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93章 光旦中举27
李老太公也是一个热心肠,乐于助人的老人,见多识广,足智多谋,精灵善断,与苏老太公有一拼,不分上下,自从相识,知己知彼,知音知己,相亲相爱,言行一致,很是投机,有求必应,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照应,隔三差五,聚会一起,谈笑风生。
近几曰,两位百岁老人恰逢苏氏家族内,四桩婚事急需处理,又坐在了一起。
苏老太公同大家吃完早饭后,将众人会集在一起,商议征求意见道:
“今年腊月内,我苏氏家族中共有四桩喜事,急需操办:一,苏光烁与盛玉兰;二,苏光旦与楊媛媛;三,苏光前与张承贤;四,张承先与苏光华。光烁、光旦兄弟俩本是一小家,两桩婚事合并在一起,同日同时办理;光前与承贤、承先与光华是来回亲,两桩婚事也能合并在一起,同日同时办理。一起在碾子湾罗琴韵家里操办,另一起分别在我九间房大院和张家操办。两大起婚事不能在同日里操办,只能隔开两天操办,赶礼吃酒,客人也才跑得过来,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众人回答道:“是!"
李老太公道:
“苏老贤弟考虑得很周到!"
苏老太公接着道:
“婚事定在何日,酒席啷个儿办,客人哪们儿去请,那是后话,今日暂且不提,择日再议。今日当务之急要提的事是女方家陪伴嫁妆之事,我苏家丶杨家丶张家,挨邻接近,友好互商,方便行事,唯一那景福院盛家,山高水长,森林茂密,荆棘丛生,炊烟稀少,鲜见有人,羊肠小道,路遥几十里,往返难行,即使那盛家办有陪帘,也去抬来不成。盛家女儿出嫁无了嫁妆,逗人笑话,让盛玉兰难为情,也愁煞着盛家人,本来是一桩喜事,却让人纠结感伤,你们来讲讲,这又咋个整才行?"
众人道:
“是啊,没想到嘞,这还真是个难题哦!"
李老太公听了,用手捋了捋长长的银须,微笑道:
“大家莫愁,莫愁!其实不难,我有一个好办法!"
众人连忙问道:
“啥子好办法嘛?您老请讲!"
只见李老太公端上茶碗,喝了茶水润润嗓子后,慢呑吞地道:
“这个事儿其实很简单,由那盛家出资,托九间房大院为盛玉兰置办好一套嫁妆,在出嫁的头一天,让盛玉兰住进这九间房大院里来,当成娘家,第二天由苏老贤弟操办,代为盛家将她嫁出,又刚好能走过一段路程,让她有花轿坐上,吹吹打打,风风光光进夫家门,苏家也有了好声名,还留下了好人情,岂不美哉?"
众人听了,议论纷纷后,齐声喝彩:
“美哉!美哉!”
苏老太公也捋了捋银须,转动着眼睛,略思了片刻后,咳嗽了一声,喝下一口茶水后,微笑着道:
“呵呵呵……!为盛玉兰置办嫁妆,再从我这里嫁出去,确实是件非常美好的大喜事儿,我特别乐意来办好这件大事,可是大家想到没有,要这么办,那新的问题又钻出来了!?
众人问道:
“有啥子问题呀?请太公明示!"
苏老太公道:
“你们想想,四桩婚事作为两大起婚事来操办,一前一后,无论哪家先办或后办,我这里就有俩女出嫁,只能分成两起来操办了,我这大院子里忙得过来么?"
众人不解地问道:
“我们还是没弄明白,还望太公仔细分解来听听!"
苏老太公道:
“譬如说,碾子塆罗琴韵家先办,光烁来我这里迎娶盛玉兰回家,我这里得操办一起,再过两天后,张家承先来这里迎娶苏光华回家,我这里又得操办一起,前前后后分开操办,不是要操办两起,又是啥子?倘若我这里先操办打发苏光华的事后,再隔两天后,又要操办打发盛玉兰的事儿,这不是要操办两起嫁女儿的事儿,又是啥子?我这九间房大院忙得过来吗?"
众人听了道:
“哟,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哈!“
李老太公道:
“人生路就是这样走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换莫测,趟了一河又一河,逝去一波又一波,走了一塆又一塆,过了一坎又一坎,上了一坡又一坡,登上山峰望日月,苦去甘来风景多,心中美得笑呵呵,只要努力坚持搓,成功总比失败多!"
苏老太公问道:
“李兄,依您之见呢?"
李老太公道:
“依我之见,咬紧牙关,硬着头皮顶上,将四桩两起喜事儿同日同时一起办,化繁为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苏老太公道:
“这么办,那就忙坏了来赴宴的客人了!"
李老太公大笑道:
“呵呵呵……!那就管不了那么多,只管将大事儿办妥!想那些众人吃席也是各管各,岂有管不好自己?再说人家吃了东家吃西家,乐得满嘴笑呵呵,心中哪能不快活?早当奔波斗阎罗,忙的还是事主多!照我说的没有错,牛郎织女渡银河,牵手同进洞房窝!哈哈哈……!"
苏兴舒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