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章 可怜吉林崖下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尚家村村西口有一颗大槐树,大槐树下常常站着一位李婆婆。
她今年五十岁,十年如一日,无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每日傍晚时分,来到大槐树下,雕像般地站在那里,顺着蜿蜒的山路,默默望向远方,等待儿子回家。
李婆婆儿子李志忠,家中独子,绍兴卫旗军。李婆婆丈夫死后,李志忠袭职(明朝军户制度,作为军户的父亲或者兄长过世,家族中必须有一男丁顶职)。
十年前,李志忠被调往辽东轮边,一直未调回,后来被编入杜松部下。两年前萨尔浒之战,在吉林崖下,杜松部全军覆没。
朝廷抚恤金一分没收到。祖上分的田,因生计艰难早已卖掉。李婆婆之前做些缝缝补补的零活,勉强生活。近来眼睛出了毛病,乞讨为生。
这天晚上,凌刚带着李娇李玉回村,又在大槐树下碰到她。
月色冷清,晚风萧萧,李婆婆形销骨立衣衫褴褛,白发凌乱地飞舞着,浑浊的双眼木木地望着远方,像搭着衣服的稻草人,在夜风中瑟瑟作响。若不是早有心理准备,定会吓人一跳。
李娇眼睛红了,对凌刚道:“哥哥,给她些银子吧,李婆婆太可怜了。”
凌刚默默点了点头,他们轻轻来到李婆婆面前,掏了几两银子送到李婆婆面前。
李婆婆浑浊的双眼看了看银子,又看了看凌刚三人,喃喃道:“老身眼睛坏了,晚上更看不清楚,你们是凌刚和李娇吧?你们平日里,已经给我那么多吃的用的,这银子我不能要了。唉,老身想儿子啊,十年了,怎么这么狠心,不回来看看姆妈。”
凌刚将银子塞进李婆婆手里道:“婆婆,辽东离咱们几千里,回来一次不容易,他若得便,一定会回来。你不用每天守在这里。快早点回去歇息。”
李婆婆颤巍巍地接过银子掂了掂,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流下泪来:“这么多啊,老身怎过意得去?”
凌刚慌忙扶起轻飘飘的李婆婆道:“婆婆不敢这样!你这是折我寿。”
李婆婆颤巍巍起身喃喃自语:“唉,我儿没死,昨夜还托梦给我,说要回来看我。就是路太远了,回来一次不容易,是吧?”
凌刚重重点点头道:“婆婆,你别担心,他也可能是被女真人抓走了。女真建州那边人少,所以他们不会杀人,而是让俘虏替他们养马种地,志忠哥有机会便能逃出来。”
李婆婆死死抓住凌刚的手道:“真的吗?那太好了,皇天保佑!凌倌人,你是活菩萨啊。”
说罢,抹着眼泪又要跪倒,被凌刚扶住。
凌刚长叹一声。
明朝军户制度下的卫所,相当于前世的生产建设兵团。原意是平日放下刀剑种田,战时跨上战马打仗,不用百姓额外负担。大明在边关和内地均有卫所镇守。
军户制度世袭,最初军户是分有田地的,随着时间推移,多数被卫所长官兼并。军户欠饷常态化,旗军如同长官奴隶,所以军士外逃不绝于缕。
不难想象,卫所战斗力是何等不堪一击。一个王朝的末年,在它机体的任何一个关节和部位,都在溃烂。
在前世的历史上,大明还有二十几年就将在内忧外患中寿终正寝。
凌刚一直在思量,如何能在这乱世中保护自己在乎的人。至于改造这个社会?可能性万中无一,凌刚不敢有非分之想,除非开了挂拥有碾压一切的实力,否则只能去适应它,之后再做计较。
说来也巧,凌刚正琢磨着,怎么见见绍兴卫指挥使张介安,寻机会提一嘴李婆婆的事,第二天,张介宾就亲自过来邀他去一趟绍兴卫。
绍兴卫驻军绍兴城中,具体位置在府山以东,倒是不远。
路上凌刚跟张介宾提了李婆婆的事。
“哦?有这等事?我回头跟我兄弟说道说道。”
两人很快就到了绍兴卫。营门口两名站岗哨兵,精神萎靡,双眼无神。背上的两杆火绳枪,明显长短不一,枪杆竟然有些弯曲。
凌刚摇摇头,随着张介宾进入营地,却见操场上堆满建材,汉白玉,青砖,紫檀木,金丝楠木,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有胡子花白佝偻着腰的,有十几岁半大小子却瘦骨嶙峋的,吭哧吭哧搬运着这些建材,向营地后方走去,想来是去搞装修了。
凌刚心道这不是一群农民工么,怎么跑军营里来了,便疑惑地看了看张介宾问道:“先生,这些是什么人?”
