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逆流光荣时代

第52章 望舒,你说你爸喜欢啥?(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2章 望舒,你说你爸喜欢啥?

何雨柱点点头,说道:“行!只是我看你这清单上的东西,都是做配菜的料,没个主料用来做镇桌的汤,这可难办了!”

不愧是专业的大厨,一看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闫埠贵只想着坑贾张氏,根本就不是冲着把婚宴办好去的,李锦年虽然看出来了,但不知道用什么好。

“那你看看,镇桌的汤,要什么材料比较好?”

何雨柱又把清单看了几遍,在心里规划好了席面,说道:“我有三套席面可以做,第一套需要一整只羊,做羊肉四物汤,第二套需要几只鸡,但辅料需要金银花。”

“第三套最合适,只需要一条比上次还肥的鱼,最好是鲤鱼。”

羊肉花钱买就可以了,但李锦年也听的出来,那做出来的席面不适合婚宴。

金银花可就难了,这个时候本身就物资短缺,就算是去鸽子市,也很难淘换。

对于李锦年而言,第三套最简单,也最合适。

刚好,周日那天早上太公钓竿就可以用了,虽说不一定能钓上来鲤鱼,但钓上来一条肥鱼肯定不难。

“好,那你就按第三套席面,罗列一些你需要的东西。”

“鱼的事,我想办法给你解决。”

“总之,一切以办好婚宴为主,只要是你需要的,钱不是问题。”

何雨柱也是一拍桌子,当即笑道:“好嘞!”

眼见事情谈妥了,李锦年也没有久留,和聋老太太寒暄几句,便离开了。

回到家,却不见沈寒柔和两个小家伙的身影。

李锦年一琢磨,便摸上了楼,发现沈寒柔和两个小家伙在楼上睡了。

“你今天怎么睡楼上了?”

“望舒说她最近做噩梦了,我陪陪她。”

看着大眼珠子那爱莫能助的小表情,李锦年怪异的看了沈寒柔一眼,只得说道:“好,你们三个睡,记得加点被子,别着凉了。”

李锦年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由着沈寒柔使小性子,一切等到周日再说。

下了楼,李锦年躺在床上,唤出了随身空间。

“咦?正好寒柔去楼上了,我可以进空间里把东西做好。”

随身空间的时间流速比外界快,李锦年本身就打算找个时间进去做碗筷的。

本来李锦年还想着找个什么机会进去,结果沈寒柔误打误撞的帮了他。

随后,李锦年便锁好房门,进入了随身空间。

原本李锦年打算做一次性的碗筷,但现在时间充裕,李锦年决定把碗筷做好一点,说不定到时候还能卖上一笔。

另一边,李锦年下楼后。

沈寒柔把小皮球哄睡着以后,看大眼珠子还没睡,便问道:“望舒,你说你爸喜欢啥?”

大眼珠子想了想,说道:“你都不知道,我咋知道?要不你给他生个儿子?我亲妈就是这么说的,男人都喜欢儿子。”

沈寒柔摸摸大眼珠子的脑袋,说道:“睡吧!”

过了一会儿,沈寒柔起身披着衣服下了楼,结果发现房门锁住了,娇声骂道:“你个小气鬼,还锁门!哼!”

妖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种田+家族+变革)这是一个大唐帝国冉冉升起,正要迈步前进,一切伊始的时代。它就像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娃娃,不知什么是风雨,不知畏惧。大唐帝国在未来的路上走错了方向也没什么,那就在错误的方向多走两步吧。李承乾对众人道:“没关系,总会好起来的。”当时过境迁,多年后……那位英明的天可汗回头看去,猛然惊醒,太宗皇帝李世民发现西方诸国,实际的掌控人竟是朕的太子。他也是大唐经济命脉的掌舵人,是大唐变革思潮的
张九文
吞噬为主,双修为辅,我独断万古
吞噬为主,双修为辅,我独断万古
关于吞噬为主,双修为辅,我独断万古:九州大陆,世界之初,机遇无数。张成,天生混沌体、身负不死魔族、月族两大种族血脉,于此崛起。十八岁前,他不修武道。十八岁后,他耗费一身精力,帮合欢美女宗主解毒,从此生命的齿轮开始转动。他修剑道、掌丹道、悟魔道,万法归一,掌天地本源,脚踏真龙,携佳丽三千,傲然于世间!
毛豆大帝
都市:杀神无敌,我非池中物
都市:杀神无敌,我非池中物
关于都市:杀神无敌,我非池中物:杨萧,不仅是令地下世界胆寒的杀手,女神收割机,才是对他身份最好的诠释!白天潇洒行走在各类美女身边,夜晚,一双铁拳,打造属于他自己的地下王国,高手之中的高手,总是寂寞如雪!
薄情龙少
天人图谱
天人图谱
如果人类的生命可以一直强大下去,无限拔高,那终有一日能与天相接!
误道者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