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1章 第五卷:亲政之战——渔人之利
秦王派甘罗这十一岁的顽童出使赵国,朝臣皆认为的胡闹之举。但是赵国传来的消息,却震惊了整个秦国王庭。
甘罗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游说了赵王,与燕国断交,并且宣战!而为了让秦国不助燕国,赵王承诺只要秦燕绝交,赵国愿意献上河间之地五座城池。为表诚意,五座城池的地图已经交给甘罗,不日将会送回咸阳。
甘罗归秦,秦王亲自在殿外迎候。甘罗呈上了赵王献予秦国的河间之地五城地图,并汇报了此次出使的进展。
“恭喜大王,慧眼识珠啊!”赵姬在朝堂上对甘罗赞不绝口,“甘罗真乃奇才也,不亚其祖父甘茂!果然将相之才啊!”
“我大秦兵不血刃得河间之地五座坚城,又使赵国和燕国宣战,河西之地数年之内无后顾之忧啊!”嬴政拍案而起,“甘卿立此不是奇功,寡人今日就当庭拜为上卿,望爱卿今后继续为大秦效力,再创奇功。”
“不可!”吕不韦站出来反对道,“甘罗立下大功不假,但是上卿之位,责任重大,甘罗年仅十一,便官拜卿相,实在不妥!”
吕不韦的反应倒是很快啊,上卿之位一直空悬,那不是什么偶然,是吕不韦有意独揽朝政,上卿之位如果非吕不韦自己的心腹担任,他的权力就会被分化,故而,这个位置绝对不可以交给嬴政的心腹。
“有何不可,寡人不是也十三岁登基吗?自古英雄出少年,甘罗年少老成,为何不能担任上卿之职?”嬴政冷笑道。
“大王所言甚是!”得益于甘罗出使赵国,秦燕断交,原本要被发配去燕国的张唐现在得以留在咸阳继续为官,作为韩系现在秦王不是最大的敌人,吕不韦才是最大的心腹大患,“我秦国用人向来不拘一格,况且商君之法在前,赏罚分明乃我大秦立国之本,有功而不赏,岂不是寒了秦国上下臣民之心?论功绩,封甘罗为丞相未尝不可,更何况区区卿相。”
吕不韦脸色极其难看,丞相不就是自己吗?大秦只有一个丞相,让甘罗官拜丞相,那把我吕不韦置至何地啊!
“放肆!~”吕不韦怒视张唐。
“丞相息怒。”赵姬见气氛紧张便出来调停,“唐卿之言有些言过其实了,仅此一功便立为丞相确实不妥,不过哀家觉得,封为上卿未尝不可。”
“臣等附议!”一大群臣子下跪表示赞同。
吕不韦气得满面通红,但是却无可奈何。没错现在自己依然大权在握,但是如今朝堂上嬴政、赵姬的赵系、成蛟的韩系、宁馨的新楚系,已经渐渐形成气候了,而且目标都是针对自己,自己虽然也有不少幕僚朝臣支持,但是以一敌四,自己的声势明显不如他们四家联合起来,一张嘴如何和四个人争呢。
“也罢,大王执意如此,那就拜为上卿吧。”这样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吕不韦见嬴政是铁了心要拜甘罗为上卿了,最后勉强同意了。
嬴政心中大喜,甘罗拜相之后那嬴政在朝中无疑多了一根支柱,自己虽然还不能亲政,但是有了地位仅次于吕不韦的上卿甘罗,朝中的事务自己便能间接掌控一部分了。
廷议结束之后,嬴政把甘罗请到了书房。李斯一早便在书房等候嬴政,甘罗和李斯一见面,先是错愕,紧接着默契地一笑。两人都曾在吕不韦府中做事,彼此也算是惺惺相惜,两人都满怀抱负,却一直得不到吕不韦的认同,如今两人又那么巧,一前一后投到嬴政门下了,也算是缘分吧。
“大王和上卿议事,在下先行告退。”李斯是个识趣之人,他只是长史,而甘罗虽然年纪尚幼,但是已经官拜上卿,虽然心中不服气,但是起码的尊卑还是要的。
“不必了,今日叫甘卿来,就是为了我们君臣三人好好讨论一下,接下来的计划。”嬴政笑了笑,“你不必拘谨,寡人既然敢把从吕不韦手中把你抢过来,便对你有足够的信任,这是甘卿教寡人的‘用人不疑’!”
李斯抚了抚胡须,好一句用人不疑啊!他不由对甘罗又多了几分欣赏。
“如今燕赵宣战,秦燕断交。接下来秦国要做什么?”嬴政铺开地图问道。
“臣以为秦可以用兵了。”李斯道。
“臣,亦然觉得如此!”甘罗也同意。
“哦?”李斯饶有兴致地看着小甘罗,甘罗才十一岁,而李斯已是青年,两人身高极不相称,“上卿大人,觉得应该对何国出手?”
“李长史,你认为呢?”甘罗没有回答,也笑着反问李斯。
嬴政看两人互相较量实在好笑,“不如这样,寡人有个提议,我们三人在手心写出心中所想,看是否一致如何?”
