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章 红衣大炮
“清军现在一共有多少门红衣大炮?”
“据探子说有六十多门。”
“清军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这种大炮?”
吴迪陷入了沉思,他没想到这清军的进攻速度如此之快,大明和大顺的军队怎么会如此不堪一击,这打乱了吴迪的计划。
吴迪原来是计划先赚够大量金钱,然后再加强军备武器,现在看来时间不够用啊,只能拔苗助长了。
他启动智能杀手系统,搜索到这“红衣大炮”的资料,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资料显示红衣大炮,是葡萄牙人在十六世纪发明的巨型火炮,长身炮管、纺锤形结构。
因为葡萄牙人毛发为红色,所以这种大炮被取名为“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在大明后期传入国内,并很快被各方势力仿制。
在“红衣大炮”两边铸有圆柱型的炮耳,大炮以此为轴可以调节射角,配合火药的用量可以改变射程。大炮设有准星,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
“红衣大炮”的炮身三米长有多,有120毫米的口径,其重量超过1吨以上。
这个大杀器在这个还是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被称为“全世界杀伤力最强的火炮”。
在1631年,满清大军在沈阳俘虏了工匠刘汉,利用刘汉的技术生产出山寨版“红衣大炮”,定名为“天佑助威大将军”。
在1639年,满清大军利用六十门自制的红衣大炮,在松锦之战中表现神武,大败明军。
在1645年,清军入关,破潼关,又以红衣大炮重创李自成的大顺军。
同年,清军调集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史可法血书告急,南明政权却置若罔闻。次日扬州城破,史可法壮烈成仁。
……
绝对不能让历史重演“扬州十日”的惨剧,吴迪决意要把清军的“红衣大炮”连同二十万大军一起消灭在扬州城外。
看完红衣大炮的资料,吴迪和着史大龙两人骑着快马赶回到军营。
此时,吴迪的父亲和两位兄长都已经在军营里着急的等待,显然他们也已经知道清军用红衣大炮大败大顺军的消息。
吴迪刚刚赶到门口,父亲一见面就问吴迪是否了解清军的红衣大炮?
吴迪点头表示已有了解,说这“红衣大炮”确实威力很大,开炮瞬间的巨响对守城的将士会造成非常大的震撼力。
吴迪的父亲听到这,非常着急的说清军很快就要来攻城,就让他自己留下来守着扬州城,叫吴迪带着其他人先退到南方躲避,这样可以先保留实力。
吴迪两位兄长一听就不同意了,大声扬言说绝不做逃兵,死也要死在扬州城。
其他将士也大声喊着要保护吴老将军和城里的老百姓,誓死不撤退!
吴迪听到父亲和两位兄长还有在座的所有将士没有一个是缩头乌龟,心里倍感欣慰。
吴迪告诉大家不要着急,大清有红大炮,我们也有,而且还要比他们厉害的多。
“我都说了三弟一定有办法,是你们瞎着急。”二哥吴仁杰高兴的说道。
这时候,史大龙也说他还有二十门加特林,一点都不担心清军能攻进城。
吴迪笑了笑对大家说:“我这新发明的家伙比起加特林的威力要大很多。”
然后吴迪带着大家来到城墙下一块空地,掀开一块大红布,一台奇怪的大炮展现在大家眼前。
“这是世界上最危险一种自行火炮,排名世界第一。”吴迪向大家介绍道。
这是吴迪刚刚启动杀手智能系统,调出来的来自我国现代最先进的plz-52自行榴弹炮。
这plz-52自行榴弹炮采用现代最先进的火控系统和半自动装弹机,带有夜热成像系统、激光测距仪和独立的热成像系统。
该火炮15秒可以发射4发炮弹,最大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10发,而且精度极高,采用的新型制导弹药可以打击100千米以外的目标,堪比短程导弹。
吴迪在扬州城的守军装备了一百门plz-52自行榴弹炮。有了这先进的自行火炮,目前吴迪的军队毫无疑问拥有了世界最强的火力。
以前的守城官兵一听到大清的“红衣大炮”就恐惧,如今吴迪要让清军知道什么才是世界第一火炮,让他们尝一尝这一百门plz-52自行榴弹炮同时发射时产生的恐怖。
史大龙问这大杀器又有什么霸气的名字没有?
吴迪想了想说,就叫她“漂亮小姐姐”吧。
这时候大哥吴仁 庆跟大家说了一个好消息,现在来扬州城投军的人数多达七万,加上原来的人数已经超过十万大军。
多铎号称二十万大军,事实上只有十五万左右。
现在有了这十万大军对吴迪来说又是一个很好的筹码。
“黄超何在?”吴迪突然大声问道。
“属下在此!”黄超往前大力踏出一步,看这力量果然是个高手。
“黄超,现在我命你为十万大军的教练,你来训练他们,一个月后,我要看到他们跟你一样能打。”
“属下领命!”
有黄超来训练这十万大军,现在缺的是装备了。
现在大多数士兵手上拿着都是弓箭为主,还有小量配备了像史大龙那样的鸟枪。
看来要自己建一个兵工厂,制造一下适合的武器。
吴迪带着史大龙回到自己的帐篷,然后打开智能杀手系统,看看里面有没有好东西。
有了,吴迪找了半天终于被他找到了一个好东西:冷兵器之王——现代复合弩。
这是现代科技制造的弩,古曾称窝弓,现亦称十字弓或复合弩,它是一种装有臂的弓,主要由弩臂、弩弓、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
复合弩对使用者要求比较低,不需多少练习就能很好的使用,装填时间短,比弓的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强,而且命中率更高, 是一种大威力的远距离杀伤武器。
“老史学会怎么用了吧?”吴迪用这把复合弩给史大龙着演示了一番。
“这把弓弩可以百步穿杨,太厉害了。”史大龙也是个武器天才啊,短时间就把握了复合弩的使用要点。
吴迪把这把复合弩还有设计图纸交给史大龙让他找工匠来仿照着做。
最后吴迪还交代史大龙一件事,叫他想办法找人把那个被清军俘虏的工匠刘汉救出来,然后让此人来带头建立一个兵工厂。
从此,吴迪的大军就有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建制:一个加特林机枪排30人左右,一个火炮连100人左右,和一个弓弩军营500人左右,剩下的还有两万奇兵和八万步兵。
“老大,以后我们兵工厂生产的这些武器叫什么名字好呢?”
史大龙向吴迪问道,他现在是越来越佩服自己的这个发小。
吴迪想了想,说出了一个名字。
“汉阳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