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巡天

第三十四章 青虹贯野(2/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十四章 青虹贯野

姜望问:“你文韬武略,将帅之才,就做这个吗?”

“不然呢?”左光殊反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稳妥,乃军中第一功!屈将军信任我,才让我做这个——大哥,伱要是没什么事情,就先去虞渊,我这边还忙着呢。”

姜望遂道:“上次你跟我说的那个昧月,还记得吗?”

“记得啊,怎么了?”

“你见过她吗?”

“见过啊。”左光殊点点头。

“她长什么样子?”姜望问。

左光殊表情古怪:“人都死了,还看啊?”

人都死了…

人都死了。

“…带我去看看。”姜望抬头看了看天色,轻抿了一下唇,缓声道:“不打扰你的公务吧?”

左光殊瞬间没了玩笑的心思,摇了摇头。

“那…带路?”姜望看着他,笑了一下:“走啊,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左光殊把军报和毛笔随手收起,老老实实地前面带路。

此次楚军讨伐南斗殿,超凡修士的尸体,都专门堆放。南斗殿众多修士的名册,是要一个个对上的,无论是杀是囚,一个都不能少。

就连楚军的尸体,也没有当场运走,而是要一一验证过身份,再送回楚境。以防鱼目混珠,借尸还魂。

所有的尸体都运到了七杀星,这里安静、冷清,惊扰不到谁。

跟着左光殊飞落此地,姜望最大的感受是孤寂。

奇峰兀立,怪石嶙峋。山海寂寞,荒滩万里。

这就是易胜锋夺得登仙美梦后,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偌大一颗星球,只生活着他和陆霜河两个人,连个仆役都没有。

只在山顶建有一座殿堂。

七杀殿本身,亦是冷冰冰的,没有半点人气。完全看不到有人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

或许有那么一点例外——殿前巨大的廊柱上,有一些斑驳的划痕。明显是孩童的涂鸦之作,没什么力气,刻痕也不深。乱七八糟的线条,没有具体的意义。

从岁痕来判断,应该是易胜锋小时候的“作品”。

想象一下吧,一个年幼的稚子,独自坐在寂冷的大殿中。没人跟他说话,没人陪他玩耍。他的人生只有剑,只有他自己“争”来的仙途。

他或许拥有天生的冷酷,可毕竟还小,定然也会有恐惧、寂寞、无聊的时候。

他会怎么打发呢。

会不会想起在凤溪边上的童年?

在廊柱的最底下,有一大片削掉的空白。

大概年幼的易胜锋,曾经在这里刻写过一点什么,但是后来全都被刮掉了——写着什么呢?

姜望掠过眸光,不去猜想。

逝者已矣。恩仇都成昨。

当他想到“逝者已矣”这个词语,他又不自觉地按住了剑柄。

当左光殊在前面轻声说“到了”。

他才惊觉过来,改按为抚,仿佛安抚自己那颗坚定如一的道心。

驻守七杀星的楚军士卒并不多,大概受这颗星球气氛的影响,也都很缄默。

左光殊有足够的权限,倒不必多说什么,推开眼前这扇门——南斗殿之外的超凡修士的尸体,便在此间。

有一些因为各种理由出现在南斗秘境的修士,都因为同样的理由躺在这里。当然,多是三分香气楼的修士。

无论生前是怎样的人,如何芳华,凋落之后都是一样的寂寞。

“还要看吗?”左光殊问。

“啊?”姜望下意识地理了一下衣襟。才道:“自然。要的。我们进去看看。我有一点好奇,对。”

左光殊抬起手,帮他调整了一下发冠。轻声道:“哥,对不起,我事先不知道你们认识——”

“没有,没有!”姜望轻抚左光殊的后背,安慰他:“你做你该做的事情,没有什么对不起的,你是大楚小公爷,你要对得起楚国。我——不认识。我应该是不认识的。就是突然有些好奇,心香第一,你不好奇吗?”

左光殊遂不言语,推门入殿。

殿中用屏风简单地隔开了几个区域,他们来到右边靠墙的区域里。

情何以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