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7章 朱元璋称帝(看看就行)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接近,应天的氛围也开始变得严肃和庄严起来,就连城里的百姓都是小心翼翼起来。
因为在这之前就抓了很多准备作乱的人,大街上随时可见盘查的官兵,只要看见可疑的人都会被人盘查。
拥有居留权的应天百姓、往来做生意的赞助的商人、以及小的店铺的伙计官府都为其发了能识别身份牌子,出门一定得带,相当于身份证。
对于没有牌子的早在几天前就不准进城,现在大街上谁要是被查出没有牌子马上就会被抓走,等待他们的就是审查只要有一丝丝的隐瞒马上动刑,先打一顿再说。
这天一大早街上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士兵身着战甲手持利器站岗,可以说整个街道都被严密的控制了起来。
此时金吾卫和羽林卫已经封锁了整个圜丘坛外围,而其他在应天的各卫则是分布在南郊周边。
现在的应天真是一个苍蝇也别想飞进来,而里面经过之前大量的排查可以说万无一失,毕竟要在这个时间点出问题那是一定没好果子吃,所以负责这次安全的各个衙门和卫所都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天还没亮朱棣就被一众人伺候着洗漱、着礼服。很快一切准备就绪,此时圜丘坛周边分别是百官、功勋家属、挑选的百姓等观礼者已经按照特定的位置站定,很快朱元璋和马皇后带着朱标等一众兄弟出现在了圜丘坛。
圜丘坛在正阳门外钟山之阳,仿照汉制分为两层,第一层广七丈高八尺一寸,第二层广二丈四尺高六尺。
坛上已经准备好了祭天要用的一应物品,随后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引导、奏乐等要多神圣有多神圣的步骤后终于视线集中到了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满脸肃穆,迈着沉稳的脚步一步一步的向祭台顶端走去。在朱棣看来此时朱元璋踏上的每一级台阶就像是他战胜的每一个敌人一样,这些人一级一级的把他送上最高点。
站定后朱元璋行完祭天之礼后拜道“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其君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臣,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定采石水寨蛮子海牙,方山陆寨陈野先,袁州欧普祥,江州陈友谅,潭州王忠信,新淦邓克明,龙泉彭时中,荆州姜珏,濠州孙德崖,庐州左君弼,安丰刘福通,赣州熊天瑞,永新周安,萍乡易华,平江王世明,沅州李胜,苏州张士诚,庆元方国珍,沂州王宣,益都老保等。偃兵息民于田里,今地幅员二万余里。诸臣下皆曰:生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是用以今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上帝皇祗,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祭天之礼完毕后校尉在郊坛前设下一把金椅,面向南,并在金椅前摆下冕服案。
丞相李善长率领文武百官启奏道:“告祭礼已经结束,请即皇帝位。”
此刻的朱元璋已是威严无比,在百官簇拥下坐在金椅上。
而后百官退下并按照官阶高低排好次序站在下方,左相李善长等人取衮服披在朱元璋身上,又为他戴上冠冕。
随后在李善长的领导下,百官行三跪九叩大礼,礼毕。
李善长拿着玉玺上前说道“皇帝登大位,臣子们献上御宝。”
尚宝卿接过玉玺,收到盒子内。
百官接着“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头、山呼万岁、再三呼、跪右膝、出笏”。按照这个步骤一丝不苟地行完礼,礼节就算是完成了。
而旁边的人则是从开始就一直跪着,直到结束后大喊“参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好了祭天完成了。
随后马上就去了太庙追尊高祖、曾祖、祖父母、父母。
随后太庙中在朱元璋的率领下朱标等一众兄弟皆是跪下。
