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章 神药医父难医心,相思相望不相亲(一)
本家凌虎头正好路过。他是尚家佃农,有五个半大孩子要养,穷得叮当响。问了番情由后,回家翻箱倒柜,凑了三十文钱借给姜氏。母子俩千恩万谢。
三十文当然解决不了问题,娘儿俩满面忧色回到家,却见王氏过来,送了四两银子,说是给凌老爹看病。
姜氏眼泪都快掉下来,拉着王氏的手道:“妹妹,娇儿还要看病,我们如何能收?娇儿好点没?”
“她死活不吃药。不吃药还好点,安安静静,一吃药就哇哇乱叫,如今反而不敢喂药。这四两银子姐姐先收下,大哥病得这么急,人命关天!不够了再凑!”
姜氏闻言十分不安,拉着王氏的手,相对无言。
有了银子,凌刚买了制药原料,抓了几副中药,回家正赶上午饭。
桌上一碗稀饭晾着,等会要喂凌老爹;凌刚和姜氏的伙食是米饭煮野菜,盐已经吃不起,放了几粒茱萸,倒了几滴醋,作为调味。这是古代贫苦老百姓的常规操作,因此才有那句俗语:嘴里淡出鸟来。
凌刚回家时,姜氏已经吃了一半,碗里全是野菜,没半粒米星子,见凌刚盯着自己碗里看,忙抬头道:“儿,娘先吃的米饭,已经吃饱了。”
说罢,还挤出一个饱嗝来。
凌刚取过姜氏的碗,走到灶台,盛出半碗米饭送到姜氏面前道:“姆妈,孩子已经长大了,以后不要这样。你们一点不吃,孩儿如何能吃得下?如果我吃糠咽菜,让你们大鱼大肉,你们能吃得下吗?一样道理啊。”
姜氏吃惊地看着这个憨儿子,他似乎变了。以前别人说什么,他信什么,毫无城府,如今似乎懂事了。
吃完饭,凌刚去院子里看了一眼芥菜,毛都没长出来。他摇摇头,出了门,去看李娇。
凌刚到了她家门口,看到李娇正在扫地,十分吃惊,她这是病好了?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李娇抬头看到凌刚,见鬼似的扔了笤帚,哇哇乱叫,冲进里屋,王氏慌忙跟了进去。
李二贵走出来,对凌刚道:“娇儿见到生人,特别是男人,就会吓得犯病,躲起来。”
凌刚目光有点模糊,缓缓说道:“叔叔,是孩儿不好,没能护她周全。”
芥菜日晒夜晾了四天,凌铁匠症状已经很危险,高烧不退,人已经迷糊了。还得亏王氏送的银子,买的中药吊着命,否则能不能坚持到今天都难说了。
凌刚心急如焚,时时查看芥菜情况。
终于在当天夜里,第一批芥菜上长出浅浅一层绿色毛茸。
凌刚小心刮出部分青霉,取出一点点,放在老爹伤口上,一刻钟过后,没有出现过敏反应。
凌刚将剩下青霉喂了老爹吃下去。
一刻钟过去了。
两刻钟过去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
凌老爹好点了,退烧些许,能睁开眼睛了。
凌刚大喜,留下部分半成品青霉作为老爹日常用药,连夜开始下一步提纯工作。
又是两周过去,凌老爹在中药和青霉的维持下,堪堪保住性命。而凌刚的粗制青霉素钠终于出炉。
姜氏在床前抹着眼泪,眼巴巴地看着凌刚取了少许药水,涂抹在丈夫的伤口处。
不到两刻钟,伤口处红肿发炎明显好转,也没有发生过敏反应!
明朝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哪里见识过青霉素这天杀的冤家?效果是立竿见影。
凌刚狂喜,舀了一勺药水喂了凌铁匠。
青霉素打针当然最好,但是没有条件打针,口服其实效果也不错。
果然,一个时辰之后,凌铁匠退烧了,想喝水,要吃东西了!
姜氏搂着凌刚喜极而泣:“我的儿,没想到你真能救你爹!上苍保佑,阿弥陀佛!”
凌老爹病好了。
消息不胫而走,周围乡民多是怀疑,那小子遇到事情只会哭鼻子,最是个傻大个,打起铁来倒是咣咣的,哪里会治病?他爹的病,十有八九是神仙保佑,自己好了。
但是总有人会信,凡是发烧感冒感染类的,药到病除,一时名声大振,买药的渐渐多了。
坊间什么议论都有,有人说凌刚死而复生是神仙,有人说他是鬼,莫衷一是。
凌刚着实赚了些银子。李二贵夫妇也将剩下的近六两银子,全部借给他,用于制药。他们有时间也过来帮忙。一个月下来,赚了有二百两银子,这个数目足以支撑一个普通小户人家十年开支。
当凌刚告诉李二贵夫妇,他们的十两银子启动资金,作为一成干股送给他们时,那位老实巴交的庄家汉子摆摆手道:“叔不懂这些,你有钱了就还我十两,没钱就算。都是一家人。”
凌刚当然不能亏待他们,良心不允许,也不会股权模糊,搞成一笔糊涂账,亲兄弟还得明算账。
他拿出十四两银子交给李二贵,说道:“这十两银子是这个月的分红。年底还要统一核算。四两银子是叔叔婶婶的工钱,叔叔婶婶以后就帮孩儿。”
李二贵夫妇瞪大了眼睛:“这么多?还是一个月的?”
洛浦秋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