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2章:官员俸禄问题
“你真的没有什么办法,解决士绅缴纳赋税的问题?”
散朝之后,朱橚被朱元璋叫到了乾清宫。
“最好的办法就是士绅一体纳粮当差,不过我大明给官员的俸禄太少,按照父皇制定的标准,官员们也就勉勉度日。这也是为什么,官员们不愿意讨论这件事情的原因。”
明朝官员俸禄低是出了名的,官员们也是人,也有亲朋好友,需要迎来送往。
俸禄太低,官员们日常花销都不够。除了贪污受贿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朱元璋是以自己当农民时候的经验,来衡量官员们的生活水平。
在他看来,几口之家一个月有十几石的粮食足够食用。可是他没有想过,上官视察需要接待,同年路过需要招待,按照惯例还需要奉上一份程仪,单靠官员的那点俸禄,根本就不够花。
好在朝廷给予官员一部分免税的土地名额,即便是真有正人君子,靠着这补贴也能过得下去。
别看这些文官平日里表现出来的都是正人君子,道德模范。
不过谁也不愿意将既得利益舍弃,朱元璋想让官员自动放弃免税额度,只能说是过于理想化了。
即便是他以自己儿子交税当做筹码,官员们依旧丝毫不领情。
“你说的容易,咱今天没把自己之前想的说出来,就是想看看他们对缴纳赋税的态度。”
“你也看到了,根本没有人愿意出头!”
朱元璋很是不满的看了朱橚一眼。
官员俸禄低的问题,朱元璋自然清楚,他想要的是解决办法。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比照前朝设置职田,朝廷每年录取的秀才、进士、举人都是固定的,趁现在有很多无主之地,干脆把那些田地划为职田。不再给官员、有功名的人单独免除税赋。”
“如此一来,官员们的收入能够增加,也能防止地方上为了讨好他们,弄虚作假。”
士绅优待是好事,体现了朝廷对于文人的重视。
其实从账面上来看士绅优待免除的赋税并没有那么多,真正的大头是宗室,毕竟他们可是没有额度限制的,只要是他们的产业都可以不用缴纳赋税。
可就怕地方官员为了巴结士绅,无视朝廷规定,肆意增加不缴纳赋税的额度。
比如秀才免税10亩,有人给当地的官吏好处,即便是秀才家有五十亩地,他们依旧不用交税。
地方官员要完成征税任务,只能让普通百姓额外承担他们不交的那部分。
朱橚这个办法能够保证朝廷的赋税不至于大量流失。
“若是地方上想要弄虚作假,即便是他们有职田,依旧可以将本该士绅缴纳的赋税转嫁给普通百姓。”
朱元璋先是眼前一亮,随即摇了摇头。
“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事情,若是地方官员没有良心,再好的办法,他们也有空子可钻。”
按照朱元璋这么做,那朱橚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毕竟这个世界上最难操控的就是人心。
“咱不愿意设置职田,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就是大量设置职田,会减少赋税,你之前藩王分封海外,可不可以将职田也设置在海外,比如琉球。”
朱元璋显然不愿意在现在的疆域内设置职田,现在大明人口是没有那么多
可总有一天人口会恢复,到那个时候设置那么多职田可不是什么好事。
“这倒是也可以,只是琉球还未开发,一时之间,又去哪里找那么多人去开发琉球?”
“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直接提高他们的俸禄,有功名无官职的人,按照一定的品阶同样发放俸禄。”
朱橚明白朱元璋这是想保住大明的基本盘,不得不说这个想法很好,可不管是职田还是士绅优待,都有弊端。
“让咱再好好想想,先看看清剿海盗之后的效果怎么样,若是真像你说的那么赚钱,咱拿出一部分给官员提高俸禄也不是不行。”
朱元璋也觉得此事很麻烦,也许直接提高官员俸禄是最好的选择。
“还有本朝的税制也有问题,商税太低,士农工商,商人是最低一等,可偏偏税收也低。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咋一看商人征收的税也不低,可实际上他们获得的钱财比普通百姓容易许多。”
“既然现在藩王以后也要交税,那么全天下的百姓都要交税,甚至包括宫中开设的店铺,一旦发现逃税漏税,要严加惩处,逃税一两,三倍五倍甚至十倍的给予处罚。”
“南宋疆域不过是长江以南的地区,年入尚且能达到万万贯,我大明疆域远胜南宋,不可能达不到这个数字。”
“朝廷有了钱,才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与其在土地上费劲,还不如想办法多多开源。
“你说的有道理,这商税确实收的不合理。”
“咱记得你说,后世取消了农业税甚至给予百姓补贴,现在大明朝虽然做不到这个程度,不过种地的百姓确实是最苦的。”
朱元璋看着朱橚,微微点头。
“后世工商业十分发达,现在的大明还达不到这个条件,不过若是蒸汽机能够造好,我大明纺织业蓬勃发展,光是进出口的税收,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朱橚笑着说道。
“橚儿,咱问你,若是咱按照现在的路子走,大明能延续六百年么?”
朱元璋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若真是按照现在的路子走,六百年我不敢说,五百多年绝对没问题。”
“根据我的记忆,大明灭亡小冰河期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主要还是朝廷收不上来税。单单是宗室缴纳赋税,加上父皇对宗室制度的改革。”
“我大明朝的赋税便会大幅度增加,再加上开放海禁,整体能比历史上好许多。不过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后世不会出现过于昏庸无道、挥霍无度的皇帝。”
朱橚其实也不知道大明能走多远,毕竟还有蝴蝶效应,谁知道会不会有一个类似乾隆那种好大喜功的皇帝。
“尽人事,听天命吧。”
朱元璋其实很不喜欢这句话,可是他也知道,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炒麦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