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04章 兵临京师城下
于是,攻陷了九江府的朱桢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向附近的州县派出了兵马。
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筹集足够的粮草和兵马。
因为朱桢攻陷了九江府,就让京师感到了极大的威胁。
于是,京师就将征调来的原本准备送到北方的十五万兵马,全部留在了京师以防备楚王朱桢。
如此一来,燕王朱棣虽然没有达到减少李景隆兵马的目的,但是却阻止了朝廷第二批的援军。
所以虽然朱棣并不是十分满意,却依旧写来了亲笔信,对朱柏表示了感谢。
而朱柏也回了一封信给朱棣,表示自己一旦夏粮收获之后,立刻就会出兵直接进军京师。
建文二年五月,辽东兵马在朝廷的命令下。入关加入了围剿燕王朱棣的行列。
七万辽东大军包围了永平府,而永平府守将却是朱棣的次子朱高煦。
这就让原本在德州与李景隆对峙的朱棣,不得不率军前去永平府解围。
朱棣临行前将所有的兵马全部收回到了北平府内留下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守卫北平。
他自己只带着燕军精锐前往永平府解救朱高煦。
李景隆趁机率军进入北平境内,将北平府城团团围住,然后日夜攻打。
只有六万守军的北平府城,在李景隆五十万大军的轮番攻打下,好几次都差点被攻破。
而此时的朱棣,虽然已经顺利解了永平之危,但却没有选择回师北平,而是直奔宁王朱权的封地大宁城。
朱棣孤身进入大宁城。与宁王朱权一番深谈之后,将宁王麾下的近八万兵马全部借到了自己手中。
这其中还包括了近四万朵颜三卫的草原骑兵。
北平攻防战进行了足足一个月之久,北平府城中的兵马伤亡惨重,眼见的就要完全支持不下去了。
幸好这时朱棣率军及时赶回,与李景隆的大军在北平城下连续数场大战。
有了宁王的骑兵加入,朱棣的兵马总数虽然远远少于李景隆,但是却依旧取得了优势。
最后,李景隆不得不率军退走,北平城终于成功的保了下来。
建文二年六月,朱棣再次率军南下,与李景隆的大军在郑村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
李景隆再次战败,退守德州府,但朱棣也因为兵马损失过重也返回了北平。
等到了七月,湖广的夏粮终于获得了丰收,朱柏也等到了正式起兵的时机。
建文二年七月底,朱柏在武昌府誓师,正式竖起了奉天靖难清君侧的大旗。
在朱柏亲自率领下,近二十万荆州兵马兵临九江府城下。
此时的楚王朱桢在九江府屯兵九万,他认为朱柏绝对不可能短时间就攻下九江府。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他手下还有一个朱柏的超级卧底朱广志。
在朱柏率军到达武昌府的当天晚上,朱广志就打开了九江府城门,荆州大军长驱而入。
楚王朱桢就在睡梦中成了俘虏,而他的九万守军基本上没有做出任何抵抗,就全部投降了。
朱柏命朱广志收编所有的降军,在九江府整军备战,然后自己则率领着二十万荆州军直扑京师。
由于朱柏的速度太快,等到荆州军兵临京师城下的时候,京师才刚刚收到朱柏起兵的消息。
此时的京师并不算兵力空虚,剩下的京营兵马加上征调来的卫所军,总兵力接近二十五万。
所以,建文帝对朱柏的到来也并不是过太过于担心,在他看来,以京师的城防,再加上二十五万的守军,朱柏绝对不可能攻得下京师。
而且随着荆州军的到来,朝廷以下南方数省下达了勤王令,要求各省的卫所兵马立刻起兵勤王。
朱柏大军在京师城下并没有攻城,只是扎下了大营,安静的等待着勤王兵马的到来。
朱柏知道,只有将前来勤王的各省兵马彻底击败,朝中的一众文武才能够被分化拉拢。
由于朱柏根本没有进攻京师,所以连续几日过去后,京师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也慢慢平复了下来。
所有的朝臣都认为,朱柏之所以不敢进攻京师,是因为手下的兵马数量低于京师内的守城兵马。
而朱柏屯兵京师城外,也只是想要帮助远在德州的燕王,让前方的李景隆不能再继续获得京师的支持罢了。
所以,越来越多的朝臣认为,完全可以考虑主动出击,将湘王兵马彻底击溃。
说的人多了之后,建文帝也不免升起了让守城兵马主动出击的念头。
正好,就在这个时候,第一批勤王的兵马也已经到达了京师的附近。
而领兵前来的正好是朱柏的老熟人,江西都指挥使黄克。
他这次来勤王不仅率领了江西的六万兵马,甚至在途中汇入了镇江府的一万援军。
所以,此次黄克带来勤王的兵马总数已经超过了七万。
京师内在与黄克取得联系之后,建文帝终于下定决心联合黄克的兵马主动出击。
这一战,建文帝派出了老将武定侯郭英担任主将,抽调了京师中的守军十五万与黄克共同进攻朱柏
朱柏提前就从锦衣卫楚获得了朝廷即将出兵的消息,也做好了充足的应战准备。
所以,当大战开启的时候,原本兵马就比朝廷更加精锐,再加上又有了充足的准备,从一开始朱柏的荆州兵马就占据了上风。
数十万大军在京师城外鏖战一天一夜,最终以荆州军取得胜利为结束。
此战,荆州军歼灭朝廷兵马四万余,俘虏近六万,逃散者更是不计其数。
能够返回京师的兵马已经不足五万之数。
等到这一战结束之后,京师的守军总数已经远低于朱柏的兵马。
接下来,又连续不断的有勤王兵马赶来,却在朱柏派出的骑兵突袭之下,一一被击溃。
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个南方数省的勤王兵马,已经全军覆没,京师已经成了一座孤城。
当战事进行到这种程度的时候,朝中的许多大臣就开始有了新的想法。
建文二年十一月,燕王朱棣在德州大败李景隆,李景隆退守济南府。
燕王朱棣的兵马顺势占据了大半个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