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3章 第五卷:亲政之战——粮爵
这次天下大旱,不光秦国,中原亦是遇到了史无前例的大旱。农田龟裂,颗粒无收,蜀国处于中原腹地和西陲的三晋、秦国受灾最为严重。
秦国打下了巴蜀,巴蜀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粮草丰足,秦国本不该受粮草之困。然则,蜀地关隘险要,道路崎岖十分难行,运粮极是不便,连通秦国之路竟然要通过仅允许一人一马通过的万丈悬崖之上的栈道。以至于连年蜀地丰收,而秦国能从蜀地得到的粮草却不多。如今的情况更是,蜀地粮食多得发霉,而秦国本土却连军粮都难以为继。
自古行军打仗粮草便是重中之重,如果士兵连最起码的温饱都不能保证,他们还能用心作战吗?弄不好就会酿成兵变!
魏国虽然也在闹旱灾,但是他们已经成功向楚国借到了粮,而且他们的军队在本国作战粮草运送十分便利,反而秦军是东出远征,运送一万石军粮,到士卒手中的只剩下五千了,而且只会少不会多,相比之下秦国对军粮的压力要比魏国大的多。秦军作战战力领先列国,几乎战无不胜,遏制秦军东进的最大敌人不是敌军,而是粮草,若不是粮草受限,早在秦昭襄王时期秦国便踏平中原了。这也是为什么嬴政极力促成郑国修渠之事的原因。
朝堂上主张撤兵的人占了几乎半数,而这群人中最为扎眼的莫过于嫪毐。赵太后如今几乎不问政事,赵系势力全由嫪毐把控。赵太后有心扶持一个人,那个人必然就能位高权重,即使是在注重功勋的秦国。从嬴政答应嫪毐为官后,赵太后就一直在给嫪毐机会,给他安排军功,爵位几乎一天一变,这种速度堪称秦国商鞅变法以来之最!
其用意再明显不过,吕布现在在政治上十分尴尬,前有韩系势力拼死纠缠要为王齮的死讨个说法,后有嫪毐为首,赵姬撑腰的赵系势力步步紧逼。如今他主张的攻魏计划面临流产,如果灰溜溜命令蒙骜撤兵,那他届时在朝堂上哪还抬得起头啊!他已经孤注一掷了,要攻魏到底!但是这谈何容易呢,军粮问题现在摆在眼前,而且信陵君马上就要掌兵了!
撤还是不撤?从嬴政的角度出发,如果没有军粮的问题,他支持吕不韦,此时撤兵功亏一篑,如今三晋亦是大旱,秦国如若能咬紧牙关度过这一难,必然能一举重创三晋!嬴政如今也是举棋不定,和吕不韦已然结盟,站到吕不韦一边吗?不过魏国的畴、有诡已经变成一个泥沼,嬴政如果死挺吕不韦和蒙骜,到时候真的兵败了,自己也会被拉下水。
“大王,今天廷议,您为何一言不发啊!”吕不韦面带愠色,既然是合作,嬴政如此这般明哲保身,让吕不韦很是不快。
“仲父,寡人只做会胜的事,明知会败之事,寡人何必参与呢。今日寡人没有站到嫪毐一边已经是给仲父面子了。”嬴政针锋相对,嘴中虽然还称呼吕不韦为仲父,但是已经没了当初的惧怕和惶恐,取而代之的是君临天下的霸气。
“大王认为蒙骜必败?”
“信陵君之事已经有所眉目了,不日便可解决,但是蒙骜要胜,最大的问题是军粮,这个问题不解决,蒙骜必败!如果仲父有良策解决此次的粮荒,寡人自然乐意支持仲父。”嬴政的立场表达的很明确,想让自己站到你这边,前提是自己不会被拉下水,一切都变得明朗了嬴政才会站出来。
吕不韦很清楚嬴政,他是在给自己下马威,如今的形势已经开始逆转,原先自己是大权独揽,而如今是众人分权,虽然原先自己就打定主意和嬴政站在一条战线上,但是那时他是高高在上的丞相,而嬴政只是一个傀儡;而现如今,嬴政和吕不韦已经是同一水平线上地位平等的同盟关系了。
“大王单独约见微臣,不是说这些废话吧!”嬴政的才能吕不韦心中有数,他绝对既然叫自己来,必然已经想出了什么妙策。
“列国奢靡之风极盛,重商轻农。而我大秦自商鞅变法以来,极为重视农耕,故而虽然我大秦土地不及中原列国肥沃,但是每年的粮食产量却不输给中原。这几十年下来,国库手中虽然因为打仗没粮食了,但是我大秦黔首手中却有不少。”嬴政把玩着腰间的蟠龙玉佩漫不经心地玩味道,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嬴政的话很在理,两国之战拼得不光光是军力,更是民力,国力!秦国强盛强得可不光光是军队啊,秦国的百姓个个丰衣足食,这就是秦国的本钱。但是商鞅的法制给秦国带来强盛的同时也给统治者带来了诸多限制,百姓手中的粮食那就是百姓自己的财产,当权者如果去强行收缴,那就是公然撕毁了商君之法,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如今闹粮荒,粮价飞涨,几乎一天一个价,国库没有那么多财帛可以购买如此一批军粮了啊,难道强征军粮吗?”吕不韦暗吃一惊,“民以食为天,如果硬来,大王你不怕酿成民变吗?”
