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章 第五卷:亲政之战——甘罗三策
嬴政起驾再度到了骊山行宫,理由是楚夫人大病初愈,嬴政想要亲自陪着她去骊山泡泡温泉,有益身体尽快痊愈。这次除了姬冰和宁馨陪同外,嬴政还带上了甘罗。
甘罗毕竟是吕不韦的人,嬴政竟然会把他带到骊山的大本营?全因甘罗的那句“用人不疑”,嬴政欣赏甘罗的才华,更加佩服他的魄力。如果自己连收纳贤才的胆气都没有,何谈一统天下呢。嬴政愿意赌上一把,如果甘罗是真心效忠自己,自己就如虎添翼,如果他真是吕不韦派来的细作,嬴政也甘愿承担失败所带来的后果。
“大王”甘罗看到嬴政所构建的要塞惊得目瞪口呆。
“甘卿,觉得寡人这座要塞如何?”嬴政笑着问道。
“巧夺天工,兵精粮足。吕相纵然想破天也不会想到骊山之中大王会建造一座如此规模的要塞。”甘罗赞叹道,“只是下臣刚刚投诚,大王便把机密对下臣和盘托出,下臣有些惶恐。”
“你说过的,自古贤君用人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寡人决定相信你,自然对你毫无保留。”嬴政笑道。
“下臣叩谢大王信任!”甘罗行礼道。
“免了,寡人如此器重于你,你也要拿出真才实学辅佐寡人才是,如若你并无实才,那就真的愧对寡人的信任了。”嬴政笑道,把甘罗引入自己在要塞之中的书房。
甘罗如获至宝一般细细翻看嬴政所藏的各国情报,口中一直不断喃喃惊叹。
“大王之情报网,与吕相不分上下也!”甘罗说道。
“这些是关于晋阳反叛前后的所有情报,寡人今日让你前来就是和寡人一起分析一下,看看从中是否可以找出端倪。”嬴政指了指桌上自己命人收拾出来的关于晋阳的情报。
“大王翻看过了吗?”
见嬴政点了点头,“那甘罗也不必再看了,在相府甘罗已经大致浏览过了,可惜甘罗说出心中猜测,吕相觉得是危言耸听。”
嬴政笑了笑,甘罗年纪比自己尚且小四岁,方才10岁,但是却如此少年老成,见解独到。
但他怀才不遇也恰恰是因为他的年龄。若不是因为他的年龄,吕不韦或许会信他几分,天下之中敢任命一个10孩童作为自己心腹的除了嬴政天下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君王了。
“前些日子你跟寡人说过,晋阳之乱燕国嫌疑最大,可否细说。”嬴政直入主题。
“燕王庸碌无为,且胆小怕事,定然想不出如此阴狠之计。挑拨秦赵关系者,必然是一位城府极深,且深谙列国攻伐之道的有识之士。在秦赵关系破裂之后,燕国必须迅速看准时机,果断伐赵方能取利,这说明此人必然是燕国一呼百应之人。”甘罗似乎已经有猜测了,但是却不明说。
“你一口咬定是燕人所为?可寡人的情报之中在晋阳也发现了韩国墨云和墨家子弟出没的蛛丝马迹,秦赵交恶,对韩国亦有所利,对魏国亦然。你也说过燕国只是有嫌疑,但是有嫌疑之国并非只有燕国。”嬴政微微皱眉,他下意识里并不想和燕国为敌,自己和姬冰刚刚和解,如果秦国与燕国交恶,势必让姬冰左右为难。
“大王似乎很不愿与燕国为敌?”甘罗笑着一语道破嬴政的心中所想。
“寡人只是不想迁怒错了对象罢了。”嬴政轻描淡写地说道。
“韩国墨云,下臣有过一些了解。虽然墨云与韩王室渊源颇深,然,其并非韩国之兵马,想要收买为我所有未尝不可,换而言之只要出的价码够高,墨云可以为任何人做事。而墨家反秦已数十载,如若对方是有心之人,联合墨家亦并非难事。”甘罗解释道。
“你还是没说为何你怀疑的是燕国,而不是韩魏。”嬴政问道。
“看人!”
“人?”
