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1章 致仕的吏部尚书
不管怎样,詹辉致仕前也是堂堂正二品吏部尚书,所以李孟贤这个五品知府见到他也是要保持足够尊重的。
李孟贤才刚刚走出大堂,就看到一个身材清瘦,须发皆白的老人正快步走了进来。
“下官见过詹尚书!”
李孟贤立刻上前深深一鞠,因为这位老者就是詹辉。
“府台大人切勿多礼,老朽已经致仕可当不得府台大礼,此来也只是想为守城尽上一份力而已!”
詹辉也知道如今世态紧急,根本没有多做寒暄直了,便直接道明了来意。
“老朽家中有奴仆护卫八十,如今已经令他们全部上城墙协助守城去了……”
“另外,老朽家中略有薄财,此次也捐出纹银万两,用来招募城中的民壮,不知道府台是否许可?”
詹辉口中的略有薄财,绝对是谦虚了。
詹家作为湖广望族,在常德府一带扎根已经上百年,乃是当地不折不扣的豪绅。
再加上詹辉官运亨通,坐上了吏部尚书的高位,这詹家在常德的影响力更是飞涨。
“詹尚书如此深明大义,下官感佩莫名,待贼军退去后,本府一定上书向陛下陈述詹尚书的功绩!”
李孟贤此刻是真的动容了,按詹辉的说法,这詹家为了协助守城已经是出人又出银子了。
“勿须如此,老朽本就是常德府人士,为守卫家乡贡献一点力量,本就是责无旁贷之事,哪里值得向陛下请功……”
“银子老朽已经让人带过来了,还请府台派人清点一下,尽快用来招募民壮吧!”
詹辉身为曾经的二品官员,肯定会主动规避一些禁忌,所以,他把银子全部搬到了知府衙门来让李孟贤负责出面招募民壮。
要知道,招募民壮这事儿,官府能做,不是官府就绝对不能碰。
否则,就是私蓄兵马,这罪名要是坐实,那就只能是诛九族的下场了。
李孟贤当着詹辉的面接受了银两,然后便派出衙役敲锣打鼓通告全城招募民壮守城。
所有愿意上城墙的民壮每人发银五两的条件,让许多的民众都动心了。
五两银子在这个年代已经不算是小数字了,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招募够了两千民壮直接上了城墙。
虽然这两千民壮能起到的作用有限,但李孟贤看着有这么多人站在城墙上,心里多少还是踏实了一些。
当朱柏率军来到常德府城外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城墙上挤满了乱哄哄的民壮。
没有甲胄不说,就连拿的武器都是五花八门,甚至还有人拿着木棍和锄头。
这让朱柏和身边的人都感到十分的无语,数日前荆州府招募的民壮,那也是甲胄齐全,武器充足来着……
“王爷,现在就下令吧,末将一定保证半个时辰就拿下常德府!”
屠云海看着常德府城墙上的民壮,忍不住撇了撇嘴,然后向朱柏请命攻城。
“攻城的事暂时不着急,这常德府也不会长脚跑了,咱们还有其他的事要做!”
朱柏没有同意屠云海的建议。
“通知下去,就地扎营全军休整!”
朱柏转头又对陈浩武说道。
对于攻下常德府,朱柏看着眼前的情况肯定是非常轻松的。
但是仅仅是攻下这座城,则远远不是朱柏想要的结果。
朱柏要做的事,是打造覆盖三府范围的稳固根据地,而拿下三座府城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想要达成的目的,是在攻打府城的过程中,将整个三府范围内全部清扫一遍,不留下任何朝廷的势力。
而攻打常德府,首要之事就是要先解决附近的两个卫所。
李孟贤此刻也站在城楼上。
他忐忑的看着朱柏兵马居然就这么直接在城外开始了扎营,心中半是庆幸半是疑惑。
庆幸的是,朱柏并没有马上攻城,他还有时间可以继续等待援军,和想办法招募动员更多民众参与守城。
而疑惑的是,哪怕他不懂军事,也知道像这种情况,朱柏应该立刻摆开阵势攻城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难道因为是朱柏对能够破城的信心不足,打算打持久战,所以才会选择先扎营?
李孟贤忍不住这样想着。
然而,朱柏在花费了两个时辰扎下大营后,却依旧没有发起攻城。
在城墙上也站了两个时辰的李孟贤,甚至看到朱柏的大营中,居然冒出了袅袅的炊烟,这说明朱柏的兵马已经在开始准备午餐了……
李孟贤此刻觉得心里又闷又气,却又无从发泄。
就在这时候,詹辉也来到城墙上,一脸凝重的看着远处朱柏的大营,却是半晌都没有说话。
“詹尚书,据你看这湘王到底是何意?”
李孟贤见到詹辉,忍不住主动请教。
在他的心中,詹辉虽然也是文官的,但好歹做到了六部之首的吏部尚书,胸中见识肯定要比自己更加高明。
“湘王具体想做什么,老朽也看不出……但是老朽知道,湘王此举定然是有所图谋的。”
詹辉面色凝重,皱起了两道白眉,声音也有些低沉
其实,对于湘王朱柏,詹辉应该算很熟悉了。
因为他还做过一段时间朱柏等几位王爷的老师。
在詹辉的印象中,湘王朱柏就是一个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标准君子。
当年在教导几位王爷的时候,朱柏的表现也是最好的,勤学好问,喜欢钻研学问。
当年詹辉还为此有过感慨,如果湘王朱柏不是生在帝王家,凭他一身所学定然能够大放光彩。
可惜他身为藩王,注定了此生只能默默无闻,绝对不可能在文事上出头。
但是,詹辉却没有想到,时隔多年,他居然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度见到自己的这位学生。
他已经致仕还乡,而朱柏却成了朝廷的反贼,这不得不让詹辉感慨,真的是造物弄人。
“詹尚书,你觉得我们这城能守住吗?”
李孟贤一直以来读的都是圣贤书,做的也是抚民官,对于兵事可以说是完全外行。
非要说起来,可能就停留在打仗就是看谁人多,谁就获胜的这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