“寡人说过要强征了吗?”嬴政把一份已经拟好并盖章了的诏书取了出来,递给吕不韦。
“粮爵?”吕不韦大惊。
“没错,可以这么理解!”嬴政沉吟了一下,“曾设这一功劳,凡纳粮千石,便可进爵一级!”(秦国度量衡标准,当时的千石,相当于现在的30吨,所以这个粮爵的门槛并不低。)
“这是卖官鬻爵啊!”吕不韦惊讶于嬴政怎么会做出这么个决定,秦国选拔人才向来唯贤是举,如此一来,那些名商巨贾不是都会涌入大秦骗取爵位了吗?当年自己也是一介商贾,那时自己恨不得秦国可以卖官鬻爵,但是现在自己已经是丞相了,却不希望没有才华的人靠这种方式爬上来。这就是人生!所处的地位变了,看东西的角度自然也就变了。
“算是吧。”嬴政把如此重大的一件事轻描淡写地敷衍了一句,似乎一点没放在心上,十分傲慢轻蔑。
“大王,您想清楚了吗?”让嬴政惊奇的是吕不韦竟然没有反对,而是询问嬴政是否想清楚了。
“那是自然。”嬴政微微冷笑,自己和李斯讨论了三天三夜想出来的这个办法,能不是深思熟虑的吗?“秦国意欲东出,粮草便是重中之重,吕丞相似乎说过向韩国、楚国购粮,或可解一时之困,却非长久之计。难道我们带兵去攻打楚国,韩国之时,还伸手问他们购粮吗?”
“此法确可让我大秦铁军不再为粮草而羁绊,然,此事传出去,我大秦颜面何存?!”吕不韦说道。
“寡人也不赞同啊,但是这是目前最合适的方法。丞相看着办吧,寡人已经盖好大印了,如果仲父明天当庭宣读,军粮之事可解,寡人自然站出来力挺蒙骜将军。”嬴政又取出了另一份诏书,“另外,再宣布这道诏书。”
吕不韦接过诏书,顿时眼前一亮。这是嬴政亲笔下令增兵十万支援蒙骜的诏书!也是嬴政表明立场彻底站到自己一边的证明!
“仲父,如何?”嬴政幽幽道。
“这”吕不韦是何等老谋深算之人,如果这点蝇头小利便可以唬住他,那他就不叫吕不韦了,嬴政也没打算自己的利诱之计能成功,他知道吕不韦还会权衡一下,这是一盘赌局,吕不韦的赌局在魏国的蒙骜那里,而嬴政的赌局却在自己和吕不韦之间!
吕不韦在犹豫什么,犹豫的自然是嬴政的动机。
嬴政把这份诏书给吕不韦,而不是自己当庭提出了,用意很明显,是要借吕不韦之手宣布这份诏书,让全天下都认为,想出卖官鬻爵来征粮的是吕不韦,和嬴政一点关系没有,自己只是吕不韦的“玩偶”,任由摆布。
吕不韦很清楚的想明白了这些,他甚至知道如今嬴政不再是自己的傀儡了,相反自己似乎更像是成了嬴政手中的“玩偶”了!屈服于嬴政解决魏国的困局,还是拒绝他的计划,一人独挑大梁,力战满朝的政敌?
过了良久吕不韦那雄鹰一般的目光扫向了嬴政,嬴政正在漫不经心地把玩着腰间的玉佩,似乎一点没有把此事看得多重。吕不韦越来越看不懂眼前这个孩子了,不!或许该说,认识他到现在,他从来就不是一个孩子!
他天生就是一个能让天下臣服的君王,自己妄想掌控他,历练他,看来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他的能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吕家”的江山交到他的手里也算放心了。但是他作为帝王,自己作为臣子,除了一句“仲父”隐约地联系着两人,似乎再也没有其他的关系了,是“骨肉”,但又无天伦之爱,吕不韦有一些感慨了,有庆幸,也有懊悔。不知道当年送赵姬到赢异人身边,究竟是对是错。
“就依大王吧。”吕不韦沉吟许久,最终还是答应了。
“依寡人?”嬴政微微皱眉,声音骤然提高了几度,疑问地看着吕不韦。
“微臣糊涂了。此乃微臣和门客商议出来的结果,大王此刻还不知情呢。”吕不韦立刻会意。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示意吕不韦可以跪安了。吕不韦踏出嬴政的宫殿,长出一口气,不知道是叹气,还是松了一口气。儿子竟然利用起爹了,哎~~算啦,自己已经是一把老骨头了,骂名就让自己背吧,功绩全都留给他好了,和自己儿子还有什么好争的呢。
ps:粮爵,即纳粟之例,卖官鬻爵之意。乃秦始皇嬴政首创,指当权者出卖统治权,换取财帛,物资的手段。秦始皇此举影响深远,其影响不亚于一统天下,修造秦长城,秦直道,这项封建官场潜规则自此流传下去,2000多年后的现代,依然可以看到变相的纳粟之例。
秋之慕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