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越成朱棣开始

第22章 拿下沂州众城来降(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2章 拿下沂州众城来降

经过两日的行军徐达率领的大军到了沂州城下,就在徐达的大军到来之前,沂州周边所有的城池都已经在徐达的掌握中了,那些的守将都是逃的逃、降的降基本都没有什么抵抗。

很明显现在沂州就是一座孤城,因为此时最大的沂州城守军也不过3万余人。这就更别说其他的城池了,所以只能投降。知道徐达大军抵达的消息后王宣也是早已安排好了一切,之前自己手下的3万余人,已经分为两部分,其中最忠心的5千人已经分散在城内和城外,其余的两万多人都驻扎在城东南角。

徐达大军快要到达沂州之前朱元璋的指示已经送过来了,速度不可谓不快,徐达收到的是两样东西,一份是给王宣父子的旨意,一份是给自己的书信。

很快徐达看完了上面的内容,其中第一份算是给王宣父子的承诺书,第二份是告诫自己还是要小心王宣复叛,给出的应对方法是先接收其投降,其和他们原来的部将都按原职保持不动。但是他们的家属都要被安排到淮安暂时居住。此后若是益都和济宁都拿下则令王宣留下五千人,我方留下一万人共同驻守沂州城,其余王宣的军马精锐调入徐达麾下调遣,老弱病残调往徐州和下邳驻扎,同时将领家属要前往淮安居住。

不得不说朱元璋远在应天对于战局的部署还是尽善尽美,详尽周密。可见朱元璋的军事才能也是不低。

这边看见徐达已兵临城下,王宣父子赶紧打开城门疾步而出。

父子两人快速的走到徐达面前呈上沂州民测和将印叩道“罪将王宣携信献沂州与吴王,请徐大将军收之。自从宣收到大将军的书信后就马上安排沂州以及周边城池的献城,奈何有贼人企图反抗,宣以帅军平叛,为了镇守沂州所以未能及时迎接大将军还请见谅。”

徐达接过王宣呈上来的东西说道“王将军请起,之前王将军派使者送给主上的书信主上早已收到,看完后大大赞赏了王将军有民族之情,因此主上的旨意也已经到了本将军手中。”

听到有旨意王宣父子再次拜倒。

徐达拿出朱元璋的王旨说道“惟古豪杰之士,天下扰攘之秋,集群众以鹰扬据一方而虎视。然遇真主者出,遂知天命所归,乃披露其诚归于有德。如窦融献河西之地于汉,李勋归黎阳之众于唐。能达时务之机故享富贵之福,名昭史册世谓英贤惟尔父子。特授信为荣禄大夫江淮行中书省平章政事麾下官将皆仍旧职,所部军马令悉听征虏大将军节制。”

王宣父子俩听完后急忙叩头道“罪将接旨。”

徐达也是托起王宣父子俩说道“既然已经归顺主上,那么就要忠心侍主,如今主上信任你们让你们的部将还是担任原来的职务,特的授予王信平章政事之职,那可是跟着主上南征北战的有功之士才可以被委派的,所以还望王信将军莫要辜负主上的一片心意。”

王信马上躬身道“请大将军放心,属下定会肝脑涂地报答主上大恩。”

徐达微笑道“好,正所谓勠力同心才可克敌制胜,那我就等于将军联手对敌的那一天了。”

王信说道“属下必不负大将军所望。”

徐达大笑道“哈哈哈,进城。”

王宣和王信虽然也是信誓旦旦的表着忠心可是心里最终是怎么想的还得看野心与贪婪能否大过理智和现实了,毕竟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

沂州城建在沂河边上人口大概十三万左右,城中百姓见到徐达的大军进城也是相继跪在地上叩拜,他们也知道这是来自南边吴国的北征军,朱棣看到此时的沂州百姓大多都是跪在道路两边都是战战兢兢的,他们多数都是穿的以亚麻布制成的长衫,整体的衣着都是灰色调,妇女头上基本也没有什么饰品之类的。

可见这里的百姓们大多都只是在温饱线上,这也可以看到王宣父子只是将沂州治理的安稳,而如沂州城这般也是古代平民的历史特性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吃上饱饭,他们就会安定。谁让他们活不下去了,他们就会反抗。

此时徐达看见百姓也是骑在马上大声道“各位百姓请起,本将名徐达,是此次讨伐元朝暴政的大将军,当今吴王派遣大军收复中原就是要推翻元朝在中原的暴政,因此众位百姓不要害怕也莫要惊慌。

吴王也是布衣出身,深知百姓疾苦。因此要求我们每到一地,每收一城都要严明军纪不得骚扰百姓,抢夺百姓钱粮。所以众位百姓尽可放心正常生活,我等绝对会遵照吴王旨意。”

底下的百姓听到徐达的话脸上的表情也是瞬间变得灿烂激动起来不少人大声的喊道“多谢吴王、吴王万岁。~多谢吴王、吴王万岁。”紧跟的全部百姓都开始同呼

徐达看着这个效果也是非常的满意,于是便继续向前走去。

此时朱棣看见百姓之中有一部分的人三三两两的虽然也在与其他百姓一起大呼,但是脸上的表情确实平淡至极,与周边的百姓格格不入。

起初朱棣也并没有太在意,可是随着越往前走每隔一段路总能看见几个人都是这样的表现,这一下就引起了朱棣的警惕,于是朱棣叫来他手下的一个军士眼神示意道“马上换上便装悄悄的跟着他们,看看他们去了哪里。”

