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4章 这是明清建筑?
方小鼠沿着鹏洞村的青石板路漫步,灰瓦青砖的岭南建筑流淌着时光和文化的魅力,太姥姥跟她说,她们的先祖因战难失去家园,流离失所的逃难过程,一只大鹏鸟盘旋在她们头上,最后选择了这个山头飞下,先祖们跟随着大鹏鸟过来查看,看到这里有一巨洞,正好落脚,于是大家一致选择这里作为安家乐业的福祉。
不远处,古井旁的老树下,村民笑语阵阵,附近有几家屋顶上炊烟缕缕升起,又到了做晚饭的时间。
方小鼠已经在这个村庄呆了三天,村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里依山傍水,村中竟有河流川流不息;整个村落布局合理,俯瞰整个村落,呈现“川”字格局,虽然不懂风水,但方小鼠依然觉得这里是一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
但是现在鹏洞村一派破败的景象,村路到处坑坑洼洼,没有一条像样的硬化路;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几乎只有老人和小孩留守;
仅剩下的一些青壮年,不是家里有老弱病人无法离开的,就只有那几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不干好事的,也就是舒广跟方小鼠说的,坑蒙拐骗,吸毒的人。
舒广跟他们不一样,舒家老祖宗曾经有舒家拳法留下,抵抗过土匪山贼,护着一方百姓,舒家在鹏洞村是大家族。
后来解放的时候,舒家老爷子带着几房姨太太跑路到国外去,仅留下了大房一支。
大房太太是个信佛的,未嫁时心性善良,乐善好施,婚后更是体恤下人,事事亲力亲为,救苦救民,素有菩萨之称。大太太的儿子,娶了三代贫农家的女儿,生下几个儿子,开枝散叶,日子过得清苦,倒也安稳。
改革开放后,村里只有一些零散的农民,仅能养家糊口没有余钱。村集体收入每年只有1千多元,连正常开支都不够,更别提村民的家庭收入,几乎就混个温饱。
舒家几个堂兄弟姐妹到了16岁后,响应着打工潮,一起到广东捞金。
舒广给一家借贷公司做打手,纹了身,也留了疤,看着就挺凶。
那些年,舒广和舒晓都在深圳福田区工作,比起其他堂兄弟姐妹,两人更亲近一些,直到舒晓出事后,方小鼠被方朝刚带走。舒广又在打架时砍伤了别人,被关了半个多月,自己也厌烦了大城市的生活压力,于是回家养猪,谁知又遇上猪瘟,浑浑噩噩多年,也没混出个好模样来。
方小鼠对舒晓没有印象,舒广也几近不提。这里的村民大多都淳朴又友善,她们对方小鼠并不抵触,会用方言絮絮叨叨地说起舒晓的一些陈年往事。
此刻,一个叫金婶的老嫂子拍着方小鼠的手说:“你妈妈呀,当年就是我们村里的一支花,她小时候读书可厉害了,我家金富跟她一个班,同一篇课文,金富背几天都背不下来的,你妈妈一边烧饭一边背书,饭烧好,书也背下来了。她长大后,我的妈呀,跟仙女似的,哎,我告诉你,村长的儿子都跟她提亲,对了,村东头的陈屠夫家两个儿子都看中她,那时候可都是我们村里最有钱的人家,都看好你妈妈,要是当初她嫁在村里,哎,或许就不会这么早就走了。”
旁边的林婆婆吐了一口浓痰:“我早就跟她们说,你妈妈是仙女投胎,来渡劫的,这人世间的苦难都经历一遍,嘿,就回天上继续当仙女去了。你们想想,这人间八苦,晓丫头都受过,可不就是来渡劫的吗?”
方小鼠看着林婆婆,好奇这偏僻小山村还有人懂得人生八苦:“婆婆,你说的人生八苦是指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盛这八苦吗?”
