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被朱棣模拟人生曝光了

第1492章 老大朱高炽:媳妇今天怎么那么大火气?难道是来事了?(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492章 老大朱高炽:媳妇今天怎么那么大火气?难道是来事了?

朱棣这几句质问,顿时就吓得我上朝之前还来满脸自信的两名言官脸色苍白,惊慌失措!

皇上既然每日都能接到兖王的情报,显然也一定能得到兖王杀戮几百人的信息。

或者说,那数百人完全死有余辜,皇上有了确切的证据!

否则的话,也不会不闻不问了!

不过,言官终究是言官,靠着嘴皮子和一股脑的莽劲闯天下。

所以很快其中一人就连忙说道:“启禀皇上,我等并无其他心思,也无人唆使,只有一颗拳拳为国的忠心。

兖王改革变法并无错,可他却在陕西以变法为由,杀戮了数百人,可谓是震惊了全天下。

若是不严加管控,我大明还有多少人能让兖王如此杀戮?

臣恳请皇上收回兖王的生杀大权,只令其主持变法即可!”

言官的话并没有在朝堂之上掀起多少波澜!

毕竟要论杀人,这天下谁有皇帝杀的人多?

兖王也只不过是遗传罢了!

更何况他们也得到了消息,知道兖王在陕西处决了数百人。

不过他们的消息,要比这两位被唆使的言官要准确多了!

兖王虽然是在西安府处决了数百人,也确实是为了变法!

但处决的这些人罪名却不是反对变法!

可以说,这两名言官喷错了地方!

其实倘若兖王真的以变法为由杀戮这么多人!

不用得这俩言官开口,朝堂之上为反对变法者呐喊竖旗的官吏,就会主动开炮!

哪里还用得着等到现在?

也正是因此,群臣没有再接着看那俩言官,而是看向了朱棣。

因为对方接下来如何决定,关乎着他们未来该怎么走!

朱棣听着俩言官的废话又瞥了眼朝堂之上群臣的脸色。

当即就大喊道:“来人,将他们剥去官衣,打三十大板,刑部着人立即查办!看看他们到底是被何人唆使!”

朱棣是一点也没有留情!

毕竟自家宝贝老四在前方为国变法,他这个当爹的要成为对方最坚实的后盾!

说其他事可以,说变法比,不行!

这其实不仅仅是朱棣与群臣的第一次试探了!

像这样的事情,自从朱高烁离开京城之后,几乎每次早朝都会发生!

只不过这一次,就跳出来俩没看清楚形势,没查清楚真相的傻狍子罢了!

朱棣不介意用他们来再次警告朝堂群臣,变法势在必行,不允许出现任何杂音!

下方的刑部尚书自然是不敢怠慢。

当下就连忙领旨,心中也准备一查到底!

毕竟兖王此次改革变法就有他们刑部的人,而且还占据变法队伍高位!

能不能杀人,刑部在变法队伍的人会不知道吗?

既然能杀,还杀了那么多,显然有理有据!

至于上报来的罪名,若是他所料不差的话,应该还在路上。

或许几日后就可以拿到了!

更何况,刑部的人都没有意见,这两言官却有意见了!

莫不是在瞧不起他们刑部在大明律法上的精通?

刑部尚书准备抽调最精锐的人马,誓要让这俩言官知道,他们刑部什么都讲究个有法可依!

要让他们这俩整天哔哔叫的言官彻底明白,什么叫无话可说!

言官们的结局朝堂群臣无人感兴趣。

毕竟他们再一次的明白,皇上改革变法的决心没有任何更改。

这让他们一直处于摇摆状态的心再次犹豫了起来。

天蓝色的衬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
关于重生一次,可不是来遭罪的!:————————————————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顶级牛马竟然重生到了高三的那个夏天。这一世,他决定,改变就从这里开始!嗯……先泼校花一身咖啡!
东吴父老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
关于重生76,偏心父母后悔了:李东风从2024年重生到了1976年叶卫东的身上。刚重生就发现了父母和哥哥一起算计他,让他去插队不让他去当兵。这不禁让让他发出了灵魂拷问:爸妈,我是你们亲生的吗?其实,他
燕窝鹰
小妍的穿越之旅
小妍的穿越之旅
关于小妍的穿越之旅:小妍神情黯然地转身离去,与那个曾让她开心的世界,彻底诀别。此刻,她的内心仿佛被无尽的悲伤所吞噬,整个世界都变得灰暗无光。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就这样放过她,一场奇妙的时空之旅悄然降
恋语情缘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全宗舔狗宠主角,唯我反派踩天命
【主角是反派,非好人,多女主,不喜勿入】现代心理学博士萧君临,穿越进名叫《玄幻:我靠团宠体质成就天帝》的小说里,成为龙台山大师兄,但只是书中配角,注定了为主角陈玄牺牲。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萧君临决定改变
她曾说爱我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开局穿越六零,他靠双手发家致富
为了救一个小女孩,他被车祸送走了。再次醒来,他穿越了!穿到了1960年,成了15岁的少年。可他看着自己碗里黑乎乎的玉米糊糊,发起了愁。照这样吃下去,早晚得饿死吧?算了,既来之则安之,贫穷年代,人心淳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