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百一十六章 俗家弟子
数了数日子,好像是秋闱刚刚过了没多久。李冬儿就又问道:
“乡试过了没?”
“回夫人,过了!”
“那明年的会试也要去吧?”
“回夫人,学生正在筹集盘缠。”
好家伙,李冬儿一下子就明白了。
回复白马寺合作之事不是重点,了因大师这个老和尚是遣了自己小徒弟化缘来了。
就说嘛,这事办得诡异。
保不齐了因和尚把她几个人请去喝茶就已经打上了他家的主意。
“乡试你第几名?现在你家靠什么过日子?”想明白了关键李冬儿就接着问道。
“去年乡试第三,今年乡试第二,现在学生靠写信,抄书挣点银钱。贱内跟家母也接些缝洗衣裳的活。”
“去年就考了?第三名也不差啊,省试没有发挥好?”
“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可能学生才疏学浅,不入座师之眼。”
怪不得这么穷,读书费用另说,就这解试省试,秋天解试,春天省试,两次考试就能把人考穷了。
李冬儿悟了。
宋初承唐旧制,分为解试、省试两级。
解试,解试之前,由各县对本地士子的资格等进行审查,保送至州,知州等加以复核。之后参加州级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若举人考试合格,即由州、转运司或太学按解额解送礼部。
省试,省试是由尚书省礼部主持的全国举子考试,又称礼部试。礼部负责查验解试合格人员的名单,审核考生资格,组织考试。合格举人,由贡院放榜,正式奏明朝廷。
这两次考试,一次是本地的州县,一次是到汴京。
当地人还好,远一点的,路费,住宿费,就是很大的支出了。
另外每次参加考试,都要找担保人,担保人担着干系,也不是白担,需要给担保费。
最坑的是,第二次的省试不过,又得重头再来。
照现在的路况,住的远一些的读书人,只要省试没过,一辈子就在本地,州县,京城之间奔忙于,哪里还有时间读书。
有一点李冬儿比较诧异的是所谓殿试,是完全不存在的。
作为深受状元傍眼探花与穿越女不得不说的故事残毒的后世人,她深深怀疑来了个假古代。
真的没有殿试啊,亲!
解试完毕就是省试,不是三年一考,而是在一年内全考完了,过了就走马上任当官啦!
后世将科举类比高考,还真不是一个级别。
科举能出来,就是直接的跨阶层了。
但现在没有状元打马行街,没有探花拈花一笑,当然更没有天子门生这一说了。
这当官家的,底下用些什么人都由底下的人说了算。什么朱笔御批,一二三等,不存在的。
这实在也是挺难理解的客观现实。
以前不接触一点都不知道,后来知道了就觉得,所谓天子,在目前,真的就是大部分在天上飘着。
国家兴亡,从根本上,除了开创者,后面承继的统治者也是曹规萧随,随波逐流,真正能把权利把在手里的君王几乎没有。
滚动的苦瓜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