林婆婆得意地说:“是啊。”
林婆婆咳了一声,拉了一下嗓子,哼起粤曲来:“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苦受阴苦。”
方小鼠不禁给她鼓起掌来,“婆婆这曲子唱得真好。”
林婆婆羞涩地一笑,拍拍她的肩膀,像想起什么来,鼻子抽了抽,大手压住一侧鼻子,擤了一把鼻涕,突然就呜咽起来:“这小曲,是你妈妈教我们唱的。还有那个帝女花,她也唱得很好。你妈妈的那个死鬼爸爸,就是你外公啊,在你妈妈很小的时候上山被蛇咬,中蛇毒没救过来死了。这可不就是死苦了。你外婆撑不住跑了,这可不就是生苦了,只有一个七老八十的奶奶一把尿一把屎的把舒晓拉扯大,这不就是老苦,后来她生病了,是病苦。你爸爸不要她,就是求不得苦,不能看着你长大就要离开,可不就是爱别离。。。。你妈妈这命苦得很。所以我说她就是仙女来渡劫的,她现在一定在天上过好日子呢。”
金婶也陷入回忆:“你妈妈特别懂事,7岁大的孩子,因为没吃没喝的,长得比同龄的孩子要瘦小很多,天天踩着小板凳,在高高的灶台上做饭炒菜,挑着几乎跟自己一样大的水桶到古井里打水,摇摇晃晃地,看得让人揪心,就是这么一个小身板,还要下地锄地,播种,浇水拔草施肥,养活自己和奶奶。”
坐在一边一直不说话的一个婶婶,放下手上的毛线活:“你妈妈要不是走得早,肯定是我们村里最有钱的。也是可惜了她那么灵光的脑袋了,要是能读书,那个什么北京大学,她肯定能考上。可惜啊,她知道奶奶拿不出钱供她读书,就跟着舒家的几个哥哥姐姐一起到深圳去打工。后来也是挣到钱了,总能几百几千的往家寄钱给她奶奶,在我们村里算是有出息了,你看看我家那个二妮,到现在每年都没几个钱给我,都不够她自己买衣裳化妆品的,人家舒晓逢年过节回不来,说是要上班,双倍工资。我家二妮没事就请假,一天天的工资都被扣光了。”
金婶:“是呀,我们都以为舒晓有出息,以后会把你太姥姥接到大城市去生活,没想到过了几年,就把你给领回来了,还得了大病,回家那时候已经几乎不行了,我们看到她在屋外吐血,可吓人了。”
林婆婆:“我看她就是为了不吓到你太姥姥,没住多久就带着你回深圳去了,没成想,再回来就是一个骨灰盒子,你太姥姥也是因此日哭夜哭,眼睛都哭瞎了。哎。”
金婶:“行了,行了,都回家做饭去吧。小鼠啊,你跟我走一趟,我去给你摘一把空心菜,你拿回家炒着吃。”
林婆婆:“对了,我家有地瓜,冬瓜,地菇(土豆),你也去拿点回家吃。你太姥姥牙不好,煮烂点给她吃。”
方小鼠抱着一筐瓜果蔬菜往家走。
短短三天时间,她已经有些喜欢这里的生活。她以前物质生活很充足,但是在遇到巴特尔之前,身边只有林琛带着人情味,但始终不是血脉亲人那种亲情感。
方小鼠远远就看到瞎眼的太姥姥站在门口,伸长脖子,侧着耳朵,在等着她,方小鼠心里暖暖的,那是有家人在等待的感觉,那是被家人需要的感觉。
方小鼠喊着:“阿祖(岭南某山区方言,太奶奶或者太姥姥都叫阿祖)。”
听到她的声音,太姥姥老树皮一般的脸,笑开了花,沿着她的声音,往这边走过来。方小鼠连忙跑过去扶着她。
太姥姥抓住她的手:“囡囡饿了吧,我已经焖着饭了。切了腊肉蒸着呢,那是舒广小伢拿来的腊肉。”
方小鼠开心地说:“嗯,我最喜欢吃腊肉了。”说完,连忙跑到厨房,查看一下有没有柴火漏出来。
厨房其实就是一个木棚子,四边漏风漏雨,屋顶也几乎都漏了,舒广说这几天母猪下崽,等接完猪崽子,他会去砍一些树,买些塑料布给修葺好。
方小鼠不急着回杭州,她还没弄清楚梁婵娟的意图,她怕现在贸贸然回杭州,会真的被梁婵娟卖掉。
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她不忍心报警。她现在也没有受到真实的伤害,也不清楚其中的事实真相如何,舒广没有告诉她舒晓和梁婵娟的的关系,舒晓在梁婵娟和方朝刚之间,到底充当怎样的角色。
方小鼠隐隐觉得自己的亲生母亲,是一个小三,插足了梁婵娟和方朝刚的家庭。方小鼠不想冤枉自己的母亲,但也不能纵容自己的母亲,她只能查明真相再说。
她想跟巴特尔报个平安,但是舒广深怕她回杭州,已经把她的手机拿走。
她想借用村民的手机,大家似乎都收到了舒广的警告,都找借口不给她使用手机。方小鼠只好作罢。
吃完晚饭,岭南的山区还是艳阳高照,没有手机,没有电视,没有书籍,没有娱乐的山区生活,村民们都走出家门,到古井旁乘凉喂蚊子。
方小鼠尽量避开人群,她想一个人安静地散散步,穿过一小片竹林,又走过一段青石桥,方小鼠看到一段古城墙,上面还有碉楼,高大的古牌坊上刻着繁体字:“康乐庄”,始建于明朝弘治(1448~1505)年间。
方小鼠惊得连忙靠近仔细观察,她伸手轻轻抚摸这些城墙,心里激动极了:“这是明清建筑?”
方小鼠越往里走越激动,里面的古民居虽然残垣断壁、青石砖路面也坑坑洼洼、许多楼房都东倒西歪、岌岌可危,可是却完好地留存着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石桥、古码头、古城墙、碉楼、护城河等遗址遗迹,它们都在默默地见证着这个小村落曾经的辉煌和岁月的沧桑。
这个传统村落,完全可以申请古村落遗址文化公园的项目,通过挖掘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来推动历史古迹、旅游观光融合式发展,逐步走出一条“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的新路子。
方小鼠连忙往舒广的家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