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欢长孙焘

第577章 生孩子很痛的(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77章 生孩子很痛的

外面,谢韫和兰姨等人围在桌前喝喜酒,喝到一半,兰姨借着酒意对谢韫道:“二公子,其实郡主走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郡主和侯爷一直把您视若己出,当作亲生孩子一般看待,要是郡主和侯爷在天有灵,看到您担负起兄长的责任,与妹妹和睦友爱,一定会十分高兴。”

谢韫已有几分酒意,谈起义父义母,他的眼眸格外柔软:“我从未怀疑过义父义母对我的疼爱,兰姨你放心,我一定会把妹妹照顾好。”

兰姨非但没有放下心,眉头反而皱了起来:“我怎么可能放心?二公子,你是不知道啊!郡主和侯爷最担心的不是少主,也不是小姐,而是你。”

谢韫心头一暖,嘴上却道:“我有什么可担心的,自己照顾自己不在话下,还可以照顾别人。”

兰姨直言不讳地道:“不是这个。小时候您不喜欢和小丫头玩,反而一直粘着小厮,姑爷来了之后,您就一直粘着姑爷,郡主担心您得了那龙阳之癖。还经常忧心要是您看上男子,应该成全还是阻止,现在见您这样,郡主的担忧十有八/九成真了……二公子,您老实告诉奴婢,您是不是真的喜欢男人?”

谢韫借着酒劲一拍桌子:“胡说!某可不喜欢男人!某喜欢的是女人!”

兰姨一脸地不相信:“那您也不多吃点,长些肉,您这身段模样,简直就像馆里的小倌儿,一副小娘子的模样。谁信你啊?虽然奴婢住得远,可早年您和王爷的谣言都穿到耳里了。正所谓无风不起浪,要是真没点什么,能被传成这样?”

“没有的事!是昭华害了我!为了挡亲事,他故意散播的谣言!”谢韫百口莫辩,他是真的冤枉,虽然他洁身自好,没有碰过任何女人,可他也不曾碰过男人或者被男人碰,怎么能这么冤枉他呢?

都怪昭华这家伙,好端端地非要散播谣言,他现在有了心爱的娘子,谣言不攻自破,可自己还要背那莫须有的黑锅,不公平!

“某要二度破坏他的好事!”谢韫越想越气,一拍桌子站起来,捋了捋袖子就要往卧室方向走。

兰姨和小厮立即把他拦住,就连明珠和灰灰也挡在他面前。

“哼!”兰姨露出意料之内的笑意,得意洋洋地道,“姑爷早料到你会来这招,他留下小姐的爱宠,二公子要是敢去坏他的好事,就会被明珠和灰灰变成太监。”

谢韫一听吓出一身冷汗,坐下抱着杯子委屈地道:“就知道欺负我。”

酒过三巡,大家都带着醉意各自回屋睡觉。

谢韫躺在床上,从脖颈上拉出一条细绳,细绳的一端坠着一个形状古怪的黑色饰物,似铁非铁,也不是黑曜石之类的东西。

谢韫长叹一声:“我是谁呢?哦对了,我师父师娘的徒弟,也是义父义母的义子,其他身份不重要了!不重要了!”

最美的二月尾,就在一片欢笑中结束。

翌日,虞清欢醒来时,长孙焘已将房间收拾整齐。那套阿娘留下来的嫁衣,被很好地折叠起来,整齐地收藏在柜子里。

“晏晏,醒了?”长孙焘顺势躺在她身边,揉揉她的脸。

虞清欢睡眼惺忪地打了个哈欠,嘟囔道:“怎么不叫醒我?”

长孙焘道:“想让你好好睡一觉,下午我们就启程了。”

虞清欢问他:“可是有什么变故吗?”

十四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立华之年:她重生了
立华之年:她重生了
关于立华之年:她重生了:上一世的她爱了一个不该爱的人,死缠烂打都要嫁于他,重活一世她只愿从不曾识他,与他毫无瓜葛,远离哪些朝堂纷争,权力谋划……可奈何终究抵不过命运……
无妨慢慢来
开局被害?侯府真千金杀疯京城
开局被害?侯府真千金杀疯京城
宋时玥胎穿异世,刚出生,就被人丢到了荒郊野外,幸得“癫老道”所救,还将她养大。 原想着就这么平静的过完一世。没想到意外的救了个男人,原本停滞不前的命运,开始转动。 被“癫老道”一纸婚书强塞给男人后,宋时玥寻师父,找身世,报仇、护夫,搅动京城风云。 生活不再平静,她却甘之如饴。 …… “顾爷,大家都说你娶了个悍妻。” “对!吾妻娇憨,贵如千乘。” …… “顾爷,家有悍妻,心里苦吗?” “彼之砒霜,
佚名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木辛三土
神州武道仙途
神州武道仙途
关于神州武道仙途:我究竟肩负着救世的使命,还是被视为带来灾难的星辰?为何众人皆言我是灾星,但我却迷惑不解,不知自己究竟有何过错。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既充满武道激情又布满悬疑谜团的故事吧。
墨哥墨哥
阴典:我只收大凶之物
阴典:我只收大凶之物
古代殡葬用品一条街见过没? 在街中间开着祖传当铺的见过没? 告诉你一个秘密,这当铺只在晚上开,都收什么东西呢? 古玉,花瓶,夜明珠……上到五千年,下到明清时代的物品,统一特点都带或多或少的诡异气息。 而这个当铺名字叫邪物当铺。 而我,在十年前就做过诡物交易。我曾经用一枚压口钱,换了三十两黄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