“大王提议甚好。”甘罗笑了。
李斯也微微点头,三人出来笔墨各自在手心中写出了一个国家。
嬴政微微一笑,“寡人好了。”
“臣也好了。”
“臣也是。”
三人同时张开手心,竟然不约而同都写了同一个字——魏!随即三人相视而笑,果然英雄所见略同!
“赵国和秦国结盟,必然有恃无恐。赵王向微臣表示过,他会命李牧北上攻燕,廉颇南下攻魏。我大秦不趁此机会夺几个城池,那就太浪费良机了。”甘罗说道,“臣以为,秦国攻燕需要借道赵国,极为不便,且夺得城池并不易守,故而和赵国西南夹击魏国最为有利。”
李斯点了点头,“如今魏国信陵君已经被魏王软禁,国内无大将之才,廉颇亲率兵马征伐魏国,魏国必然忙于应对,我大秦出兵,必然可以出奇制胜。且如此一来必然示好赵国,让赵国以为我大秦真心与之为盟。”
“那明天廷议便把此事落实,吕不韦急于东进,此事他应该不会反对。明日便由甘卿提出了吧。”他们想得和自己大致相同,那就这么办吧,和聪明人一起做事,嬴政感觉压力小了很多,如今又甘罗、李斯做自己的左膀右臂,自己如虎添翼啊!
“诺!”甘罗回答道。
“说完正事了,说说私事吧。”嬴政坏笑着点了点头,“李斯你可有妻室?”
李斯微微脸红,不知道秦王问这话什么意思,好好讨论国政来着,怎么突然提到这个了,“启禀大王,尚未娶妻。”
“听闻魏王宠妾如姬,美貌不可方物。待寡人破了大梁,把如姬赏赐给爱卿如何?”嬴政又坏笑着看着甘罗,“顺便帮甘卿也找找魏王有没有小公主?”
李斯和甘罗憋得脸色通红,很是无语地看了嬴政一眼。
李斯为人谨慎谦恭没有说话,甘罗脾气直,没好气地说道,“大王,还是自己留着慢慢挑吧。”
“甘卿害羞了吗?”嬴政乐道。
“微臣觉得,大王还是小心自己吧,当心后院走水(失火之意)。”甘罗幸灾乐祸道。
“何意?”
“微臣离间之计已成,赵国必然事秦,然赵国攻燕,秦燕断交,此事势必马上传遍天下。大王的燕夫人可是燕人啊,只怕大王不好向燕夫人交代吧”甘罗说道。
嬴政一惊,自己光盘算着怎么报复燕丹的晋阳之仇了,竟然忽略了这点!姬冰如果知道燕赵开战是嬴政一手促成,而且秦国与燕国断交,和燕国的敌国赵国建交,她岂能善罢甘休。虽然姬冰一直不问国政之事,但是此事毕竟涉及她的母国,嬴政还真有些怕像上次一样动了气把自己关在门外,自己总不能真拿着功臣锤去撞开姬冰的宫门吧。此事确实头疼。
“两位爱卿可有良策!”嬴政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姬冰动气。
“这是大王的家务事,下官不便多嘴。”李斯还是那么谨言慎行,不该说的话绝对不说一句。
嬴政只得把最后的希望放在甘罗身上了,甘罗撇了撇嘴,“大王不如去大梁再挑个魏国公主不就好了。”
甘罗显然是记仇了,嬴政用请求地眼神看着甘罗,看甘罗的表情嬴政猜出他既然把问题说出来,必然已经想到解决之策了,“甘卿不要再挖苦寡人了,赶紧帮寡人想个对策吧。”
“放燕丹归国吧。”甘罗正色道。
“不行!”嬴政深知太子丹的危险,为质咸阳尚且给大秦惹来如此多的麻烦,放虎归山,岂不是大秦永无宁日。
“微臣在赵国时便想过这个问题了,要取信赵国,让赵王相信秦国与燕国断交,必然要拿出诚意,秦国如果继续扣留燕国质子和燕国藕断丝连,赵王必然不敢轻信秦国。放归燕丹,表明秦国与燕国断交之决心于大局有益;其次亦可解大王之‘危’。至于燕丹是否归燕之后对秦不利,这是后话了。况且现在的大局已经由不得他了,列国合纵已绝无可能!”甘罗分析道。
嬴政微微凝眉,思索着甘罗的话。没错现在秦赵结盟,赵国与魏国、燕国开战。赵国不会站在燕国一边,齐国向来袖手旁观不会参与,魏国处于秦赵两国的合围之中自顾不暇,韩国弱小,势必作壁上观。仅凭燕楚两国,合纵定然不会成事。况且吕不韦不遗余力地在拉拢燕国二王子,为二王子在燕国建立声望,二王子大势已成,燕丹归燕势必事事受到掣肘。
如今甘罗已经把中原搅得一滩浑水,赵国事秦,破坏与邻国盟约四处征伐,秦国如果不乘机渔人得利,那就真的错失良机了,放了燕丹,让赵王吃颗定心丸,亦可解姬冰心结,确实划算,但是燕丹这人总是让嬴政有些担心,这样放了他真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