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8章 出征
光和七年四月五日。
看着左右将佐,及被刘范任命为行军参谋的吴懿,吴班,徐荣三人和站立在侧的荀彧,荀棐二人,刘范心下暗叹。
就这班底,何愁大事不成。
其实刘范并不知,荀彧,荀棐二人已安排戏蕴,郭嘉二人带着荀采先期返回了阳翟向荀爽通报自己的行程。
也向荀爽说明了自己会助刘范先解决颍川黄巾主力。
故而原本跟随荀彧一起来的戏蕴,郭嘉二人,并未与荀彧一路。
不然刘范只会更加惊骇。
而看着刘范麾下将佐统一的制式军装,整齐划一的站姿,以及全军上下两千多人全部披甲执锐,神情肃穆,杀气腾腾。
一看就是精悍无比的强军。
荀彧,荀棐二人也对刘范治军,有了全新的认识。
更让二人大感惊奇的是,找遍刘范全军,就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手一本注音汉字书册,一本繁简字典,一套兵书小册,一套训练大纲,一套军规纪律。
几乎成了人手一套的标配。
连徐荣,吴懿,吴班,包括荀彧,荀棐二人也都被刘范给分发了下去。
看着手中那注音汉字还有简化汉字。
荀彧,荀棐二人这才真正了解到了刘范心中的雄心壮志。
更让荀彧感到惊骇的是,刘范这支军队所每日早晚两操,所练科目从搏杀到越野。从木剑,木刀劈砍,刺杀到十八般武艺,全武行一样不落。
特别是那被刘范划为每个人都必学的军体拳和贴近实战的搏杀,刺杀,砍杀训练,就算刘范的士卒在训练之中被打得遍体鳞伤,也没有落下一点功课。
这样近乎实战,近乎严酷训练出来的部分,战斗力之强,就可以预见了。
而还有一点让荀彧赞叹不已的是,刘范的军队除去单兵作战力强悍外,对于阵法和协同配合,也是极其完整。
如今的汉军往往以伍什为基础单位,之后又按队曲部营编组,但汉军多讲究以兵种进行配合,而且这种配合一般只存在于精锐部队之中。
刘范军的配合那是完全的协同作战样式,以什为最基础单位,每一个什分什长和副什长两人统领,合计有十二人之多,别看比汉军十个人一个什多两个人,但多出的两人,便可从容指挥每一个人或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或六人一组。
配合方队,方阵,队列训练,一旦遇到战事,一个什就可以快速展开,根据不同的敌人,按三人组,四人组,六人组进行协同出击。
而且一个什只需要负责自己前方的敌人,左右自有另外的什去负责。
如此一旦有人对上这样的军队,原本一对一的决斗,变成了有计划,有组织的三对一,四对一,五对一,甚至六对一。
这双拳难敌四手啊,就算刘范人数处于劣势,但放在局部战场上,却占据了绝对优势,而多打一,也能以最快速度解决面前敌人,快速去击杀下一个敌人。
就如一对一时或许要一瞬的时间来击杀对手,但一旦形成局部多打一,敌人应对不及,便可能只是一刹那间,就身首异处,这带来的速度时间上的绝对优势,又会转化成空间,时空上的优势。
这样带来的战斗速度同样的碾压式的,加上又有严格的军纪,军法约束,加上更加清晰具体的奖惩制度。
刘范麾下新军拥有强悍的战斗力,也就不奇怪了。
而且别看这只有区区两千众,就这支精悍强军,又人人识文断字,人人通晓兵书战册,又纪律严明,作风出众,还个个都雄壮无比,武艺超群。
加上全身披甲执锐,护甲拉满,也就难怪刘范敢以两千人冲击黄巾四十万众,还全身而退,最后竟然无一战死。
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
更别说这些人随便一个拉出去都可以指挥千军万马,成为一方统帅。
也就是说刘范如今只有两千众,但这些人随时都可以拉出去成为百人将,千人将,甚至万人将。
那样只要条件允许,刘范岂不是可以随时拉起一支百万大军乎。
就如那个在京中为刘范跑前跑后的李韬,二人就觉得其能力出众,潜力拉满,绝不亚于古之名将,也很难想象,一年多前,李韬仅仅只是一个快要饿死的流民。
同样的在刘范军中实际待了几日后,徐荣也才发现,自己之前对刘范军的认识只是冰山一角。
不过如今自己已被圣旨调入刘范军中,在世人看来自己就是刘范的人了。
有此强军加持,刘范又能力强悍,未来立功封侯的机会必然不低。
想想都让徐荣亢奋不已,数日之中潜心研究,学习刘范各种治军之法,安了心准备在刘范麾下大干一场。
同样的感受自然还包括吴懿,吴班二人,而且吴苋都已确定跟了刘范,那二人与刘范也有了一层姻亲关系,自然要更加用心才是。
“孙明,云梦泽剿匪进展如何了”
刘范先扫视了一番众人后,向孙明问道。
而孙明先是看了一眼一边站立的荀彧,吴懿,徐荣三人,上前对着刘范一拜。
“禀师正,据景山吴骏,宋晨,戴浩,郭洵四人来报,自二月以来,警备第一师,警备第二师便以团营为单位,按既定目标入云梦泽扫荡,经一月多奋战,现已彻底肃清竟陵周围水匪,西陵,州陵周围水匪也已去十之七八,各盗匪或剿灭,或俘虏,或远遁,合计清剿十八万余众,江夏境内盗匪已不足为惧,据戴浩估计,最多再半月,便可彻底肃清江夏云梦泽之内,所有盗匪,五百里水泽,将尽入我手也”
孙明向刘范拜道。
“伤亡呢”
刘范一听,面色一凝。
“这,合计战死六百五十八人,伤两千七百四十七人,不过战死者多因不习水性,不熟地理,沉江,溺水而亡,并非战之过也”
孙明面色一沉,向刘范拜道。
刘范一听,心下一颤,战死了六百多人,这战损在刘范看来实在是太大,太肉疼了。
这些人可都是刘范培养出来,未来当一方镇守,将军的人物啊。
“传令景山,战死兄弟好生安葬,在景山之中开辟一风水宝地为陵园,统一安葬战死弟兄,战死者皆获得烈士之称,命人立碑,将其名字一一刻在碑上,其家属可得两金抚恤金,并分发烈士家属证,未来三代以内子女,家属均可享有福利,相应福利政策我会命人整理发放,通告全体百姓,另通告全军,未来凡是战死者,皆采用同等待遇”
刘范向孙明传令道。
刘范话音一落,孙明,张渡,李韬等将佐心下大喜。
虽然这是刘范部第一次经历有战死的征战,但是刘范的处理,可谓让众人倍感欣喜,试问自古以来,还有谁能为我们这些平民立碑的。
而刘范这一套下来,也让荀彧,荀棐,徐荣,吴懿,吴班五人大感不解。
不过刘范并未过多解释。
如今还是以平定黄巾为上。
风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