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091 这个世界需要信仰
……
可想而知由三月起草,以宁孑名义回复的这封邮件在《自然》期刊官网上刊登之后,整个物理学界的反应。
用一片哗然来形容,都显得太轻描淡写了。
如果一定要形容的话,大概就是往燃起大火的油锅里,又浇上了一勺水,直接爆了……
已经有好事者直接将这封邮件做了最简略的概括……
“来自华夏某学者的疑问:你们特么的是不是真蠢?”
毫无疑问,三月将它的毒舌带到了这里,这毕竟是一只永远不会放弃搞大事的猫,而且它似乎还特别懂得如何利用人类愤怒的心理来扩大影响力。
总之这封邮件得到了它应有的待遇。
当主流媒体开始介入这封近乎于挑衅的邮件,自然官网的访问量因为这封邮件直接暴增了1823,甚至一度因为瞬间流量过大而卡死。直接导致付费用户论文下载都成了问题。
当然没谁会要求一家学术期刊的官网,要随时准备进行带宽扩容。毕竟一般情况下,其访问量都大体是固定的。
而且这种热度,其实也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过段时间也就过去了。
但很明显,身为自然杂志社主编的威廉·理查德也是位喜欢整活的好手。
因为宁孑这封邮件上传后不到一小时,自然官网上又推出了一项投票活动。
“选出你们认为最有资格主持这场试验的实验室吧,以下名单摘选自以实验室名义向本杂志社发了质疑函的著名实验室。”
“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美国”
“卡文迪许实验室——英国”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美国”
“费米国家实验室——美国”
“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德国”
“贝尔实验室——美国”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欧洲”
“阿贡国家实验室——美国”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法国”
“林肯实验室——美国”
……
自然杂志社一次性列出了十家极具代表性的世界级大型实验室,所有实验室全部都集中在西半球。
这种搞事不嫌事大的劲头其实跟三月有得一拼。毕竟这样以公开投票的方式决定谁才世界人民心目中最影响力的实验室,其实会让许多人不开心。
尤其是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实验室,凭啥得票没有别人高?
所以他们不但要被那封邮件羞辱一通,还要被同行羞辱一通?
但自然期刊给出的理由也很合理。
他们只是一家刊登论文的杂志社,没有那个能力跟资格去认证谁家才是“这个世界最具公信力跟影响力的实验室或者研究院”,所以只能将这个标准交给世界上所有关注物理的人来评判。
而且自然期刊还很贴心的表示,如果上榜的实验室不愿意参与竞争复现这次实验室的资格,可以随时联系他们表达反对,在允许投票的三天时间里,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将这家实验室从榜单上撤下。
当然为了杜绝刷票这种事情,想要投票也是得有资格的,首先得是订购过《自然》杂志的会员,或者最少在物理一区期刊上发表过一篇论文的作者。
起码期刊的态度还是很好的。
但这些说辞都是直接在网络上公开的!
这就着实很恶心人了。
更重要的是,当《自然》杂志社在官网推出这次投票,很快便吸引了更多媒体的目光。
毕竟谁不喜欢搞排名这种事呢?
人类潜意识里是有着竞争意识的,这也是哪怕普通人都会对一些榜单感兴趣的原因。
而更多的媒体已经嗅到了商机,甚至已经开始暗地里跟最可能入选的几家实验室联系,开始竞争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的全球转播权。
如此热闹的科研界盛事,必然可以吸引无数的目光。更别提关注这种科学实验的往往还都是那些高资产人士,期间的广告肯定好卖,只要能参与转播,肯定能赚。
看吧,当在有心人的助推下,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个程度了,谁都骑虎难下了。尤其是上榜的实验室,如果这个时候要求《自然》把自家实验室从榜单上撤下,这不就代表着自觉竞争不过其他九家,所以就不丢丑了?
更别提许多科学家还真想看看,宁孑是怎么远程指挥的,能复现他们根本无法成功的试验。
……
不得不说在有心人的助推之下,这盛世终究如三月所愿,搅动的全世界都热闹起来了。
尤其是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已经不止是学术界,连普通人都开始关注之前宁孑的那篇论文。当时拍摄的试验画面更是开始疯狂的在各类社交媒体上传播着。
关于引雷跟精准落点的科学讨论更是出现在各个角落。
甚至欧美好几家知名媒体还专门做了专题节目。请来了相关学者,作为正反方辩论宁孑论文中的理论究竟是否正确,以及人类是否真的已经具备了征服雷电的能力。
连带着都已经快被人们所遗忘的特斯拉线圈又再次被无数人翻了出来,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说,如果特斯拉当年没死,也许人类已经可以拥有近乎无限的电力资源。
普通人尚且如此,学界内部就更不用说了……
不停的哗然好几拨了……
一些生性谨慎的知名物理学家们面对找上门的记者,已经不愿意对这次事件发表看法,如果实在躲不过去,一定要评论,也开始含糊其辞。
当然也有性格火爆直接的,依然会对着镜头大肆炮轰宁孑组织了一场闹剧,让科学成了儿戏。
尤其是当消息传入到华夏网络上,宁孑的名字也再次被挂上了热搜,甚至比上次还火。
毕竟上次从头到尾宁孑都没有发出过自己的声音,全都是无数网友在那里自嗨。
但这次宁孑起码回复了《自然》期刊一封邮件,而且还被全部公开了出来。更早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放到了华夏网络上。
字里行间那桀骜不驯的姿态,顿时又让宁孑拥有了一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粉丝。唯一遗憾的大概是,宁孑甚至没有微博,哪怕已经上过两次热搜,也从来没在互联网上现过身。
更没有回复过网友们哪怕一句话。
大家对于宁孑最深刻的互联网印象,大概就是曾经被华清劝退,以及那张跟有为集团戈东树和另一位不知名老板的合照上——一个看上去挺帅气的天才少年!
并不是媒体不给力,事实上想要采访宁孑,甚至想要邀请宁孑入驻的媒体很多。
包括微博在内已经很多次试图能联系到宁孑,并邀请他实名认证,哪怕只是申请一个账号挂在那里,也能引流无数。只是可惜根本联系不上。
一桶布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