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汉宠妻无度

第6961章 脸是脸面(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961章 脸是脸面

即便老鼠吃粮食,还啃坏了桌椅柜子啥的,可尚未睁眼的幼崽就那么扔到沸油里这是一种虐杀,损阴德。

“四婶,我建议你还是回家去把你脸上那些油光发亮的东西洗掉,我给你一瓶药膏。”

“真的吗?那敢情好,我就怕留下疤痕毁了我这张脸。”

“我这张脸啊,虽谈不上啥花容月貌,可走在外面也是对得住众的是吧?再说咱女人不就是靠着一张脸吃饭嘛……”

“四婶你错了,甭管男人女人,靠脸吃饭都是下乘,靠本事吃饭才是正道。”

杨若晴把小药瓶递给刘氏的同时,也顺便纠正一下她的观点。

刘氏连连点头:“对对对,靠本事吃饭排第一,脸排第二,本事我有,脸更不能毁了,我这就擦。”

刘氏坐在那里捣鼓着药膏,甚至都短暂的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直到孙氏问她老宅那边的情况,刘氏猛地抬起头来,用力拍了下自己的大腿:“瞧我这脑子,咋就记不住事儿呢?老四老五让我过来跟三哥说,说梅儿要和离,让三哥三嫂过去帮着劝。”

“娘呢?娘咋说?她劝也不行吗?”孙氏惊问。

杨华忠也皱着眉望着这边,怎么还越闹越大了呢?

而杨若晴也有些瞠目结舌,先前她只是在心里想了想,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咱娘?哈,三嫂你这是说笑吧?”刘氏笑得直摇头,“她还劝?就是她在那不停的煽风点火鼓动梅儿踹了王栓子的!”

“啊?这样啊?”孙氏也傻眼了。

别人家做娘的是盼着闺女跟夫婿举案齐眉,就算真有啥小吵小闹的,也会看在孩子的份上,尽量劝和不劝分。

婆婆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咱娘啊,真不晓得她到底咋想的,我就说句不好听的话,就梅儿那年纪,那姿色,那脾气,就算跟王栓子和离了还能嫁得出去吗?”

“这男人再娶,娶的那是一个比一个年轻,女人再嫁,不是嫁老光棍就是嫁鳏夫,何必呢?”

“就算不嫁留在娘家,谁来养?咱娘吗?咱娘自个都要咱养着呢,咱总不能把娘养老归西后又养梅儿一辈子吧?不存在那样的理儿啊!三哥你说是不?”

杨华忠眉头越皱越紧,压根不搭理刘氏说的那一长串屁叨叨的废话,站起身对孙氏这说:“我去老宅看看。”

孙氏也跟着起身:“我跟你一块儿去。”

杨华忠道:“你留家里,用不着那么多人。”

撂下这话杨华忠匆忙跑出了堂屋,孙氏还想去追,刘氏拉住她:“三嫂你就别去了,东屋冷死了去了也是受冻,还不如在家里烘火。”

“再说了,这种事儿让他们做儿子的去处理吧,咱做媳妇的终究打一巴掌隔一层,我家老四平时对老王家骂骂咧咧的,这会子一门心思的向着梅儿呢,我都懒得搭理他……”

在刘氏这个‘机关枪’面前,孙氏根本找不到开口的机会。

最后还是杨若晴过来拉着孙氏坐回了暖桶里:“娘,你就听我爹的在家待着吧,若是有需要他肯定会喊你过去的。”

若是换做平时,杨若晴自己肯定也去老宅了。

但这会子她也去不了。

“那好吧,我就在家里等着,哎,咋会搞成这样呢?就不能好好过日子么!”

孙氏坐在暖桶里愁眉不展,对她这种贤妻良母来说,和离这种事儿是她生命里的禁忌字眼,别说去做了,就连说都不敢说,说了都怕晦气。

为了帮孙氏转移转移力,杨若晴告诉了她大安和福娃在孙家。

“那我去看看,待会接福娃回来。“

巅峰小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斩尽奸臣后,大明盛世三百年
他穿越了,还成了大明那个即将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的皇帝。看着已经陷入危难的大明,以及要夺走他江山的奸臣,他决定要做一名暴君!斩奸臣,屠建奴,收腹地,立新法,一切对抗他的人,他都一一铲除。西蕃,吐蕃,那不
佚名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女儿大闹西游,将我吹成荒天帝
(多女,轻松爆笑无厘头,沙雕,)李叶穿越到大唐贞观时期开了个养老院。有天李叶捡到个女婴,于是将女婴收养。七年后,女儿独自外出寻仙问道…可谁知,这竟是西游世界。女儿混入了取经队伍,然后一路剧透。一众西游
六大爷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
关于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刚穿越成扶苏的老师,就发现这货居然读书读傻了!还想学儒家治国?这大秦迟早要完!为了大秦的未来,我决定给扶苏来一套“儒学”震撼教育!“君子不重则不威?意思是揍人要狠!
卷毛泰迪熊
别出心裁
别出心裁
【团宠,马甲,双洁,异能,女强】【清冷禁欲太子爷x疯批钓系小妖精】洛云嫣,金字塔尖洛家那唯一的姑娘。可她4岁被拐,家人对她而言不过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罢了。对于时隔十五年回家认亲,她也只不过是当作完成任务
倒霉啊倒霉
乡村姑爷逆袭路
乡村姑爷逆袭路
为救父亲,吴凡不得不做了城里的上门女婿。只是城里人看不起他,家里人除了小姨妹外都百般为难他,特别是妻子,居然不顾他的感受和尊严,和别的男人有着不太正常的关系。一怒之下,吴凡直接回到农村,立志振兴农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