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秦琼

第1274章 苏定方威震百济(3/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274章 苏定方威震百济

好在新罗人虽然贪心的想捡便宜,但在被上国大将教导后也不敢乱来,老实的退回去了。

苏定方旗开得胜,将捷报奏于朝廷,并上交了自己的下一步作战计划。

“兵分两路,北面在平泽唐泽港沿河往西南,想办法夺取娘子谷(清州),然后就可顺熊津江而下,直攻其旧都熊津城。”

“另一路沿海而下,在熊津江口登陆,水路并进,沿江攻打上游的都城泗沘。”

“南北对攻,一战而灭百济,擒其王灭其国!”

苏定方的作战计划还是很不错的,没打算说一步步推进,而是打算来个斩首战术,直接攻首都。

但是又分兵两路。

百济的唐津城,听名字就知道原本是一处港口,是通往大唐的贸易港,这里靠海临河,既有大海湾避风,又有河口平原富饶。

这个时代,许多国家都有港口叫唐津港,高句丽有、倭国有、新罗有、百济有、林邑也有。

唐军拿下唐津,可迅速占据唐津平原,从这片富饶的粮食产区获得补给,减少从中原运粮过来的负担。

同时,从唐津港沿河西进,顺着谷道距离娘子谷不过百余里,而娘子谷正好在熊津江的上游,沿江而下是熊津、泗沘,这样一来配合从下游攻过来的唐军,百济相防都难。

比起原来放出风声的从熊津江口直接杀到泗沘的那个烟雾弹计划,无疑这个计划才更加实用可靠。

“军事这块,我们这些相公可没有一个有魏公的本事,魏公觉得苏定方此计划可行否?”长孙无忌倒不掩饰自己并不擅长军事。

秦琅毫不吝惜对苏定方的赞美之词,“苏定方用兵如神!”

都用了上神这样的词语,可知赞美的多高。

宰相们对此对不以为意,秦琅本身是个被称为兵仙的人,公认的比他老子武神秦琼更了得,而苏定方虽说是秦琼那一代的人,可实际上当初他是河北反骨仔,窦建德死了又跟刘黑闼,最后回到老家种地。

是秦琅去河北处置李瑗王君廓时,把他招入麾下。此后,两人关系一向亲密,谁都知道其实苏定方就是秦琅的兵法门生,得到他亲传的。

那些年秦琅东征西讨时,苏定方也基本上都跟随着他,立下许多大功。真论实打实的战绩,其实苏定方应当能排在大唐将帅的前几名,只不过出身不好,所以这些年也不算特别出名。

但实际上,大家都心里有数,苏定方肯定比李绩打仗厉害,程咬金牛进达薛万彻刘兰成这些只能算猛将,但论指挥,大唐最了得的几个人排名,应当是李靖秦琅不分伯仲,但李靖年纪大资格老,所以尊老李靖排第一秦琅第二,接下来便应当是柴绍苏定方李绩这几人了。

可柴绍实打实的战绩,应当也是不及苏烈的,故此苏烈应当能排的上是用兵第三。

只不过资格功勋比他高的大将太多,秦琼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屈突通段志玄张士贵甚至尉迟恭李大亮黄君汉张公谨等等。

真正军事指挥上前三就是李靖秦琅苏烈,然后是柴绍李绩,接着反倒应当是那几位胡将,思力、思摩、何力、社尔他们了。

苏烈隋末时十几岁跟着他爹办民团打流贼,后来在河北军团中也是万人敌的先锋官,被秦琅招入大唐后,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打吐谷浑平南蛮征党项,打东西突厥战高句丽人,如今又跨海征百济,几乎就从未有过败绩。

木子蓝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听懂毛绒绒心声后,我被官方盯上了
听懂毛绒绒心声后,我被官方盯上了
林听被男朋友设计车祸身亡后,意外和小系统绑定,她不仅重生了,还靠着小系统,听懂各种毛茸茸心声。警犬基地走失小狗主动上门求助,她不仅帮走失小狗找到主人,顺便破获黑砖窑案子。偶遇连环杀人案,这都不是事,小
桃花映雪
你迎娶平妻?我带患入宫当皇后
你迎娶平妻?我带患入宫当皇后
【重生+爽文】唐朝阳是永恩侯府的嫡女,她个性张扬跋扈,喜好男色。寒门学子翡宴入京赶考,朝阳对他一见情深。她强悍的命人当街抓走他去拜堂,两人夜夜痴缠。一年后,朝阳生下一子。老皇帝驾崩,新帝上位。翡宴摇身
虎金金
老爹以身入局,我被推成大富豪
老爹以身入局,我被推成大富豪
他爸把他拉到跟前,一脸神秘地说:“儿子,爸要二婚了,对象是个富婆!”他一听,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心里那叫一个乐开花。他寻思着:“我这是要翻身农奴把歌唱,摇身一变当富二代了?虽说这‘二代’的含金量可能有
佚名
被CBA开除后,我成了NBA新贵
被CBA开除后,我成了NBA新贵
顾白意外穿越来到2007年,激活词条升级系统!!开局喜获金色传说!!在拉练赛上胖揍蓝鞋父子,直接被CBA、蓝鞋开除。随后,顾白润到大洋彼岸。从此,华国乔丹横空出世。MVP,AMVP,FMVP,DPOY
金州拉文
矫正中心一个月,我看清渣男
矫正中心一个月,我看清渣男
老公青梅要自残,她发现后,立即夺下刀具。没想到这一幕被他撞了个正着,不听她解释,直接默认为她要行凶。不仅逼着她道歉,还将她送去了纠正中心。一个月后,他接她回家,她却只给他一份离婚协议书。他:“我不同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