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 109章无人饿死
范丽华也笑了,她这个儿子就是个憨憨。
孩子们继续在院子外面堆雪人,张忘川担心何彩蝶在外面待的太久,会受风寒,于是招呼张宏文以及张宏武夫妻回了后院。
好久没见面的堂兄弟们,早就想聚在一起切磋切磋了,见老爷子走了,几兄弟兴奋的朝张兴毅的院里走去。
张兴鑫,张兴宇两人居然忘记了自己的媳妇还站在院外。
范丽华拍打着身上的雪花,笑着对大嫂王丽说道:“有了兄弟就忘了媳妇,把咱俩抛弃了”。
王丽无奈的笑着说:“他们两兄弟都是这德性”。
“大堂嫂、二堂嫂,去我屋里说话吧”,张如画出声说道。
香草也道:“咱们很久不见一块儿去如画屋里坐坐”。
杨小花抽空去厨房告诉李婆子中午多做一些饭菜,张宏文一家人要在这里吃饭。
后院,何彩蝶正在问张宏文:“宏文你和朱静吵架了吗?为什么你们都过来了她没来”?
张宏文解释:“昨天约好我与兴鑫、兴宇两兄弟过来看你们,并没有说叫其他人。
今早在门外,才知道两个儿媳妇与三个孙子都要一起来。
那时朱静还在睡,便没有叫她”。
何彩蝶松了口气,没闹矛盾就好。
张忘川说教:“宏文,你二弟分给你的粮食省着点,这雪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停”。
张宏文点头,并且告诉他们于洪刚外出买粮,回来时见路上的树皮都被人抠光了。
张忘川叹息:“今年雪下的早,断断续续现在还没有停,城里有粮,老百姓的日子还好过。
没粮食的城里,当官的都自顾不暇,哪里有闲心管老百姓的吃喝”。
张宏武心里想的却是,张氏商业城内、外城都缺人。
粮食对他来说不算啥,雪停了让人在各个城门口,搭粥棚施粥,吸引老百姓进商业城安家。
张宏武能够想到的问题,杨小花自然也考虑到了,不过杨小花却不打算把城外的百姓全部放进城里。
她要从中选择一批有技能的人进城。
一户人里面至少要有一个人达到要求,全家才能够进城安家。
张宏武夫妻俩都在沉思,张忘川也不去打扰他们,与张宏文继续聊着忘忧城的事情。
何彩蝶坐在一旁,开心的看着父子两人聊天,今天真的很开心,儿孙们都聚在一起。
“夫人、夫人,开饭了”,门外传来李婆子的喊声。
杨小花家因为吃饭的人多,每次厨娘去叫各房吃饭都会在房门外说开饭了。
杨小花听到门外的声音,站了起身:“爹、娘,大哥,咱们去饭厅吃饭”。
从后院来到前院,饭厅平时只摆两桌,今天多了张宏文一家,李婆子便多加了一张饭桌。
小花家的饭桌都是杨小花设计的,每张桌子,都额外做了一个大圆桌面,吃饭时把大圆桌面放上去,坐着也宽松。
张兴鑫看着桌上的饭菜暗暗咋舌,主食是白米饭,大白馒头,鸡鸭鱼肉蔬菜以及海鲜干货,样啥都有。
最开心的是,看到厨娘拿了几个酒壶放在饭桌上。
忘忧城里的大米,面粉早就卖完了,家里现在吃的都是糙米饭,杂粮馒头。
下饭吃的都是菜干,鸡鸭鱼肉及海鱼干偶尔还能吃到一些,新鲜蔬菜根本就看不到。
不由出声问道:“二叔,你们这里还有新鲜蔬菜,这是什么菜?我怎么没有见过”?
“菠菜”,张宏武开口说道。
张忘川接着补充道:“这个种子是从梁国码头那边弄过来的,据说是从海外来的”。
杨小花笑着说道:“爹,什么据说是从海外来的,这就是船家从海外运回来的”。
杨小花拿到蔬菜种,也不知什么时候能种植,于是就让穆迅把菜种全都放在了库房里,准备等开春再种植。
穆迅叫了农业部的副部长杨永康帮忙,把蔬菜种植分类放好,谁知道杨永康居然认识菠菜种子。
他指菠菜种子袋子上的画案,对穆迅说道:“小穆啊,这是菠菜我认识”。
穆迅看了看袋子上面的字,确实写着菠菜,于是开口说的:“杨叔你见过菠菜”。
杨永康得瑟的说以前他在夏商国还种过菠菜,那是他无意中在得到的种子,
记得当时是冬天,他在一家粮食铺子里帮人家扛包整理库房,
在库房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小纸包,掌柜的打开看了眼是蔬菜种,记不清是什么时候放进去的,顺手就送给了他。
他拿回去也没在意,种子很少不超过百粒,他随手扔在了菜园地,居然成活了,
那是他第一次在冬日的饭桌上吃上新鲜蔬菜,可惜没有留种。
穆迅一听冬天能种,立即拿了菜种子让杨永康负责栽种,菠菜成熟周期也比较短,40天就能收获。
收获的菠菜放在仓库里,城主府的家臣以及杨永康一家都可以买来食用。
张宏文用筷子连夹了好几夹菠菜,好久没吃过新鲜的蔬菜,可得多吃一些。
就连一向只吃肉不吃蔬菜的张俊杰都吃了不少的菠菜。
好在李婆子知道,冬日里新鲜菠菜少见,怕不够吃多做了一些。
每张饭桌,最先光盘的都是菠菜,李婆子连忙从厨房把多做的菠菜端了出来。
在商业城吃过晚饭以后,张宏文与儿子、媳妇要回去了,张俊杰他们留在商业城。
张忘川说很久没有见到他们三人,让他们多玩几日,张俊杰三人巴不得留下来,正愁没有借口,赶紧同意留下来陪曾祖父与曾祖母。
张俊杰跟着张俊谦住在一起,张玉梅两姐妹住在杨小花家后院。
没过几天雪停下了,在张宏武的带领下,内、外城除了老人与幼童,其他人全都自发的加入到扫雪队伍里。
这场雪断断续续下了5个多月,商铺与作坊已经停工很久了,百姓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工赚钱。
这5个多月,除了最开始的两个月是卖粮食给百姓,后来每个月百姓都能带上户口薄来办事大厅领粮食。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每人都有。
粮食有几种,每1种的斤数都不同,任由百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