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章 第3章
“一人于国……”
“咱们下面见……”
“不换……”
……
凤不换眼前一片纷杂,记忆混着梦境杂乱无章的从脑中涌出。
她像个旁观者一样,独坐高台,欣赏着这出荒诞诡谲的戏。
戏台之上,形态万千。
救世之神女,食人之罗刹;残破屋舍,金玉环钗;腥红满沟渠,甜汁溢盏杯……
一幕幕毫无秩序的画面,一刻不停的轮番上演。
凤不换闭了闭眼,试图驱散这些画面,只是毫无作用,再睁眼时,依旧是这些飘忽无序的荒诞场景。
凤不换索性不再睁眼,想任它去,但耳边嗡杂吵闹的声音却更清晰了。
躲又躲不掉,凤不换逐渐变得烦躁起来。
“幺幺…”
此时,一声低哑的轻唤如清风一般,柔柔地传入了凤不换的耳中,避过所有的嘈杂,坚定地向她而来。
幺幺?
是在叫谁?
凤不换凝神细听,却又什么都听不到了。
不过之后,耳边的嘈杂声倒是弱了不少。
凤不换再次睁眼,虚无缥缈得诡谲画面逐渐消散,随之而来得是一片朦朦胧胧的金色,光晕婆娑,波光细闪。
凤不换盯着金色的帐顶一动不动,就那么静静地平躺着。
距离醒来已经有两个月了,只是原本她以为自己是在睡梦中被人从国公府掳走的,不曾想自己竟是睡了整整五年。
虽然两个月来,时醒时睡,但因着宝玉在她耳边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倒是叫凤不换稍微了解了自己现在的处境。
如今是兴庆五年,新帝登基,更改年号是惯例了。
听宝玉的意思,她睡过去得便是这五年,一说起五年前,宝玉就打开了话匣子。
“那肃王带兵闯入宫中,不知为何,就建议先皇迁都,先皇不愿,就只耽搁了那么一两日,谁知安京城便被围了起来……”
那时,安京城里的人才知道,安京外的很多地方朝廷都已经使唤不动了,郯朝名将单六安带兵一路北上,说是“替君分忧,清缴逆王”。
一代名将就这么顶着个某须有的名头,反了。
说起这单六安的成名史,还要从建历一十五年说起。
郯朝太|祖因是马上得的天下,害怕自己的子孙安于享乐,临终前留了遗诏,言秦氏子孙如有战争,必须得亲上战场。
太宗继位后,更是将此奉为铁律,带着兄弟子侄共同抵抗外敌。等到战争结束,天下安定了,太宗也只剩下了一个儿子和一个侄子。
郯朝延续了两百年,后宫也从不缺美人,但不知为何,子嗣一直不丰,其中耕耘得最勤恳的圣上,也仅有六个儿子,三个女儿。等到边疆有战,皇子出征,最后也只剩下了三个。
等到了先皇惠文帝这一代,皇室的子嗣也没丰盈多少。惠文帝自己仅有两个儿子。一个刚长到十岁上,偷溜出去看西域进贡的烈马,无人看护,突然被马踢了一脚,便没了性命。仅剩得那一个,那真是当宝贝一样供着养起来的。
堪堪满了六岁,赐了大名,便封了太子,平安无事养到了十五。
直到建历一十五年,彼时平卢节度使单六安给惠文帝递了一封告密信,谏言卢陇节度使私通契丹,意图谋反,天子大惊。
刚好前来请安的太子,见惠文帝神色有异,几番询问之下,得知此事。当即跪地自请前去监察,少年郎满脸愤愤,直道是绝不会让先祖们一刀一枪拼来的江山,落于外敌之手。
惠文帝哪里敢放他出去,只说让他先回东宫去,此事还待商议,毕竟是当了快十年的太子,岂会不知惠文帝的意思,但郯朝历任一十三君几十个儿郎,哪个不是在战场上至少滚过一圈的,凭什么自己就要当那只笼中雀?
少年表面应了下来,但等回了东宫,却立即点了人马,留了书信,使了些手段,当晚便出了安京城。
等惠文帝第二日发现时,直接软了腿,随即命近卫去追。
郯朝储君失踪的消息令整个皇宫弥漫着一股沉重的气氛,直到一个半月后,卢陇节度使上了奏章,奏告圣上,在卢陇治下的岭津府见到了太子殿下,问询圣上的意思。
惠文帝不敢耽搁,令卢陇节度使速速派兵马护送太子回京,并特点了肃王率一千禁卫军去北境迎接太子回京。
只是,万般皆是命。
上天终究没有偏爱秦姓儿郎。
半月后,肃王匆匆归来,满身狼狈地进了宣政殿,直接向着惠文帝趴跪了下来。
后来,一向勤勉的惠文帝停朝半月,独自住在东宫,谁来都不见。直到第十六日大朝会上,才终于露了面。
宣布了太子失踪的消息,斥责契丹狼子野心,觊觎大郯之地,刺杀郯朝太子,至其下落不明,卢陇节度使护送太子不利,撤卢陇节度使之职,并将卢陇节度使辖下的幽州一十三府一分为二,划入邻近的振武节度使及平卢节度使辖下。
随后连下数道圣旨。
一令平卢节度使单六安出兵契丹,二令振武节度使配合平卢节度使出兵契丹,三则命使去契丹周边的郯朝附属国商谈,望他们与郯朝合力攻打契丹。
随后惠文帝对于此战,大开方便之门,调兵遣将,拨款运粮,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可以说是无所不应。
长安之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