眼看着荒废于此,要说他们不心疼那也是不可能的,毕竟种出来的可都是粮食啊!谁也不会嫌弃自己家的钱多烧手吧!
梁景山看到在座的几位县令的眼中露出羡慕的表情,又是接连说道:
“当然了,如果其他城池也有这方面的需求,大可上报上来,也可按此例处理,诸位大人,可否?”
空空的鱼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