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2章 战三塆6
罗氏母子三人留了下来,暂住在九间房大院内,相处得也很融合,就是闲不惯,除了教教两个孩子念书习字外,特别喜欢去厨房里帮忙。
昌富、昌尧媳妇儿也才四十多岁,为众人做饭菜,也能胜任。两人见到罗氏来帮忙,心里很是高兴,可口里却说:
“这厨房里有我们两个人就行了,不必辛苦你了啥!"
罗氏说:
“闲着也是闲着,很无聊的,还会去瞎想些什么,我来帮忙做一些活儿,让二位婆婆也轻松一点儿,把饭菜啊丶汤啥子的,做得更合口味一些,让忙活在工地上的几十个人,心情更舒畅一些,每天能多干一些活儿,早日将三个塆子的土地开垦出来,苏家沟里的娃儿大小才能早点儿搬过来团聚,不就方便多了吗?"
俩媳妇儿听了罗氏的一番话,非常满意,高兴地说:
“哎哟喂,琴韵呀,你倒底是知书达理之人,道理一套一套的耶,好吧,你喜欢来做,就来哈,我们这厨房里还真是求之不得,眼前就是桃源洞,又何必到远处去求神仙呢,你就是活神仙呀!"
罗氏听了,噗嗤一声地笑了:
“呵呵呵,这人世上分明都是凡凡胎肉体,哪有啥子神仙啊,有神经病人倒是真的!"
三人都笑得合不扰嘴了,一齐动起手来,烧锅,炒菜,做饭,配合得得心应手,干得很是开心。大家感觉饭荣也越来越香,汤也更有味了。
苏老太公见罗琴韵母子仨人心情越来越舒畅起来,性格也变得开朗多了。
这天吃过午饭后,苏老爷子与罗氏摆龙门阵攀谈起来,苏老太公问罗氏:
“你经常教孩子念书习字,俩孩子学得如何?"
罗氏道:“光烁虽比光旦年长好几岁,但远不如光旦的天赋好,好比《百家姓》、《三字经》,《增广贤文》,《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之类的书,光烁读起来也困难而不求甚解,但光旦能倒背如流还能理解其意!"
苏老爷子:
“哦,光旦这孩子有如此天赋,倒是一株好苗子,本太公要特意好好地栽培栽培他,不过我得先考考他了!"
罗氏问:“咋个考呢?"
苏老太公若有若思地微笑道:
“我这里有几道难题,看如何分解?"
罗氏问道:
“啥子难题嘛?"
苏老太公一本正经地道:
“自湖广填四川以来,我苏氏家族的班辈,一直是沿用湖北麻城县孝感乡武功堂的字派,只有“培万延光茂,仁再知昌才"十个字,你看苏茂才比我晚好几辈,按字派却转宗成了我的长辈了,时代久远了,混淆不清,爷辈成了孙子辈,孙子辈反而成了爷辈了,人伦丧失,成何体统,究竟谁才是祖宗,谁还会认得祖宗,与畜牲有何异,人哪儿还是人,人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吗?"
罗氏道:“这可是个大问题哟!"
苏老太公道:
“就是啥,所以说嘛,我想不能再转宗了,应流宗才对头!"
罗氏问:
“咋个流宗法呢?"
苏老太公道:
“以“培"字开头,派生出四十个字来,就不会造成先辈还未走完,后辈又转回到先辈头上的辈分上头去了,哪有四十代人以后,还有祖宗高辈在世的?"
罗氏道:“太公睿智英明,好办法!"
苏老太公:
“所以,四十个字派,就让光旦来派生,也顺便考考他的天赋!"
罗氏道:“谨遵太公之意,可以让他来一试!"
苏老太公:“好,就这么定了,你明日早饭后,领光旦到正堂屋里来见我!"
第二天早饭后,罗琴韵领着光旦,母子二人来到正堂屋内,见苏老太公早已备好了文房四宝,坐在文案前等候。
苏老太公对光旦道:
“好孩子,别慌张!想必你母亲,已将本太公请你来的意思,传达给你了,你照办就是,太公相信你,来来来,坐在我坐的位置上去,用心写吧!"
苏老爷子一边说话,一边起身让出了座位,同时叫上罗琴韵坐到一边喝茶去了,说:
“我俩尽管喝茶,别打扰到孩子,让他无所顾忌,自由自在地去发挥去!"
只见光旦落落大方,态度不卑也不亢,就坐在了文案前的椅子上,铺开纸张,拿起笔来,正要蘸墨写字,又将笔放下了说:
“母亲这坐椅矮了点儿,我坐着不好写字嘛!"
苏老太公道:“琴韵,你去我房里,将那小矮凳子拿来,与他加在屁股下,准保能行!"
罗氏去拿来了小矮凳子儿,放在椅子上,让光旦坐上,问光旦:
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