朱元璋说道“自举兵渡江以来生子七人,今长子命名曰标,次子曰樉曰棡曰棣曰橚曰桢曰榑从孙曰守谦。
诸子年渐长宜习勤劳使不骄惰,命内侍制麻屦行滕凡出城稍远则令马行其二步趋其一。”
就在今天朱老四正式的有了名字--朱棣。
太庙之行结束后回到奉天殿。
百官上表道贺,然后各就各位。朱元璋穿着衮冕在音乐声中登上御座。将军卷帘,尚宝卿将玉玺放在案上;拱卫司甩响鞭子,引领者将百官引入拜位中,面向北站立。音乐响起,百官在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礼。
这些做完后,朱元璋的祭天以及登基大典就告一段落了。
随后朱元璋的御座旁边又摆了个稍小点的皇后座位。
礼仪官宣读册封诏书。
“立妃马氏为皇后,天眷我启运兴王,出自衡门奄有四海为君为后可不慎欤君以仁政慎于,在位抚黎庶而统万邦。后以懿德慎于治内,表六宫而母天下长久之道也,咨而马氏同勤劳于开创之时,由家由国助良多。今以金册金宝立而为皇后,其敬乃职耿光后世于戏,慎戒之。”
随后百官和诸子行礼拜皇后。
接着礼仪官宣读册封皇太子诏书。
“立世子朱标为皇太子,国家建储礼从长嫡,天下之本在焉。朕起自田野与群雄逐戡定祸乱,就功于多难之际。今基业已成命尔标为皇太子于戏,尔生王宫为首嗣天意所属,兹正位东宫其敬天惟谨且抚军监国尔之职也,六师兆民宜以信恩威怀服,其心用永固于邦家尚慎戒之。”
百官和诸子向皇太子行礼。
随后朱元璋诏告天下万民“朕惟中国之君,自宋运既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为天下主,传及子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海内土疆豪杰分争。朕本淮右庶民,荷上天眷顾、祖宗之灵,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贤于左右。凡两淮、两浙、江东、江西、湖湘、汉沔、闽广、山东及西南诸部蛮夷,各处寇攘,屡命大将军与诸将校奋扬威武,已皆戡定,民安田里。今文武大臣、百司众庶,合辞劝进,尊朕为皇帝,以主黔黎。勉徇舆情,于吴二年正月四日告祭天地于钟山之阳,即皇帝位于南郊,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以吴二年为洪武元年。是日恭诣太庙,追尊四代考、妣为皇帝、皇后。立太社、太稷于京师。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告民版的登基诏书与祭天版的意思差不多,依旧是承认元朝正统,只添加了一句“朕本淮右庶民”,可别小看这一句,作用非常大。因为这是给百姓看的诏书,朱元璋特意加上这句话自有他的高明之处。
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登基称帝后都要美化自己的身世,比如称自己是神龙之子,想以此来试图掩盖自己卑微的出身。或者贵族出身的开国皇帝也会认个厉害的祖宗。
反观朱元璋,能够在给百姓的诏书中坦坦荡荡地承认自己卑微的出身,十分接地气。
这样百姓就会觉得这个新王朝的皇帝不是不食人间烟火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和他们一样实实在在的人,是从土疙瘩里拱出来的泥腿子皇帝,顿感亲切无比。
出身低下却能取得天下,那是何等光宗耀祖的事,百姓只会对朱元璋更加敬佩和畏惧。
随后又接着宣诏“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大都督府右都督冯宗异兼右詹事,中书平章政事胡延瑞、廖永忠、李伯昇兼同知,中书左丞赵庸、右丞王溥兼副詹事,中书参政杨宪、傅瓛兼詹事丞,大都督府事康茂才兼左率府使,大都督府事张兴祖兼右率府使,大都督府副使顾时兼同知左率府事,大都督府副使孙兴祖兼同知右率府事,大都督府事吴祯兼左率府副使,大都督府事耿炳文兼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汤和、邓愈、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文原吉、范显祖兼宾客。
随后朱元璋下诏大宴群臣。
瞧瞧朱标的班底,这就是世上最强太子,就问还有谁。
长安九十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