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嘉靖

第159章 我在宁夏负过伤!我在宣府流过血!我为皇上立过战功(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9章 我在宁夏负过伤!我在宣府流过血!我为皇上立过战功

朱载圳抛下了一切矛盾,尽全力协助裕王北御鞑靼。然而裕王却不怎么领情。

永寿宫大殿。

黄锦滔滔不绝的跟嘉靖帝禀报着朱载圳的事:“皇上,景王命令张居正、王国光,让户部那边全力供给裕王的军粮、军饷。

《大明时报》出了一份号外,通篇都是夸赞裕王英明神武,此番北御鞑靼必胜之类的话。

景王还命兵部造办处拿出了所有新造的火器,送给裕王。但裕王似乎不怎么领情,给拒绝了。”

嘉靖帝派黄锦到朱载圳身边,照顾他的饮食起居。有时候,照顾跟监视没什么两样。

朱载圳的事,黄锦总会事无巨细讲给嘉靖帝听。

嘉靖帝听完,感慨道:“圳儿是个识大体、顾大局的人。相比之下,坖儿就显得有些小肚鸡肠了。”

黄锦是个蠢直的人,他直言不讳说出了心中所想:“皇上,请恕奴婢直言。奴婢觉得,还是景王更适合领兵打这一仗。”

嘉靖帝道:“蠢奴婢。你都明白的事,朕又岂能不明白?只是这两年朕专宠圳儿,冷落了坖儿。这一回,坖儿的世子又稀里糊涂的薨了。

朕总要补偿补偿他。手心手背都是肉。朕总要给坖儿个机会。

横竖近二十万大军,不管怎么打都能在蓟州挡住三万鞑靼人。

罢了,你去宣坖儿、圳儿、兵部的杨博、唐顺之、锦衣卫的陆绎入殿,商议军略。”

三刻时辰后,永寿宫大殿内挂起了一副大明九边地图。

杨博信心满满的说:“皇上,二位王爷。长城蓟州段固若金汤。十五万京营兵外加四万蓟州兵只要固守,三万鞑靼骑兵绝对打不进来。”

杨博当了五年蓟辽总督。在任上耗费精力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修缮蓟州段长城。

他对蓟州的防御有着充足的自信。

朱载圳提出了自己的担忧:“鞑靼骑兵最大的优势是机动性强,速度快。如果他们见蓟州防备森严,转而向西进攻宣府呢?”

杨博道:“宣府边军有五万。足以守到我们分兵增援。”

嘉靖帝拍板,制定了战略:“坖儿,你这趟去蓟州,一定要固守长城。切不可与俺答做殊死之战!只要能守住长城,击退鞑靼,朕就算你大功一件。”

裕王嘴上说:“儿臣谨遵父皇旨意。”其实却把嘉靖帝的叮嘱当成了耳旁风。

昨日检阅完强大的京营,他就感觉自己天下无敌了!简直就是卫青、霍去病再世。

他现在一门心思想的都是如何全歼那三万鞑靼骑兵,活捉俺答汗。

他完全是想多了。

议事结束。朱载圳失落的走向钟粹宫,去给卢贵妃请安。

朱载圳有些怅然若失。本来他主战,是为了统帅京营北定鞑靼。可是到头来却为裕王做了嫁衣裳。

不过他心知肚明,裕王的统兵权,是拿朱翊釴的命换的。

朱载圳来到了钟粹宫门口。他看到了一副令他吃惊的画面。

一向高高在上的卢贵妃,跟所有人都趾高气昂的卢贵妃,现在跟他的侧妃香香一起,并排坐在钟粹宫的门槛上,边吃着西瓜边看宫女们放风筝。

香香边吃着手里的瓜边说:“贵妃娘娘,风筝线要是断了,是不是可以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卢贵妃放下了手里的瓜:“傻孩子,风筝没了线,就再也收不回来。飞的越远,就离你越远。

等你长大了就明白了,在宫廷之中,要长保富贵。就要有一根线,拴住你的男人。”

卢贵妃认为自己的那根线,是儿子朱载圳。若不是儿子争气,她现在恐怕还在冷宫里刷恭桶、洗脏衣服呢。

朱载圳走了过来。卢贵妃站起身:“香香,我跟圳儿单独说几句话。你先去跟宫女们放风筝。”

香香乖巧的走了。

卢贵妃凝视着香香的背影:“香香这孩子,真是惹人疼。你那个正妃芳晴,长得倒是好看。说话也得体大方。可我总觉得跟她隔着一层。”

朱载圳欲言又止。

卢贵妃看穿了儿子的心思:“你想问,朱翊釴是不是我派人杀的,对吗?”

俺叫刘可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惊天剑帝
惊天剑帝
一代少年英豪,逆天崛起,踩天骄,战群雄,诛群魔,灭众神,一路逆战,成就绝世剑帝!“这个世界,注定要在我的脚下瑟瑟抖!”
帝剑一
修仙:从查看他人机缘开始
修仙:从查看他人机缘开始
【修仙+无系统+夺机缘+苟道+损道+坑死你没商量】 万年前为仙魔大战,至宝掌天镜遗落凡间。 许凡穿越至修仙大陆,成为七星宗的药园杂役。 本无修炼资质的他,机缘巧合下得到掌天镜,获得查看他人人生轨迹投影的能力。 张师兄在山洞中发现了符师传承?我的了。 九师兄在妖兽山脉发现灵药?我先来一步。 大师兄偷窥圣女洗澡?我先…呸!我不看! …… 直到有一天,许凡成为真正的强者,才发现这掌天镜的惊天秘密。 原
仙山牧童
山野风情小傻医
山野风情小傻医
(乡村+美女+致富+杀伐果断+世族仇杀+妙手神医)一针在手,可让人生,可让人死,可让人生不如死。乡村虽偏僻,美女却不少,神医有点呆,治病杀人不含糊……
乡村小二下山
怒海覆清1852
怒海覆清1852
1852年,大清咸丰二年,原本是没什么了不起的一年,无非是: 欧洲列强的无敌战舰巡弋大洋,长枪大炮武装到牙齿的白人军队踏遍全球;美利坚的黑船正驶向江户,即将叩开本子幕府紧闭的大门;而大清,皇帝和宗亲老爷仍沉迷在天朝上国的幻梦,八旗和绿营早已腐朽不复当年,手慢脚乱的镇压长毛的太平天国…… 一艘从厦门启航的猪仔船上,董良缓缓睁开双眼,带着四百华工举义,斩红毛,夺番船,立足琉球,打造船队,纵横东洋,攻
董王不懂
硝烟散尽,征途星辰大海
硝烟散尽,征途星辰大海
那个夏天,一腔热血的少年为救他人,错失高考良机,却意外转角遇见军营大门。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历经战火淬炼,从青涩蜕变为钢铁战士。 硝烟散尽,不忘初心,他铭记昔日誓言,毅然跃入江湖,策马奔腾,快意恩仇。 一场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一次次生死一线的抉择,开启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波澜壮阔的非凡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