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珍珍齐宥

第3353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353章

第3353章

只不过这种话杜正伦现在实在不好意思开口,因为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本事,根本帮不上李云姝,又如何照顾人家?

不过从今往后,他会努力往上爬,总有一日,会报答李姑娘的大恩,会做一个能护着她的人。

没错,他一定会护着李姑娘的。

“好,我往后若是遇到了难处,一定会找大人帮忙。”李云姝笑着点了点头。

虽然她觉得,就算杜正伦以后很有出息,自己应该也没有什么地方需要他帮忙的。

不过俗话说的好,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她对杜正伦有恩,人家想要报答,也是正常的。

她也不想杜正伦一直将此事放在心上,等过几年她会找个机会,让杜正伦“帮忙”,如此一来便两不相欠了,免得这位杜大人一见到她就不好意思,好像亏欠了她许多一般。

这可不是李云姝想看到的。

“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宫了,杜大人明日便要去翰林院应卯当值了,愿杜大人官运恒通、步步高升。”李明姝笑着说道。

“借姑娘吉言!”杜正伦连忙垂首应了一声,他本想送李云姝一程,想想还是作罢了。

这潜龙府邸离皇宫并不远,乘坐马车两刻钟便到了,自己若骑马跟着,肯定有很多人看见,对李姑娘不好。

不过,杜正伦并没有离开,他一直站在原地,等李云姝的马车彻底消失后,才打算回去了。

说来惭愧,他虽然已经成为了翰林院的从六品修撰,却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暂时只能借住在衙门那边,等过些时日拿了俸禄之后,再去京郊租一个院子吧。

对如今的杜正伦来说,他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自己现在骑的这匹马了,花了他八十两银子。

除此之外,便是跟着自己的这个小厮,他前几日才从人牙婆子那买来的,花了五十两银子。

他成为探花郎后,皇上赏赐了一千两银子,并且给了三个月时间,让他们回乡探亲。

作为长子的杜正伦,是个孝子,他家中兄弟姐妹不少,幼年时为了供他去县里读书,父亲母亲把家中祖传的那三十亩水田卖了,一家子就靠着那几亩旱地过活,生活十分清贫。

可饶是如此,他在京郊长河书院读书那六年,父亲母亲只要有银子,都会托人给他送来。

而他为了节约往来的路费,已经六年不曾回乡了。

这次中了探花郎,又被朝廷授了从六品的修撰一职,杜正伦是风光回乡的。

可没想到,家里已经穷的快揭不开锅了,父亲母亲和五个弟弟妹妹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

那一刻的杜正伦,除了朝二老磕头以外,真不知该做些什么,才能谢二老的养育之恩和倾力栽培。

他花了五百两银子,在乡里给父亲母亲买了一百多亩上好的水田,又给了他们三百两银子,让他们重新盖屋子,剩下的银子改善生活,给家人们添几身衣裳和被褥等物。

因为他没有马车,只能沿途一路租用车马行的马车回去,还得与别人同乘,要绕线路,所以得要个把月才能回到京城。

杜正伦也只在家里待了二十几日便启程了。

事实上,中了探花郎的他,又成为从六品修撰的他,还是有很多人巴结的。

从六品又怎么了?

他们的县太爷也才从六品呢。

更何况,杜正伦的起点太高了,十六岁便是从六品的京官,还是天子近臣。

而他们的县太爷,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是从六品,以后估计再无寸进。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90:开局就撩又甜又飒白月光
重生1990:开局就撩又甜又飒白月光
意外成为植物人,白月光守在他身边十年。她却带着遗憾,意外身亡。因为一块奶糖开始的故事。重生90年代,这一世,换他来霸气保护!从卖草帽开始,和她提亲。无良养父母,绿茶女校霸,黑心猥琐上司。这一次,轮到他为她遮风挡雨!别人不能动你一根寒毛!
竹杖翁
九龙霸帝决
九龙霸帝决
是机遇,还是阴谋?是龙帝重生,还是记忆觉醒?叶枫,本是天水城叶家少爷,却遭挚爱背叛,大难不死,一觉醒来,得九龙传承,修神秘功法九龙霸帝决,掌控远古九大祖龙之力,化身亿万万年以来第一个万古混沌神灵,战诸天神魔,镇日月苍穹,一路狂霸,无所不战,无所不胜!
徐姑姑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透视仙王在都市
透视仙王在都市
雨夜救人,获得透视能力,李大龙从此一飞冲天。赌石,让他成为超级富豪;炼丹,让他成为医道圣手;修仙,让他成为当世神话……只是钱可以少赚,妹子却不能放过,而且自从开启了透视之眼,李大龙每天都可以大胆的欣赏街上来往的美女了。
卑微的大象
神之东方:慧光耀世界
神之东方:慧光耀世界
重生+历史脑洞+励志成长+灵能复苏+天人合一+极乐体验+无限流 小说描述了大成王朝曾慧明等群体学习,成长,开启灵性智慧,找到自己的天赋和才华,成为各行业领域大成就者的故事…… 他们各显其能,身行示范,著书立说,成为大成文明传承的使者,将天人合一的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国,带领全人类走向充满光明和希望的大同世界! 他们成为了历史长河中闪烁的明星,光耀千古,万世流芳,成为了超越时空的存在,成为了人们学习
妙音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