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我是一个盐贩子

第134章 团练副使(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34章 团练副使

傍晚之前,武安就和雪娘回到家里。

有的新婚小娘子归宁后,会被娘家人留下住几天,这是因为担心新婚夫妻没有节制,贪恋男女美妙的滋味。

古代男女成婚又较早,女儿家家的做多了羞羞事,娇柔的身子肯定承受不了,留在娘家也能修养几日,免的回去再战!

而刘夫人见雪娘走路的姿态并没有太大的异常,又仔细询问过女儿,知道武安很疼惜她,并没有过多的纠缠索要,这让刘夫人放下心来。

次日,武安派人去海岛把陈贯请来,他要亲自和他交谈一番,看看他的才华如何。

午后,陈贯到了,武安在偏厅内接待了他。

两人行礼问候过后,分宾主落座。

武安看着沉稳坐在那里的陈贯,嘴里沉吟着,倒一时不知怎么开口了。

武安不发声,陈贯就一直略带谦恭姿态的等候着,武安又想了一会儿,才道:“先生可知我招你来所为何事?”

“你跟着刘二哥有段时日了,在岛上也见到许多隐秘事,我的心思先生大概也能猜出几分。”

“我不愿蹉跎一生,欲成就一番功业,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大人不齿下问,在下才疏学浅,若是言语不周的地方,还请大人见谅。”

陈贯闻言先谦虚几句,然后才拱手问道:“敢问大人的志向?”

武安笑道:“乱世人命如草芥,我哪有什么大志向?”

“只求能护住自己和兄弟们的身家性命罢了。”

武安前后矛盾的话陈贯自然不信,若只是如此养那么多的铁甲士卒做什么?

海岛工坊大肆铸造那些声若雷霆的火炮又是为何?

总不能是为了听响的吧!

刚才还说想成就功业呢!

“孙子兵法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大人,若是想保全性命只是占据密州怕是不成,进而全取青州乃至整个天下才是周全之法。”

武安笑眯眯的听着陈贯说破他的心思,这陈贯说的很有道理。

这就跟后世定一个目标一样,目标自然是往大了定才好,人都有懒惰安逸的一面,要是不狠狠地逼自己一下,你恐怕永远不知道自身爆发出来的能量是多么的大!

当然,一个亿的“小”目标普通人就不要定了!

这是痴心妄想,容易打击人的自信心!

武安笑道:“这么说先生有法子让我全取青州?”

现在说争夺天下还早的很,武安的心思还是先放在整个青州上。

陈贯回道:“大人麾下如今兵强马壮,又是密州团练使,带甲数万,更有天赐雷神相助,占领整个密州是轻而易举的小事。”

“而以整个青州势力而言,其余皆不值一提,只有登州水军才能威胁大人的根本。”

武安点头同意,如今他的收入基本上是从江南和辽东获得的,陆上不安宁,只能全部依靠海船运输。

若是登州水军出现在密州沿海一带,不仅能截断他的商路,还能让他腹背受敌!

所以,打一开始武安就打算若是一起事,一定要先灭了登州水军。

没了登州水军的威胁,那么整个大周北方海域除了辽东水师还稍有战力外,其余的都不是他的对手。

“然而大人把红衣大炮安在战船上后,敌我两方海上作战方式已经发生巨大改变。”

陈贯继续说道:“再加上官军水师疏于操训,更是数年没有添置新船,登州水军貌似强大,其实内里早已败坏不堪!”

“登州距离密州不远,大人可以经莱州直驱登州城下,水陆两军一齐进攻,就是逼降水军官兵也不无可能……”

“登州水军一去,大人挥师西进,扫平整个青州不在话下!”

爱吃番茄酱的胖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祁同伟,钟小艾爱意狂涌!
重生祁同伟,钟小艾爱意狂涌!
关于重生祁同伟,钟小艾爱意狂涌!:人民的名义剧版主线+官场权谋+多女主+多影视+杀伐果断+全员恶人,剧情展开宏大,注重逻辑。(作者因职业原因,会对职级、排名等比较考究,但百密终有一疏,也欢迎指出错误。)齐同伟作为一线缉毒干警,在一次枪战中不幸身亡,没想到竟然穿越成大热剧中的祁同伟。凭借着对剧情的熟悉程度,他洗心革面,走上正轨,开展一番大作为。他为了汉东老百姓,不惜以身入局,联合孙连成,同以沙瑞金
也许是龙樱
官婿当道
官婿当道
赘婿吴峰无意中掌握了上司的秘密,摆脱了底层混吃等死的命运。吴峰:“领导,你也不想秘密被人知道吧。”
台阁体
乘风万里
乘风万里
距离竞聘报社副总编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上司被抓,我被发落去农村养猪……
易克1
我的身后有神明
我的身后有神明
关于我的身后有神明:++——柳太一是天煞孤星孤立无援但成为了戏子戏子身后八方客,四方神,三方鬼,一方人我打不过我会叫神武神一,武圣关羽,前来助阵!武神二,杀神白起,前来助阵!武神三....——谁说天煞孤星没有撑腰的柳太一身后一群——自古戏子多薄情可柳太一是个例外且看柳太一畅演天下风云
苍笔下生风
策马大明
策马大明
关于策马大明: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英雄血!大明崇祯四年四月初,青州东大营,多了一名新兵……捐躯报家国,虽九死犹不悔!
纸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