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医妃:农女巧当家林轩久刘大牛

第64章 阿迁被伤(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4章 阿迁被伤

林轩久忙着去抓补血消炎的药,亲自煎好。做完这一切,她才坐在赵氏面前,“阿迁怎么回事?”

赵氏忐忑不安的说,“今天你走了之后没多久,阿迁送你爹去谢大善人那儿。坐牛车,按理说阿迁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该回来了。可眼看着过了正午,还没见到他的面儿。我就出去找……”

“阿迁被村里几个孩子堵住,村西头的老钱家的大黑狗刚下了崽,那几个孩子把狗崽打死,绑在了阿迁身上。”

她说,“我觉得事情蹊跷,不敢再留在家里,就带着阿迁来县里找你,可是没找着。我就想着先让阿迁把伤看了。”

谁知道,阿九这般神色慌张的找了来。

赵氏敏锐的感觉到,肯定还发生了别的事情。

她忐忑的问,“阿九,我是不是做错了?”

林轩久静静的听完,心底最后那点不忿也消失不见。

她微微一笑,眼底星光斑斓,犹如月光破开乌云,无比耀眼灿烂。

“不,你做得很对!第一时间保护好自己,远离危险。”

赵氏处理没有不妥,林轩久甚至庆幸她娘的当机立断。

只是,心里头还是希望,她娘除了选择逃跑,也该努力抗争一下。

若林轩久没点本事,这次真会中了调虎离山计,被害在半路上。

也罢,急不来。

赵氏改变很多,已经殊为难得。

做成这样很好了,至少免了其他后患。让她少操心不少。

她起身走出去,谢五坐在外面的小几上,捧着茶盏,抿了一口,“要我帮你吗?”

林轩久眼底闪过一丝寒光,“暂时不用。”

村里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害阿迁,怎么会那么巧,阿迁给狗咬伤了,林老太跟阿春就合伙要卖她。

这也是她认可赵氏做法的原因,大房一家心黑手狠,异常歹毒,若最终的目的是她,那阿迁没被害成功,他们还会再起别的坏心思。

总归会利用阿迁引她离村。

若事情真如她猜测这样,只要她回去,事情就水落石出了。

在这之前,还是守好阿迁重要。

她借了医馆的厨房,做了一顿简单清淡的饭菜,给赵氏端了去。

赵氏轻轻摇头,“我吃不下。”

“你得回去。”林轩久把筷子塞到她手里,“你的孩子被害了,做母亲的不想讨回来?”

赵氏神色骤变,抓起饭碗,大口吃了起来,也不管是什么滋味,三两口就扒进肚子里。

她问,“我该怎么做?”

“去接我爹,让他去找大房闹,询问我的下落。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把全村人都叫到。”

林轩久眸子烨烨生辉,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赵氏点头应下,视线落在阿迁。

林轩久说,“阿迁先在医馆住着,等他服药好点了,我再带他回家。”

赵氏对女儿全心信任,也知道自己留在这里没有多少用处,深深看了眼昏睡的阿迁,用力的点头,“好。”

起身走了。

林轩久守着阿迁,等他醒来,药的温度也刚好可以入口。

饱饱的睡了一觉,阿迁喝了药,精神恢复的差不多。

林轩久起身走到外面,没想到谢五居然还没有走,她挤出个笑容,歉然道,“今天不能给你做乳鸽了。”

“其他的菜也可以,就像刚才炒给你娘的那样。”

林轩久微怔,“好。”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八零:前夫假死回家,可我已经嫁了他哥
重生八零:前夫假死回家,可我已经嫁了他哥
【年代+男女双洁+女主发疯+先婚后爱+宠妻+萌娃+事业+虐渣】 白梭梭重生了 重生在假死前夫带着新媳妇回家这一天 渣男离家出走,只留给她巨额债务和恶毒婆婆 为延续香火,婆婆下药,逼她当下蛋母鸡嫁给前夫大哥——一个未婚带娃的退伍军人 她不甘认命,和大哥努力奋斗事业有成,眼看日子蒸蒸日上 死渣男却回来要债要命? 重活一世,她主打发疯,有钱就赚,男人该睡就睡。 害死她的畜生,也得恶有恶报!
佚名
离婚后,我中奖两个亿
离婚后,我中奖两个亿
结婚三年,苏和一直替老婆还债,到了最后一无所有。 被嫌弃穷还被离婚? 这一次,苏和要为自己而活。 殊不知,出门随手买了张彩票,居然中了两个亿!
言之韵韵
护妻神婿
护妻神婿
许家赘婿苏南天为救妻子,替人顶罪入狱,却拜得九位神秘老头为师。 三年后出狱,他拥有了九种逆天的本事,发现妻子被人欺负。 苏南天开启护妻模式,展现出强大的能力,睥睨天下,引无数美女投怀送抱。 然而,苏南天却说:弱水三千,而我独取一瓢。
佚名
娇瘾
娇瘾
迟桐佳是养母花钱买来挣彩礼的,养母说她这张脸一看就适合卖去。 但她不知道,迟桐佳有个更适合卖的身体! 每天她都要偷偷挤两大碗的奶,才能不溢出来,要努力的克制自己,才能不让水流出来。 她不想成为养母口中的人,却在第一次见面时,主动问那个男人要不要喝她的奶!
佚名
青云直上:从救了市长夫人开始
青云直上:从救了市长夫人开始
官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最难的是保持一点赤城,一颗丹心,一颗责任心。 徐东升从秘书崛起,遵从本心,得贵人相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权利斗争中,左右逢源,不畏强权,青云直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