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叫沈浪苏若雪的小说

第4674章 冰雪苏醒(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674章 冰雪苏醒

大量古老神秘的画面一闪而过,沈浪脑中的晕眩越来越强,已经渐渐看不清后面出现的画面了。

脑中的晕眩感持续了足有半柱香时间,沈浪这才慢慢恢复了清明。

努力回忆起脑海中浮现的画面,沈浪面露困惑之色。

先前每次自己吸收天道碎片之时,也都会看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画面。

这次吸收半块封界星盘,脑海中同样浮现出了许多画面,而且这次的画面似乎比之前几次都要古老。

通过在仙界这些年的经历,沈浪大概知晓那些画面极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历史经历,就好比历史的记忆碎片。

可惜他只窥得最初的几幅画面,因脑中的晕眩感太过强烈漏掉了许多线索。

虽然沈浪无法通过几个画面分析出太多信息,但大概可以判断出,封界星盘似乎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说话,那半块封界星盘,已经彻底融入了自己的肉身魂体之中。

沈浪能感知到魂体肉身中好似充斥着一股神秘的力量,那这股力量说不清道不明,但冥冥之中,沈浪总感觉自身的存在变得更完整一些。

这种体会难以用言语表达,十分奇妙。

总而言之,这半块封界星盘能顺利融入自己的魂体肉身之中,说明已经认自己为主。

这半块封界星盘是自己能否穿梭时空的必要条件,能顺利认主,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沈浪,恭喜你成功令那半块封界星盘认主!”

见沈浪如此顺利,后羿虚影难得发出赞叹之声。

沈浪眼神还有些迷茫,困惑道:“后羿前辈,那半块封界星盘虽然进入了晚辈的魂体肉身之中,但晚辈无法感知到封界星盘的存在,不知这会不会影响到之后穿梭时空的计划?”

后羿直言道:“那半块封界星盘与你自身的天地气数融为一体,只凭你现在的修为境界,还无法掌控自身的天地气数,感知不到封界星盘存在才是正常的。”

“等你能融合数颗混沌九色补天石,或许就能感受到自身的变化了。沈浪,事不宜迟,你现在就可以尝试融合这水之石。”

沈浪目光转向身前漂浮着的水之石,点头应道:“好。”

“混沌九色补天石蕴藏着的天地气数虽无法与封界星盘相提并论,但能大幅强化你的肉身魂体。”

“如今你的魂体肉身有着半块封界星盘的加持,要吸收混沌九色补天石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话音一落,后羿便将冰雪的魂体移至到身后较为安全的位置。

沈浪照后羿指点,直接将水之石吞入了腹中。

“轰轰轰!”

电光火石之间,水之石在沈浪腹中爆发出巨量的寒芒白光,沈浪周身陡然掀起一股寒芒风暴,动静颇大。

水之石爆发出的极寒之力,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沈浪的身躯,好在肉身和魂体中的九转法印发挥用处,竭力抵抗这股极寒能量。

沈浪尝试强行炼化水之石,使之与自身融合。

顷刻之间,他全身上下就已经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霜,溢散出去的寒气席卷整个轮回天宫第一层,四周的空间已经被大片的寒雾笼罩包裹。

足足持续了数个时辰后,水之石成功与沈浪的魂体融合,与土之石并排在魂体的丹田部位,散发着绚丽的白光。

“呼……”

沈浪长出一口气,只觉有些不可思议,想不到水之石能如此顺利的与自己的魂体融合。

换做是普通修士,这绝对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

或许是自己令那半块封界星盘认主所致,因为封界星盘几乎是天道法则的产物,蕴藏着无穷的天地气数。

而混沌九色补天石中的天地气数自然无法与封界星盘相提并论,故而会被封界星盘吸引,使得沈浪能将其与自身魂体相融合。

花幽山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
无限诸天:从获得史蒂夫面板开始
爱吃肉的李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江羽说,千万别跟我比。论医术,我医术盖世。论武力,我武力超群,同代无人及。
庄小贤
一剑飘香
一剑飘香
关于一剑飘香:1982年,王元庆高考意外失手,名落孙山。流落在外一年,得靠赌博为生的二哥看中,收他做徒弟。但元庆一心想走正道,一年后以绝对的优势考进武装部成为一名文职干部。开始了他的官场沉浮人生。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躺过那条河
绝代天骄,入赘十年,大婚前夜把我转手送女帝?
绝代天骄,入赘十年,大婚前夜把我转手送女帝?
宁燃乃是最强隐世门派,云极仙宗唯一传人,为了娶九阴玄体之女,被方家赘养十年。 北域女帝云妙凝冲击帝尊境时走火入魔,修为尽废,被方家悔婚。 方家竟派出养婿宁燃顶替长子成婚,所有人都以为夫妻双双废物,谁料云妙凝从此一飞冲天。
海际
江寒柳如烟
江寒柳如烟
上一世我的妻子当着我的面,将我的心脏取出给了别的男人。 还好老天有眼,让我重生了。随着虚拟步入现实的网游火了,我赌上了自己全部身家,竟激活了【财神】附身。当别人还在苦苦打怪,我已经在游戏里遨游了~至于那个女人,我会让她生不如死。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