张介宾尴尬地笑了笑道:“是卫所旗军,咳咳,他们应该是在修筑营房。”
凌刚知道明末卫军战力低下,却不料竟然颓败到这种程度。还有,这营房也太奢侈了吧?用汉白玉,金丝楠木去修筑?他也不便细问,随着张介宾进入署衙。
署衙中堂端坐一人,头戴平翅乌纱帽,身着三品武官绯色猛虎补子服,脚蹬黑色皁皮靴,剑眉入鬓,双眼炯炯,正是绍兴卫三品卫指挥使张介安。
凌刚忙拱手作揖道:“小民凌刚,参见指挥使大人。”,
张介安习惯了下人见他磕头请安,这兔崽子看起来倒是不错,刚毅深沉,为何恁的不知礼数?
他心里别扭得很,倒是没表现出来,静静地坐在那里,也不看座,不咸不淡地说道:“张某公务在身,有失远迎,常听家兄提起你,年少有为,果然龙精虎猛刚硬得很哪。”
凌刚知道明朝规矩,但是他实在没法做到向人磕头。在他看来,什么九五至尊,达官贵人,不就是一伙人。抢到切蛋糕的那把刀,吃着百姓供养,给大伙儿分蛋糕么?你们公平分配那是本分,何况一般情况下,做不到公平分配?凭什么让老子给你磕头?
他装傻充楞谦恭了一番,张介宾拉着凌刚要侧面坐下,凌刚道:“小人不敢坐。”
“这说得什么话?我是他兄长,我说了算。”张介宾按着凌刚坐下,便迫不及待地问张介安,“介安,咱卫里是不是有个叫李志忠的,战死在辽东?他娘现在乞讨为生呢,咱们绍兴卫没照应照应?”
张介安愣了愣,皱着眉头想了一会道:“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个人。嗯……他老娘以前在我们这里,众人有零碎活也都交与她,后来不知道她跑哪了。咱这绍兴卫啊,一个个拖家带口的,困难户太多,没法照应周全。大哥,你知道她去哪了?”
“在他们尚家村,每天晚上守在路口,等她儿子回家哩,怪可怜。”张介宾指了指凌刚道。
张介安疑惑地看着凌刚,凌刚顾不得他怪自己多事了,起身作揖道:“指挥使大人,那位李婆婆确是在我们村,当年她儿子就是经过那里去的辽东,所以每天都在村口等她儿子。她现在眼睛看不清了,靠乞讨为生。小民想着,她毕竟是咱绍兴卫的眷属,儿子在前线捐躯,剩他一个鳏寡老娘流落地方乞讨,怕引起物议,有损绍兴卫和指挥使大人清誉。指挥使大人戎务繁忙,属下众多,未必知道这件事,所以就跟先生提了一嘴。”
张介安摆摆手让凌刚坐下,问:“她现在住哪里?”
“村里好心人给她一块空地,搭了个草棚子自己住。”
张介安蹙眉想了一会儿道:“嗯。我知道了,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不能让将士们寒了心。”
洛浦秋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