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白朴篇第二章朝花几回谢春草几回空
虽说时光流逝,自被元军押到这僻静的他乡已经几年,教书授学也是可以糊口度日的。知道元军仍在继续强取豪夺地赶都城的原金朝官员及家属到这里来落户,这元好问还是不敢回去故乡那边,怕元朝朝廷随时去那里捉拿自己。毕竟自己是前朝的官员,岳父虽是告老还乡了,但也是前朝官臣,让他们躲在自己的故乡的乡间生活,少张扬更为安全妥当。虽是时常思念家乡与亲人,心情惆怅并有些忧伤,但是见到身边的白朴逐渐地长大,此时的白朴已经读了很多书,并且才思广益,近十五岁的样子,长得越加体貌美丽。作的诗词也是少有凤毛麟角的精致。并且善于思考想象,仿佛不在自己的作品之下,这个让他倍感欣慰,一时间与这美貌的少年郎成为了忘年之交。平时里除了在一起读书做学问什么的,也互相用诗词倾述分享,生活里的烦恼便一咕恼地消失殆尽了。
入春,师徒二人出了院子往那近处的山里去踏青,沿途山花烂漫,绿草如茵,走至山上,登高望远,黄沙白尘树木苍翠,别有一番心情。师徒二人吟起诗来,先是元好问诵道:
朝花几回谢,春草几回空。人生何苦奔竞,勘破大槐宫。不入麒麟画里,却喜鲈鱼江上,一宅了杨雄。且饮建业水,莫羡富家翁。玩青山,歌赤壁,想高风。两翁今在何许,唤起一樽同。系住天边白日,抱得山间明月,我亦遂长终。何必翳鸾凤,游戏太虚中。
白朴诵道: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妙哉妙哉!我侄巳青出于蓝了!”
元好问拍手叫好起来。二人转山之间,遇一竹篁,葱葱郁郁:“没有想到这偏远地区竟有如此美景。”元好问大喜道。“什么如此美景,那前边还有更多。”忽然旁边的一个像是采药的老者,生得和颜悦色的样子接话说道。“敢问老先生前边是什么地方?什么居住?”“什么人也没有居住?”“怎么说?”“成佛成神了……那是唐朝王维的山林。”“叔叔,那我们赶紧前往吧。”白朴着急地说。二人向老者道别直往那后山而去。
转到后山,果然如那老者所说更美的地方;只见眼前山涯飞瀑,高山流水一片隆隆轰鸣声。山坳之间寻常巷陌,门眉屋檐、熟悉可亲、疏疏篱落、纤纤莽莽的藤蓬花卉,葱茂林木层峦叠峰。一片活灵活现的人间烟火景致。那老者干嘛说没有人住呢?难不成是说的反话。心里想到。再说自己久居这远离皇城的地方,那元朝的朝廷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何不向朝廷推荐些人才,说不定还有机会获得仕途前程锦绣。心里暗下决心,重振雄风不再隐藏了。暗下决心,待我重被新皇朝启用,说不定还有个衣锦还乡的时候哩。
转着转着已稍许疲乏,那元好问便倒在一块大青石中呼噜呼噜地睡着了。
白朴坐在旁边看那山下的景致,见到一小院,柴门吱呀一声打开,出来一身形若柳的女子,眉眼秀丽,肤白如雪。
数尽胸中无限恨
仕途无缘为那般
傍晚时分,忽逢天气下起雨来。怕路途泥泞,二人连忙辗转下山回到屋里。
那元好问慎重其事地告诉白朴自己的计划,准备重新出山,不管那朝那代的皇帝都会重视有才华的人,说要向大宋皇朝推荐几个有学识的人,又劝白朴努力读书争取光宗耀祖。又鼓励白朴去应考,一旦自己推荐的人受到朝廷重视,这于今后白朴的仕途大有意义。白朴点头道是。
元好问即向当时任蒙古国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推荐了五十四个中原秀士王若虚等,请耶律楚材予以保护和任用。谁知道推荐书寄出之后不久,那朝廷的官兵一窝蜂冲到这里将元好问绳之以法关进了监牢做了真正的囚禁。临走前他高声读道:
滩 声 荡 高 壁 ,
秋 气 静 云 林 。
回 头 洛 阳 城 阙 ,
尘 土 一 何 深 。
前 日 神 光 牛 背 ,
今 日 春 风 马 耳 ,
因 见 古 人 心。
一 笑 青 山 底 ,
未 受 二 毛 侵 。
问 龙 门 ,
何 所 似 ,
似 山 阴 。
平 生 梦 想 佳 处 ,
留 眼 更 登 临 。
我 有 一 卮 芳 酒 ,
唤 取 山 花 山 鸟 ,
伴 我 醉 时 吟 。
何必 丝 与 竹 ,
山 水 有 清 音 。
仿佛又告诉白朴自己之前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与不重要。
此时雨声淅沥,秋风萧寒。白朴从屋里冲出来,见到教授自己的读书习文的元好问衣衫单薄头发凌乱,被一队元军押走,心里很是难受。两眼湿润。直到他们的踪影消失在一片茫茫尘土之中。转身回到屋里,心情沉痛不己。提笔写下:
知己知荣知 辱知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熬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不因酒困因诗困,常被吟魂恼醉魂。四时风月一闭身。无用人,诗酒乐天真。
元好问作为囚徒,与家人辗转于聊城等地,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等接上关系,生活逐渐好转,行动也较为自由。
一日经牢头准许回老家省亲,历经千辛万苦回了出生的地方。己是向晚时分,月朦星稀。他的家原也是当地也算富裕的一书香世家,有富饶宽阔的住宅,还有上千亩土地用于佃户租种。
大堂上见到他的父母及自己的妻子儿女,那个心里激动呀自不必说了。跪在父母面前啼泣诉说一番后,又与妻儿相拥,家里上下几十口人无不动容。待大家各自回屋后,两个佣人即在私下议论道:“想当年我们家少爷是那么风流体堂,现在却蓬头垢脸的人……”“那一朝天子一朝臣。我们没被老主人撵走出去饿饭是我们的造化了。那官场似这家里吗?说什么时候摘下你的官帽还不是那皇帝的喜恶爰好吗。”
用户9012886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