这名传令兵也是应了一声接着就准备去了。

同样的朱棣又派了两名军士都去换便装跟踪其他两伙人,就这样等啊等,等到了晚宴的时候都没有收到他们回来的消息。

这下朱棣感觉事情有些不对劲,于是便向徐达禀告了进城时候所发生的事以及自己的举动。

徐达思考了一下说道“此事现在还不宜公开,你马上去斥候营找张明千户让他派人在城内详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朱棣接到指示就马上行动起来。

宴会上徐达对着王宣父子说道“王将军,现在的沂州城还是不太安全啊,就在刚刚我接到通报说是我有三个士兵消失了,现在还找不到人。所以我建议诸位的家人还是暂时去淮安居住一段时间,一来呢是保护各位将军的家人安全,二来也能是各位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为主上效力。

我看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刚好常遇春的战船就停战沂州城东面的沂河上,明天就可以安排各位家眷,所以等宴会散了各位就回家准备,明早登船。”

看着徐达坐在上首不容置疑的说着,王宣父子也是无奈的答应下来,形势比人强啊。自己等人现在就是砧板上的肉,是什么样都是由人家拿捏,唯有忍耐待时而动才是良策。

晚上宴会散去,王宣父子也是悄悄的在书房商量着“父亲,今天那吴王偏偏只赏赐了我却是落下了父亲,这显然是赤裸裸的离间之计呀,没想到现在又令我们的家眷全都去淮安居住。

这么明显的不信任对我们以后的谋划十分不利,而且刚刚我也是接到报告说是下午有三人分别跟踪他们,被他们几人发现并杀死。

我担心徐达彻查城内人口,这样的话我们在城内的三千人怕是瞒不住了,他们可是最忠于我们的精锐之士,还是父亲赶紧下令让他们连夜出城与城外的二千人会合为好,不然很可能会在城内葬送掉他们。”

王宣气愤的说道“之前就吩咐石勇让他们不要出来闲逛,结果还是不听,虽然暴露了一点,但是他们定然也猜不到我们到底隐藏了什么,不要慌乱,说不定他们就是等着我们先沉不住气,明日我们只管把那几个士兵的死归结为叛乱余孽即可。”

当晚朱棣和张千户率七千人在沂州找了一个晚上竟然没有在城内找到他们三人,此时张千户分析道“不用再费力气了,暂时是找不到了,他们要么是被抓起来,要么是被杀掉埋了起来。

这么大的沂州城别说藏三个人就是三十个,我们也很难找出来。

再说了那三个士兵只是小喽啰,抓他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我想他们为了不暴露,大概可能是杀掉找个地方埋了。”

朱棣此时也是有些自责,因为这是他派去的结果却是出事了,等于是他亲手葬送了他们三个人的生命。因此当晚回去的时候朱棣就要了他们三人的兵籍资料,想着回去了以后多给点银钱补偿一下,也算是自我安慰罢了。

回去后就将此事汇报给了徐达,徐达也是示意朱棣静观其变。

有了王宣父子的前车之鉴,这十天内榆行、沂水、梁成、莒州等地的守将纷纷送来降表。

于是徐达也是令韩政等人前去各地接收城池,可以说这几日虽有一些小摩擦但是可以说兵不血刃拿下了益都—济南—济宁一线以南的全部地盘,就等着再次集结兵力向益都进军了。

此时消息早已报给应天的朱元璋,朱元璋也是十分的高兴,但是高兴之余也是叮嘱他们在进攻益都时要保证侧翼安全。

长安九十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关于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朱辰回到老家开了一间书店。书店生意寥寥。不过书店来了一位特别的读者,这位读者一副古人打扮,不过朱辰并不奇怪,把他当做在景区给人拍照讨饭吃的演员。朱辰与之相谈甚欢,天马行空,畅谈古今,顺便教他一些知识。数年后的一天,时空交错。朱辰跟着古人打扮的中年人走出书店。中年人指着眼前天翻地覆的世界,道:“先生,这是你想要的大明吗?”朱辰懵了。我就随便说说,你真的打造出了一
楚山孤
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
你有天眼不去赌石,又在乱看
张文轩为让青梅竹马安心上学,辍学打工供其上大学,六年间无怨无悔,却被心机女戴绿帽,还遭到富二代殴打,却因祸得福,开了天眼!性感女房东:“房租减半……”妖娆女总裁:“升职加薪!”……张文轩看着排队的美女,陷入沉思,要不每个都试试?
燃烧飞鹰
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
金元宝一家的拆迁暴富日常
金老太太做了金元宝的胎梦,问遍了喜欢的四个儿媳妇,没一个承认! 总不会是那个吃啥啥不够,做饭糊锅底的赢灿如吧? ~~ 产房内赢灿如嘶声力竭的生孩子,产房外金来富来回踱步,时不时盯着手表,嘴里嘟闹着,“千万生在8月初8,这才不枉费贿赂刘半仙的半只烧鸡啊!” 金来富对着产房门口使劲喊,”孩他娘,只要你把娃生在8月初8,以后家里饭我做,地我拖,衣服我洗,坚持就是胜利!” ~~ 金来富舔着脸拿了两瓶老白
佚名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一觉醒来的刘之野,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满车厢的黄绿军装,一群年轻人正饱含热情齐声高唱、随着奔腾的列车朝西驶向祖国的北方…
笔下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