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章 午门血案
历代之中,明朝的早朝开始的是最早的,这主要是因为太祖皇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劳动模范,而且他不光自己劳模,更是希望大明所有的官员都跟他一样。只可惜,明朝真的能够坚持早朝的皇帝并不多,除去太祖太宗,恐怕也就只有末代皇帝朱由检了。
卯时正(6点),天还没有亮,奉天殿中就已经站满了来参加早朝的官员。本来每天与朝的官员是远远超过奉天殿能够容纳的人数的,可由于很多官员都在土木堡共赴国难,以前只能站在殿外的低级官员现在也可以进入大殿了。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朱祁钰身边的贴身太监成敬扯着尖锐的嗓音喊道。
吏部尚书王直正准备出列询问阵亡官员的职位是否一律先由次一级官员代理,以免出现政令不通的情况,却不料身后已经有人先出声了。回头望见是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不由得“嗯?”了一声。
都察院是明朝新创立的部门,太祖皇帝对手下这帮官员极其不信任,就在前朝御史台的基础上折腾出了都察院,主要职责是监察和弹劾,通俗地讲,这就是一个专门找茬儿的部门。按理来说,现在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大家应该同仇敌忾,一致对外,这时再去找茬儿就有点不合时宜了,所以几个大佬都有些疑惑的看着陈镒。
可当事人陈镒仿佛根本没有看到旁人的目光,厉声说道:“臣要弹劾前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此僚平日作恶多端,祸国殃民。这次更是蛊惑皇上亲征,致使圣上蒙尘,大军覆灭,大明数十年积累毁于一旦!”陈镒越说越激动,说完竟直接嚎啕大哭了起来。
这下几位大佬明白了,现在虽然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外敌,但该说清的事还是要说清,该清算的人还是得清算。土木堡一役可以说是明朝建国以来乃至靖康之耻以来整个华夏最大的耻辱,这个锅皇上不能背,那就只能让王振来背了,谁让你提议皇上亲征,又是皇上最亲近的人呢?
不过可能王振确实是作恶多端,加上战败的噩耗一直压在大家心上,陈镒的弹劾就像一个火星,点燃了群臣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将王振过往的罪行全部说了出来。从贪污受贿到假传圣意,从毁去太祖所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之碑到向各级官员索贿,就连于谦以前都因为不肯受贿而被构陷入狱过,桩桩件件都有实证,王振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砍的,只可惜,他仅有的一颗也在土木堡被明将樊忠砸烂了。
朱祁钰看着下面的众人群情激愤,嘴角偷偷地划过一丝笑容。前世的朱由检不仅勤政,而且好学,明朝各代的实录和起居录都翻看过数遍,看来今天就是大明二百余年之中朝堂最为混乱的那天了。不过与昨天不同,今日的朱祁钰并不想插手,只想静静看着,甚至还想添一把火。
“王振的确有罪,只是现在他已经死了,诸卿还要怎样?”
听到监国发问,陈镒也顾不上哭了,赶忙用袖子抹了一下脸,大声喊道:“诛其同党,灭其三族!”
本来大家罪状说的差不多都安静下来了,听到陈镒的话又热闹起来,纷纷要求朱祁钰下令抓捕王振的同党和家人。朱祁钰不愿让这场大戏就这样结束,毕竟他还有着自己的打算,便敷衍地说道:“此事重大,还是改日再议吧。”
改日再议?那不就是不了了之了?刚才大家纷纷出言要清算王振,他虽然是死了,不过他的同党还在啊,下朝之后一定会发起反击。不行,今天说什么也要把王振一党彻底打倒,然后众人又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监国郕王。
朱祁钰只是点头,并不回应,他还在等,等今天的主角登场。
按说像今天这种批斗大会,所有人都应该站出来批斗王振及其同伙,但有一个人却一直没有出声,这人便是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原因无他,因为他就是王振的同伙,而且还是最大的同伙,按说朝堂之中王振应该还有不少马仔,但基本上都被王振带在身边,只留了大马仔马顺镇守朝堂。
本来见这么多大臣一起声讨自己的主子,马顺是有些害怕的,但现在看到朱祁钰的态度暧昧,似乎不想处理王振,他平日的精气神又回来了,想着今天只要把这些大臣都赶走,下朝之后他就能以锦衣卫指挥使的身份,将带头的几位抓起来强行安排一些罪名,剩下的官员估计就会知难而退,那这个事情基本就过去了。然后自己再振臂一挥,重新收拢王振的余党,必能成为众人新一代的首领。
想到这里,马顺便走到众人面前,大声呵斥道:“监国殿下都说了,此事改日再议,你们还在这里不依不饶,难道是想要逼宫吗?”
听到马顺的呵斥,众官员都安静了下来,刚才还像集市一般的奉天殿又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以为是自己震慑住了众人,马顺更加耀武扬威地说道:“还不快速速退下!”
朝堂之上怒斥群臣,这大概是马顺此生最风光的时刻,但很快他就风光不起来了。电光火石间,一只笏板带着风声砸到了他的脸上,还没来的及揉一揉被砸得生疼的鼻子,就看到一道人影冲了过来,一脚便将他蹬倒在地上。
这他妈是谁啊?我都不认识他,打我干什么?
其实也难怪马顺不认识,实在是动手的人官职太小。此人名叫王竑,现任户部给事中,正七品官,属于那种平时上朝得站在殿外的小官。但就是这个小官,打响了今天这场闹剧的第一枪。
见马顺倒在地上,王竑并没有放过他,反倒顺势骑跨在他的腰上,捡起刚才扔过来的笏板,冲着马顺的脑袋又是一顿猛砸。笏板就是朝臣们上朝时拿在手上的白色长板,一般是由象牙、玉石或者竹子所制,很可惜,王竑的官位太低,只能用竹子的。打了几下之后,王竑觉得不是很顺手,竟然用嘴咬住了马顺的腮帮,在马顺的惨叫中生生咬下了一大块肉,鲜血很快就流了一地。
众官员被眼前的鲜血刺激到了,他们想起了马顺一直以来的耀武扬威,想起来几年之前被马顺肢解而死的侍讲学士刘球,想起了王振这几年来的无恶不作以及被王振害死在土木堡的亲朋好友,再也无法保持冷静,纷纷撸起了袖子,加入了殴打马顺的行列。
可终归是僧多粥少,几十号人围着,却只有最中间的几人能够打到。作为大明最有文化和涵养的群体,一众官员很快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排起了队,力争做到不使一人留下遗憾,就连走路都要人搀着的王直都在于谦的帮扶下加入了队伍。
“什么?你是尚书,让你先来?不行不行,今天不论官位大小,只论先来后到。”一个官员听到身后有人让他谦让一下,头摇的像拨浪鼓一般,但看到说话的是须发皆白的王老尚书,又恭敬地让开位置说道:“前来后到是重要,但尊老更是中华美德,来来来,您老先。”说着还冲着地上的马顺踹了一脚说道:“等下是王老尚书揍你,你老实一点,千万别崴了他老人家的脚。”
可惜地上的马顺不知道被人轮了多少轮,早已没了意识,只有偶尔的肌肉痉挛能证明他还没死。
泰迪和布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