“没错,只要看一眼魏韩燕三国之中谁有能力,有魄力完成此事,不就可以知道是谁做的了吗?”甘罗看向嬴政,仿佛眼神中看出嬴政已经知道是何人所为,但是就是不愿相信。
“三王皆是庸碌之辈,不会有如此魄力。魏国信陵君可能办成此事,凭他的威望,足以号召墨家,财力亦可收买墨云。然,大王与吕相曾设计离间魏王与信陵君,魏王如今防范之心很重,信陵君的一举一动皆在魏王的监视之下,且信陵君在魏国空有威望,已无实权。即便秦国和赵国当真开战,信陵君也难以说服魏王让魏国发兵夺取赵地。且信陵君曾客居赵国,赵王待信陵君不薄,信陵君乃是急公好义之人,义薄云天,极为在意自己的名声,定然也不会做此等挑拨离间,忘恩负义有辱他声名之事。而燕国则不同,燕国有一位让燕王都忌惮三分雄才伟略心怀天下的人物。”甘罗又卖了一个关子。
“太子丹!!”嬴政的目光变得阴沉,这个名字几乎是从他的牙缝之中挤出来的。
“大王圣明,虽然没有证据,但是他无疑是嫌疑最大之人。只是下臣也想不通,如今他已经留质秦国,竟然还有如此魄力谋划此事。难道就不怕招致杀身之祸?还是他对自己的计划太过自信?”甘罗疑惑道。
嬴政不语,嬴政当然知道原因。能看透燕丹谋划之人当然世间罕有,但是燕丹既然敢做就不怕被人识破,当然也不怕被嬴政识破。他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就是因为知道嬴政对他投鼠忌器,因为姬冰!!!
“此事你不必过问了,寡人有分寸。”嬴政目光有些暗淡。
“大王,此人留不得。如果留下此人,他日必为大秦心腹大患,比信陵君有过之而无不及啊!”甘罗劝谏道,因为他在嬴政眼中看出嬴政打算放太子丹一马。
“别问寡人原因,太子丹目前还不能杀。”嬴政叹了一口气,但是随即目光又充满了一股慑人的杀意,“不过寡人也不能这么算了,寡人要让燕丹和燕国知道,与大秦为敌是有代价的。甘卿可有良策?”
嬴政的意思很明显,他要报复燕丹的轻举妄动,让燕国付出惨痛的代价,让燕丹牢记这个教训,和秦国为敌的下场。但是燕国远在东北边陲之地,秦国地处西陲,中间隔着赵国的代地,兴兵讨伐并不现实,而且欲兴兵伐燕必然也要经过吕不韦那一关,兵符现在可都在吕不韦手中,嬴政没他的同意是不能调动秦国大军的。
“此事不难,燕丹既然能挑拨秦赵,大王为何就不能挑拨燕赵呢?”甘罗狡诈地一笑,那笑容与他稚嫩的脸极为不相称。
“让赵国代替秦国去打燕国?”嬴政疑惑,“赵国肯吗?”
“大王不信?”甘罗笑道,“大王如信得过下臣可命下臣出使赵国,下臣定凭借三寸不烂之舌,为大王办成此事。”
“这个好办,寡人回咸阳就立刻筹备此事。”任命一个使臣的权力嬴政还是有的。
“于大王来说这只是一件小事,下臣觉得,大王还应该做更大的事!”甘罗说道。
“更大的事?”嬴政疑惑,“国家军政难道不是大事吗?”
“大王目前的注意并不适合放在外面,秦国才是最应该让大王担心的地方。欲成大事,必先安内,方能攘外。国内还未稳,谈何东出?”甘罗说道。
“国内军政吕相独揽,且如今朝中已无可与吕相抗衡之人,成蛟一党多被外放,韩系党羽只剩夏太后和韩夫人,但是他们朝中已无人,最后一个张唐不是也被你弄去燕国了?”嬴政叹气道,“寡人有意亲政,但无力与吕相抗衡啊,这座要塞乃寡人即位之前便开始营造,但是却不知何时才能用得到。”
吕不韦做事确实够绝,自嬴政即位之后他便开始排除异己,韩系外戚和芈氏外戚大多都被他吸纳或者外放,张唐就是最好的例子,张唐原本是戎马出身,但是吕不韦明升暗降,把他提拔为文官,让其失去兵权,如今又把他贬至燕国为相,张唐杀赵人无数,能否安然路过赵国境内进入燕国尚不可知,哪怕进了燕国,只要吕不韦略施小计,唆使一下多疑的燕王,张唐也必然死在燕国。
“大王若想成就千古大业,必然要把军政大权收回到自己手中。”
“谈何容易啊?你有办法?”
