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被病娇徒弟日日威胁

第271章 她会分心(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71章 她会分心

无极方尊是在万年前登仙成圣,但他当时在打开通天之门的那一刻,忽然放弃了。

当年很多修士成圣,都走到了最后一步,也就是通天之门出现的时候。

但那时候,所有的圣人成仙失败了。

因为当时,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世界意识的存在。

这是只有在到达圣人境界,才会体验到的感觉。

圣人之境已经与整个世界共感了,所以他能感觉到有一股很轻微的呼吸,从世界地底传过来。

那呼吸声仿佛揭示着,这个世界是有意识的。

它能像人一样呼吸,大地似乎是它的身躯,河流上流淌着它的血液,微风中传来它心脏跳动的声音。

无极方尊当时只是能感受到它,这种感觉又很轻微。

他尝试过去寻找“它”,即使圣人通天彻地,上达九天,下至深渊,都找不到“它”的身影。

他弄不明白那是什么,万年前的九州,成圣的人有很多。

那时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世界,天地灵气充沛,高阶修士如过江之鲫。

登仙成圣远比现在简单,无极方尊也只是成圣的其中一个。

但当时他打开通天之门,不止是他一个,那时候的所有圣人都感觉到了。

整个世界在愤怒。

他们打开通天之门的行为触怒了“它”,“它”在愤怒地咆哮,阻止他们脱离这一方天地。

所有圣人都心惊胆颤,不明所以。

眼睁睁地看着通天之门在他们眼前关闭,却没有一点办法。

自那之后,那个愤怒的声音再没出现过了。

但他们也无法再打开通天之门了。

那道门彻底在他们面前关闭了。

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最后一代圣人却都纷纷陨落了。

无极方尊是因为他有死生之地中的灵泉,这个灵泉是有一次他无意中获得的,然后将它搬到了死生之地里。

这也导致他的灵魂沉浸修养了万年。

而据他所知,自那之后就很少有人能成圣了。

近五千年来一个成圣的人都没有。

无极方尊说:“这个世界意识是真的存在的,它的意志是跟天道相违背的。它不允许有人突破这方天地。”

阮倾落看向燕无衣,她知道上一世的燕无衣是成圣了的。

而且那个时候的九州,也只有一个燕无衣成圣了。

像佛善门和苍山门这几位亚圣,依旧没能突破圣人境界。

燕无衣拧眉,沉思了会儿说:“我当时确实感受到了一股意识,气息很弱,要不是圣人境界灵识已经超凡脱俗了,我也不会知道。”

这个世界意识的存在是为了什么?

不让修士脱离九州。

本以为九州没有修士再能成圣,是因为天地灵气减少。阮倾落之前还猜过,是因为天道放弃了九州。

因为天道已经放弃了它投放在九州上豢养的阮族人,那天道彻底放弃这个世界是有可能的,毕竟时空管理局里有那么多世界存在。

但现在修士无法成圣,跟这个世界意识是不是有关系?

那如果世界意识跟天道是对立的,天道对世界意识是不是也是畏惧的?

气泡咖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幼儿园学修仙
我在幼儿园学修仙
穿越修仙世界失败,一睁眼,竟成了一名幼儿园的学生。而随之而来的系统也有点亿问题,竟说这里满是恐怖大能!叶辰在幼儿园中,看着手里的棒棒糖,陷入了沉思。【宿主竟不动刀枪就拿到了那枚极品练气丹,恐怖如斯!现奖励境界再加一!】在医务室,叶辰赏心悦目的看着长腿大姐姐,而系统却再次作妖。【百药宗的人,她想拿宿主炼药,她正拿着一个恐怖的法器对宿主展开攻击,以宿主现在战五渣的战力,不可力敌,速逃!】
漾开
养殖暴富:只因遭雷劈
养殖暴富:只因遭雷劈
关于养殖暴富:只因遭雷劈:黄星熠本应有好的前程,奈何在参加毕业前的班级活动时遭雷劈。昏迷半月,失去本已签约的好工作。回村休养期间,黄星熠毅然选择从养螺开始发家致富。且看黄星熠披荆斩棘,建造自己的星熠农场!
郁州小锋
截天命,葬九尸
截天命,葬九尸
我爷死了20年,竟然给我找了个半仙作师父。 师父是个诡异的存在,躲在幕后弄了个九尸之局,引我入瓮。 这些尸体均为艳丽的女尸,有被万虫噬咬的,有开膛剖腹取了心肝的,四肢和脑袋用麻绳缝合能动弹的…… 就在我以为把九尸都粉碎后,就能挣得一线生机时,这才发现,师父竟然对我……
苍洱癸癸
从看见血条开始横压亿万天骄
从看见血条开始横压亿万天骄
【爽文+杀伐果断+横推一切+不圣母】李长夜穿越了,他穿越到了一个乱世江湖。这里有妖魔横行,有诡异蔓延,有宗师一指断江。极西之地有仙人传说。可他却成了一个流浪孤儿,每天风餐露宿。就在他感觉人生无望的时候,却被亲生父母找上门来。说他是流落在民间的长子。他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大炎王朝唯一异姓王,成名已久的武道大宗师,母亲是富甲天下的轩辕家族长女。家产富可敌国。他原本以为,自己马上就要走到人生巅峰,谁
寂寞的人啊
俯仰人间二十春
俯仰人间二十春
强强/男主重生/正剧/早7点日更 * 太后病故后,少帝亲政。为报昔日之仇,少帝将女官苏郁仪赐婚给中大夫张濯,那个沉默多病、将不久于世的儒臣。 婚后二人同处一个屋檐下,数月相安无事。 “太平六年隆冬,大雪压城。我像往常一样出门,只是这一次,我将独自赴一场必死的局。” “我出门时雪下得正盛,隔着茫茫雪野,张濯独自在府门外送我。” “他
步月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