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氏2

第1439章 仙人巷(补更)(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39章 仙人巷(补更)

昊天城中有一条巷子,名为仙人巷。

在巷子的尽头,有着一户人家,里面住着一个老人,据巷子里的人说,这老人可能已经在那里生活了几百年,巷子里的人经历了几代,老人还是和以前一样。

也有人说,他可能活了千年。

因此巷子里渐渐多了许多关于老人的传说,都是他是仙人。

而且,时常会有一些大人物去拜访老人,但大多数都会失望而回。

关于老人的传闻便也越来越多,而其中,最被人认可的传闻便是,巷子里的老人一直在守护着某件东西,据说曾经是昊天仙门的一门仙术,一直在等待有缘人来。

只是多年过去,这门仙术依旧还是没有能够等到他的主人。

巷子比较偏,在昊天城的一角,在这里生活的人绝对算不上是昊天城的大人物,但是,从这条巷子中,却走出过不少厉害的人,每隔一些年,就会有一位天赋极为出众的人从巷子里出去。

这一代代走出的人中,不少人都成为了人皇级的存在。

因而这条巷子也越发有名,被称之为仙人巷。

很多人都猜测,老人真的是大人物吗?

他守护着的仙法,究竟是什么,值得他在这里这么多年。

这种寂寞,便不是常人能够忍耐的吧。

最近,这条巷子又不平静,每天都会有人来。

而且,来的人还都不简单,都是气质超然的人物。

就说此时,巷子的尽头,便有一位器宇轩昂的青年人正在和一位老头下棋,这青年双眸有神,一直盯着棋盘,不敢有片刻的分神,老人的手则是把玩着棋子,脸上带着几分温和的笑容,看着青年思索,似乎他很喜欢这种状态。

青年气质卓绝,但这老人却穿的非常简单,一身衣裳都不知穿了多少年了,在许多人的记忆里,仿佛一直如此。

“前辈算无遗策,晚辈的棋艺自愧不如。”黑衣男子将棋子洒落在棋盘之上,似有些颓废的摇了摇头。

“能够下这么久,已经很不错了。”老人微笑着说道,显得格外的和煦。

“是这局棋难解,还是那边的棋局难解?”黑衣男子抬头望向侧面方向,在那条宽阔的巷子尽头,有着四尊雕像,镇守着这条巷子。

这四尊雕像,乃是四灵。

龙、凤、麒麟、神龟。

这四尊雕像镇守在这,使得整条巷子都被一股奇特的气息所笼罩着。

然而这时,在四尊雕像前方,一位身穿青衣长袍的翩翩公子在那里父亲弹奏,他的琴艺极为精湛,琴音引得天地大道异动,其中有一尊雕像隐隐释放璀璨的光辉,仿佛能够感知到琴音的存在,生出了某种反应。

“你猜?”老人对着问话的男子笑道。

净无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
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
(追妻火葬场加男二上位,大女主搞事业年代爽文、不原谅不回头!)因为打了其他女人一巴掌,谢云舒被丈夫关进精神病院五天。从医院,她却大梦一场重生而来。上一世她拼命想要拉回陆知行的心,却差点被逼成真的神经病,临死之前还要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丈夫抱着其他女人离开。这一世,她要远离渣男专心挣钱搞事业!股市门前卖盒饭,工地里当包工头,当海城第一房产女大亨!可是前夫却后悔了,天天来求复合。渣男滚远点,她要和全身是
小白蛇
在仙宗当金丹真传的日子
在仙宗当金丹真传的日子
筑基老者对着下方一群孩童道:灵根即是修仙资格,大道无形,灵根亦无形··· 年幼的易泽盯着自己体内的青藤:我这灵根怎么跟他说的不一样··· 穿越到幽澜修仙界上天衍大陆的易泽,体内伴生着一株神秘的青藤,成为了他的第二灵根,能辅助修炼,推演功法,提纯灵药··· 500年后,在青藤的帮助下,易泽顺利成为一位风烛残年的结丹修士。 鸟语花香的一片山谷内,年老的易泽与道侣在小湖边相互依偎,小声地说着话: “今
乱世一书生
宠妾灭妻?我改嫁太子灭渣男满门!
宠妾灭妻?我改嫁太子灭渣男满门!
十里长街,欢欢喜喜,江照莹嫁进了宋侯府。可谁知夫君宋成玉竟死在了喜床上。克夫、丧门星、妖孽几顶帽子扣下来,她成了宋家的罪人!小心翼翼的侍候婆母,善待弟弟妹妹,嫁妆也用来填补侯府的纰漏,救下宋氏满门,后来又拼命做生意让宋氏一族的日子一日比一日奢华。谁知三年后。她病重之时,那个死了三年的夫君,竟然带着一个大肚子的女子回来了。他说。“侯府出了事,我不假死,还怎么和芙儿成双成对?怎么逼你拿嫁妆扶持宋府?
须尽欢
那年那时的青春
那年那时的青春
关于那年那时的青春:纪念一下逝去的青春,没有主角,却又人人是主角。苍余的隐忍,萧炎的无可奈何,林易的救赎,星辰的冷血,晏殊的包容,成就了我传奇的人生。
尘埃焰火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