“甘罗愿为大王献上亲政三策,助大王夺回大权。”甘罗自信满满,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亲政三策?细细说来!”嬴政来了兴致,立刻正襟危坐,虚心求教。
“一策,暗敛锋芒,韬光养晦。昔日勾践卧薪尝胆,最终三千越甲吞灭吴国,大王今日示敌以弱,培植亲信,秘密建造此要塞,已经做到了这第一策;二策,欲掌权,先分权。如今朝中吕不韦一家独大,但是并非完全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势力,那些势力多为大王的昔日政敌,但是如果大王能放下成见,加以重用,他们便能再度崛起,届时大王可借力打力,削弱吕不韦的力量,制衡吕不韦!三策,分化赵系外戚,逐个击破!吕不韦从本质上说是赵系外戚的一支,与赵系势力同根同源,但是吕不韦一家独大,其他赵系重臣必然眼红,他们之间并非毫无裂痕,只要大王肯下功夫,分化赵系并非难事。赵系势力一旦分化,其实力变会分为多块,大王逐个击破变易如反掌了。”甘罗说道。
“妙哉!妙哉!”听甘罗一席话,嬴政顿时有种茅塞顿开,眼前一亮之感。
“大王的第一策已经足够了,可以开始第二策与第三策了。”
“会不会太草率,寡人的准备够充足了吗?”
“足矣,大王的要塞规模甘罗已经大概了解,如果继续这么操练扩大,终有一日会被吕相察觉,如果被他知晓,那他便掌握先机了。所以,大王可以开始出手了,但是二策也好,三策也罢不可一蹴而就,公然和吕相对立,大王占不到便宜。”甘罗很谨慎地提醒嬴政。
“慢慢来?如何慢法?”
“大王听说过煮蟾蜍吗?”
“蟾蜍?”嬴政有些莫名其妙,自己在问怎么和吕不韦斗法,甘罗竟然扯到蟾蜍上面了,他饿了?不过蟾蜍煮来能吃吗?
“没错,若将活蟾蜍下入沸水之中,蟾蜍必定竭尽全力奋力一搏,会跳出锅中;然,如将活蟾蜍放在冷水之中任其游弋,在冷水之下点燃柴薪,慢慢加热,水由凉变温,由温变烫,等蟾蜍发觉奇热难当想要逃走之时,已经为时已晚。”甘罗说道。
嬴政若有所思,嘴角微微扬起,甘罗的比喻太好笑了,“吕不韦,确实如蟾蜍一般狡猾,若与他硬碰硬确实不是什么上策,釜底抽薪,温水煮蟾蜍,不错,不错!确实是妙计!”
“如今大王是被吕相孤立之君王,大王若想亲政,必然要把各方势力拉拢到自己一边,即使不能拉拢也要让他们远离吕相,慢慢孤立吕相。不管是第二策,还是第三策为的都是这一点!”甘罗说道。
“那寡人下一步是拉拢谁呢?韩系外戚?扶持芈氏?”嬴政最想扶持的其实便是芈氏,华阳夫人于自己有恩,芈氏更是一心辅佐自己登上秦王之位的功臣之一,自己信任他们!
“芈氏已经大势已去,扶他们重新崛起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带着这么弱的盟友,大王只会被他们拖累。成蛟的韩系倒是可以拉拢,毕竟还有韩太后,夏太后还在秦宫,威信尚在,虽然大部分势力被外放,但是百足大虫死而不僵,大王若要扶他们起来,并不难。只是成蛟是一条奄奄一息的毒蛇,救他是为了让他咬吕相,但也要防着他活过来之后来咬大王您。”甘罗分析道。
韩系可用但不可不防!甘罗说的没错,嬴政点了点头,“那你说的三策,分化赵系势力,这一步寡人该如何走?”
“关键是大王的母后,赵太后!具体方法下臣还没想好,下臣并不了解太后,不过大王应该了解,离间吕相和赵太后这是让赵系势力分裂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甘罗说道。
嬴政再次点了点头,甘罗的见解确实不一般。他的亲政三策,字字都说到了嬴政的心坎里!有了这三策,嬴政感觉充满迷雾的亲政之路,顿时变得清晰起来了。孝公有商鞅,惠文王有张仪,昭襄王有白起、范雎,如今我有嬴政有了甘罗,何愁帝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