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亚的战旌

0013:祭坛(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0013:祭坛

【祭坛lv1】

【散发着奇诡气息的建筑群,已经很久没有萨满激活过它,但信仰坚定的人依旧能来此向旧神请求力量。】

几块大小各异的菱形浮石组成主体,各自停靠在离地面几尺高的空气里。

脚下是块苍老斑驳的暗青色石头,呈现出一个带有缺口的圆环,层层叠扣,凿刻出桑顿卡亚随处可见的【冬母图腾】。

部分线条在帕洛图斯比的朔风和冻雨的折腾下已经模糊不清。

但现在,它们被紫光勾勒出来,愈发显得明亮,几处内环星芒闪烁,在几块浮石之间反复折射,最后汇聚成光柱。

肯恩他们赶到时,那光柱正好冲天而起,仿佛穿透云层,连接着群星!

奎玛和部落战士当即单膝跪地。

各自比划着传承已久的祷告动作,嘴里不约而同地低颂起冬母的赞诗。

村庄所有战斗力现在都汇聚于此。

肯恩注意到,祭坛里有三位经验最丰富的战士,他们三角站位,高举并且划开自己手臂,鲜血染红了胸膛上的纹身。

而正中间还有位“祭品”,不是别人,备注显示【罕姆辛】!

他表情坚定且虔诚,张开怀抱迎接那从苍穹降临的神力,每寸肌肤都在发生变化,有澎湃的魔力正浓缩于人类躯壳里。

这股力量过于强大,以至于出现肉眼可见的风暴。

它不断掠起积雪,撩动火焰,形成旋涡并最终凝聚成一个保护罩,隐隐笼住了整个桑顿卡亚村。

地面上泛起冰晶,不断向外延伸出去。

所有在其中的【漆冰使徒】还有那只正在试图冲进祭坛的【狼人】都被限制了动作。

当冰霜掠过自己脚下,肯恩感觉心底发痒。

似乎被群山之巅的视线注意到,那种感觉和在精神世界里的幻境非常相似,【冬母献祭】的技能也开始回应。

肯恩明白了,眼前应该就是这个技能真正的样子。

风暴开始收束,几位主持这场召唤的部落战士瘫倒在地,而最中央的罕姆辛则站起来。

他变得异常高大,以至于能够平视狼人。

他浑身鼓胀,皮肤皲裂纵横,里面不见血肉,而是闪着雪地才能反射出的光。

两头怪物就这样相对而立,一个发出野兽般嗜血的嚎叫声,另外那个则呼出一声尖细嘹亮的哀鸣。

【罕姆辛(冬母献祭)】

众人落下眼泪,之前那三位战士都曾做出过尝试,但只有轮到罕姆辛时才听到了冬母回应。

所以大家都拼命拖延入侵者,等待这场仪式结束,现在能做的,估计只有等待神力对抗异变的狼人了。

砰!

场地中央,双方碰撞接触,力量不相上下,吼声也远远荡开。

肯恩最先醒悟,他踹起身旁的两个人,赶紧向祭坛冲杀。

那些聚集于此的【漆冰使徒】们还虎视眈眈,神力并不能震慑这些信奉死亡的暴徒,战斗瞬间变得焦灼又血腥。

祭坛里倒三个人,虽然活着却已经失去战斗力。

现在手里还握着武器,处于包围圈中央的,总计有两位【猎户】一个【部落战士】。

虽然【任务:火光里的桑顿卡亚】显示【存活:7/8】,但真正还站在地面上能够稍作抵抗的,也就四个人!

肯恩和奎玛属于外来力量,并不计算在内。

现在的局面是己方六位战斗经验并不丰富的队伍,要迎击七个全副武装,手里沾满鲜血的漆冰使徒。

肯恩转瞬之间想到了破局的方法!

他高高举起自己那把【缂纹钢剑】,用尽全部力量大声呼喊着:“报出你们的名字,跟着我守卫祭坛,冬母在上!”

檀木有纹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