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96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51)
[这一章已经修改好啦,小可爱们可以看啦!
大头今天眼睛一直红血丝和流泪,不知道什么原因,滴了眼药水也不见好,眯着眼睛码了一点。
准备将这个位面收收尾啦。下个位面想看什么,小可爱们留言告诉我哦!]
陈国正拨通了给上面的电话之后,上面怎么给他答复的,别人都不得而知。
但明显的是——
文化部和外交部立马有了底气,不仅在协商会议上和岛国据理力争,甚至措辞也严厉了几分!
我方的态度也很明确:文物是必须要归还的,保证金是肯定会扣的。
延期肯定是要赔偿的,必要时候我们不仅会采用外交手段,更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
而且文化部还将当时双方签署的备忘录和协议摘取重点部分公布在了报纸上,向全世界揭露岛国的嘴脸!
岛国也不明白为什么一夜之间,华国变得这么硬气了,甚至有股破罐子破摔的气势!
难道他们不想要回出展的文物了?还是他们又有什么后手?岛国也不敢轻易冒这个险。
尤其是华国声明里写的,除外交手段之外的一切非必要手段,更让他们忍不住假设起来…如今战争刚结束十几年,华国不会…
可没有人敢做这种不可能假设,毕竟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华国如今的边境局势就很是紧张。
如果和毛熊国对抗的过程中的顺手收拾一下他们…甚至连名头都是他们送上去的,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国际场上有外交部文化部和岛国隔空喊话,贵省的县城里,陈国正和韩文清正跟着宁墨,再次叩响了禅隐寺的山门——
门口洒扫的小和尚已经认识他们了,不用和住持通传,便打开寺门将几人迎了进来。
自从上次宁墨和住持密谈之后,禅隐寺便再次恢复了往日山门紧闭,不问世事的状态。
也亏得活动刚起了个头,后面不了了之,因此还没有波及禅隐寺的范围,山寺的平静还没有被打破。
几人进了山门之后,住持很快带着几人赶到了前院,看见宁墨几人前来,仿佛毫不意外一般施了一礼:
“各位施主,咱们又见面了。”
陈国正几人都给住持回了一礼,陈国正看着眼前的住持,态度很是友善:
“大师,我们此次来是有要事,能不能借一步说话?”
“请。”
住持并未多说,将几人请到了客堂,陈国正开口说明来意后,便有些紧张地观察着住持的神态。生怕这里再出什么变故。
听他说完之后,住持微微一笑,抬眼看了宁墨一眼,语气无波无澜道:
“那些东西是林施主暂存在这里的。如今局势平定,自然是要物归原主的。”
陈国正心中顿时松了口气。事情比他想象中得还要顺利几分!看来韩文清和林秀英之前调研时,在这里打下的群众基础还算坚实!
等将文物分批运回了文管所,又做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确定寺庙中寄存的二百零三件文物件件都是真品之后,陈国正心中的大石头才算彻底落下!
将文物归档完毕,陈国正连夜写了厚厚的汇报,给上面报了上去。
在报告文件里,他并没有提到宁墨的所作所为,只是将所有的事情揽到了自己身上。
毕竟无论如何,他作为所长对这件事有些失察,就算追责也会率先追他的责。到时候就看上面怎么处理了。
可如果将宁墨的行为和盘托出,他怕上面为了程序和规定的正义,对宁墨从重处罚…
安排好这一切后,陈国正挑了个下午不忙的时间,趁着韩文清不在,对宁墨说道:
“小林,来我办公室一趟。”
将宁墨叫到办公室之后,陈国正拉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抽出两张纸,递给宁墨。
“市里…先前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向各个县城借调人手。你的推荐信和介绍信已经开好了,交接一下手头的工作,就收拾收拾去吧。”
“陈所…”
宁墨刚开口,陈国正就挥挥手,堵住他的话头,接着说道:
“我知道这有些突然。不过还是克服困难,服从组织安排。”
宁墨见陈国正面上一脸严肃,却心里明白,陈国正这恐怕是找个由头,让她出去避避风头。
“我知道了陈所,服从组织安排!”
既然如此,宁墨也不能拂了他的好意,省得陈所对她的前途忧心忡忡的。
虽然之前宁墨做这事的确有点冒险,但也笃定自己能够“将功补过”,更能靠着其他的准备安稳度过这一茬。
如今已经“上面有人”了,宁墨的心态便放得更加轻松了一些。只是陈国正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陈国正见宁墨答应了,面上也露出一丝和蔼的笑意,显得脸上的皱纹都有些深刻。他对宁墨说道:
“行了。出去准备吧。”
宁墨是出去了,可是没过多久,韩文清就气势汹汹地冲了进来:
“陈所!现在秦霜调职了,你让林秀英去借调,想把我干成光杆司令啊!我这天天已经脚打后脑勺了!”
韩文清说的倒是实话,“运动”之后,全省乃至当地需要抢救和修复的文物数量激增!
他们建保办与之相比起来,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那些建筑要不被破坏得厉害,已经很难修复,只能靠现代技术重建。
要不就是可以修复,但破损的地方较多,零零总总加起来,便也成了大工程。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文清接连失去两名大将,说他不上火,那都是不可能的!
陈国正只冷冷地抛给他一个“你自己体会”的眼神。当天宁墨交代的时候他也在场,怎么可能会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如今来找自己抱怨,也只是贯彻“无理闹三分”的原则,想让自己多给他分配些人罢了。
“人员的事,我会看着安排。”
陈国正沉声说道,但看着韩文清扬起的眉梢,又忍不住叮嘱了一句:
“小林这次走的是借调。送别不要大张旗鼓了。”
“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