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章 避祸
潼川府在古代也是川北首屈一指的重镇,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三,足见其规模之宏大,就是当时的绵州(绵阳)也不足其十分之一,水陆两便,南有凯江,北有涪江,从西向东,傍城而流过,于城东汇合一流,东向陈子昂家乡射洪县滚滚奔腾而去。
潼川府南距成都三百五十里,东去射洪百里,西去绵阳一百三十里,南去蓬溪百里,北去盐亭百里。
潼川大道,东西南北水陆纵横交错,人夫轿马丶舟船穿梭不息,历朝历代繁荣也是首屈一指的旅游圣地,唐代诗圣杜甫也曾多次来此旅游观光,有诗为证:
石柱盘龙镇梓州,
凤凰伞子盖牛头,
三台山上七星灿,
马龙岩前观魚游。
更有几多风水先生赞道:
山山众回头,
两江不断流。
雨露肥如油,
吃喝不用愁。
苍天应声有,
富贵能长久。
穷人不想走,
清官人人留!
还有民间传说:
重重现青山,
滚滚上牛头!
…………
潼川府衙丶梓州衙丶三台县衙都曾设在潼川古城内。城外南去四十里地就是南路伟禾乡,我的上十几辈人都居住在这穷乡僻壤里繁衍生息。
曾祖最先居住在苏家沟,这里南来北往,沟底宽阔平坦,丘陵脚下小溪环抱,自由流淌,灌溉着良田千顷,便于农耕。
交通当道,但也招来了许多麻烦,衙门差人办差常经家门,每必进门来歇息打扰,将苏家当成了驿栈,无偿还得有求必应,稍有怠慢,衙役们便吹胡子瞪眼,吆五喝六,令我祖辈苦不堪言,忍气呑酸一年又一年。
如之奈何,令人彻夜辗转难眠,左思右想,得罪不起,难道还躲避不起么,思前虑后,决定迁居,又往哪儿搬家呢?
当家人已是白发苍苍、银须飘飘、满脸皱纹,年事已高,辈份也最高,是德高望重的长者,不得不在这一天的傍晚召集全家老小一本正经地问:
“我们家住在这里,代代人都有说不尽的烦恼,现时全家人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将家搬到哪儿去才能躲避开那些讨厌的衙役打扰,过上安居乐业而又清静的日子呢?"
女人们都七嘴八舌地嘀咕着:
“我们女人外出少,头发长见识少啥,还是你们男人拿主意嘛!我们女人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啥!哈哈哈……"
女人们的话逗得男人们哄堂大笑:“呵呵呵,哈哈哈……那你们就赶快闭紧臭嘴啥,听我们说嘛!"
“好,好,好!行,行,行!静静,静静,那就由男丁们来讲讲,去哪个地方最好?"当家人转问男人们。
于是男人们开始议论起来,气氛更加活跃了。
有人提议:“我们应去城北方向的龙树场,是老祖宗苏状元故里啥,那龙树场附近的乡间是苏状元的发迹之地。苏状元是宋朝皇帝钦点状元,又曾高居宰相之职,家贫出贵子在故乡传为佳话,名声大噪,当地居民彼有好感,我辈加入容易被接纳啥,那里离县城至少也有一百四十多里地,最偏僻啥,官府最难打扰到我们嘛!"
有人提问:“此去离龙树场路途遥远,跋山涉水,携带家眷和辎重,困难重重啥,多有不便,总不能光人去啥?再说,两手空空,去那么远的地方白手兴家,妻儿老小要遭受多少罪,谁受得了嘛?"
又有人提议:“我们应该就近搬家才是上策,我看近处东去有一家李姓人家的一条深山沟,那里不顺道,也偏僻啥,离官道也较远,官差打扰不到就很好嘛,眼前就是桃源洞,又何必到远处去求神仙,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哪?"
听到家人如此这般地议论,当家人右手摸摸银须,左手摆摆示意,嘈杂声嘎然而止。
当家人微笑着说:“好啦,好啦!大家静静,我就一锤定音了!大家听着:我们最好是就近不就远了,只是这李氏家族必定是外姓人家,又是历来的土著居民,我们强龙难压地头蛇,人家的地盘人家作主,可能要会好几番周折方能办成这么大的事情,待我择曰去会见李家族长后再议此事,现在各自回房歇息去吧,准备该干嘛还是干嘛!"
于是,家人们纷纷散去,各人心里面对着即将告别的故土依依难舍,又无可奈何,感到有点儿遗憾丶些许惆怅,夹杂着几分兴奋之情,期盼着福音早日降临。
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