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荡修真路秦凤鸣公孙静瑶

第五十四章 顶级法器(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十四章 顶级法器

<p>听王师兄如此言说,秦凤鸣面色顿时一动。</p>

<p>符箓,秦凤鸣当时知晓其用途。两张高阶符箓,其价值之大,秦凤鸣想想就感到一阵头晕。那可是价值上百灵石的珍惜之物。</p>

<p>符箓虽是消耗品,但如有一张高阶厉害的符箓在身,在斗法中反败为胜,也是大有可能之事。</p>

<p>其实对秦凤鸣而言,就是没符箓,他也会接下这次炼器,这可是难得练习机会。</p>

<p>见秦凤鸣面上有所意动,曾师姐轻笑一声,继续诱惑道:“秦师弟如果一次就成功炼制成功,那剩余材料,师姐就送给师弟了。”</p>

<p>女修的这一言,让秦凤鸣心中更是惊喜涌动。</p>

<p>“既然师姐如此言说,师弟再推辞,那就太过了,好,师弟就接下此次炼制顶级法器之事,我会尽最大能力予以炼制,成功固然好,如不成功,师姐下次来,师弟定然能炼制成功,且分文不收。”见事已至此,秦凤鸣面现凝重之色,咬牙之下,如同下了极大决心一般。</p>

<p>曾师姐见此,面现欢喜之色,玉手一挥,十几种材料和三十块低阶灵石便出现在了秦凤鸣面前。</p>

<p>也不再多加言语,秦凤鸣收起那些材料和灵石,叮嘱曾师姐二人在此等候之后便自出门而去。</p>

<p>他先到伙房取了些干粮。这次炼制顶级法器,不是一日可以完成。故此需要先做一番准备。</p>

<p>将炼器室石门关,秦凤鸣抖手取出前些天费师叔才给他的一只十六倍炼器炉,所谓十六倍炼器炉就是炉内有十六个凹槽,比起原先那个九倍的,要好上不少。</p>

<p>第一次炼制顶级法器,秦凤鸣并未如何惊慌,依旧表情很是镇定,逐一将所有材料均都仔细提纯一番之后,他先仔细将所有材料均都仔细分割了一番。</p>

<p>留下足够炼制一次的材料,将其他先收入了怀中。</p>

<p>如能一次炼制成功,剩余材料自是会归秦凤鸣所有。这些材料,均是非常珍惜之物。其中几种,秦凤鸣还是第一次见到。</p>

<p>只提纯这些炼器材料,就花费了三个多时辰之久。等回复灵力之后,秦凤鸣才再次仔细研究起了这些材料。</p>

<p>只见这些材料之中,有两种材料可以做主料,一是红菱晶,一是玄玉铁,这两种材料,均是炼器不可多得的珍品。就是炼制灵器,也大为可用。</p>

<p>看着两种材料,秦凤鸣是一时不知如何取舍。</p>

<p>突然,灵机一动之下,一个想法出现在了他脑海之中:既然这两种材料均可做主料,那不如炼制两把飞剑,两种主料都分别取出一小部分融入对方,这样就会得到两件不同材质的顶级法器。</p>

<p>想到此,秦凤鸣不再迟疑,两个时辰之后,经其仔细分析,终是计算出具体份额……</p>

<p>当秦凤鸣手托着两个精致石盒,出现在曾师姐二人面前之时,已经过去了八日时间之久。</p>

<p>看着面前飞舞的红、青两把飞剑,感受着飞剑上弥漫出的强大灵力波动,顶级法器的威压显露无疑。曾师姐没多说什么,翻手将两张符箓交给秦凤鸣后,与王师兄二人兴冲冲离开了炼器殿。</p>

<p>对于那些材料,秦凤鸣到底使用了几份,曾师姐未开口动问,秦凤鸣也没有主动说起。</p>

虚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关于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连续三日怒肝游戏猝死的吴信穿越了,但变成了流民,只能靠着官府救济过活。但值得安慰的是,那款游戏也跟着他穿越了,至少能让他在闲暇之余,找找乐子。
九九九八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豪门团宠+轻松愉悦+好运+暴富+爽文】【搞笑美人实则八百个心眼女主x老阴比总裁大哥x儒雅精明二哥x拧巴顶流三哥x臭味相投四哥】亲妈是个女海王,有天她带俞桐去见了个男人,“女儿,我要再婚了,你沈叔叔很
佚名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你不要怪我,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继续勉强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我知道。”结婚三年,他离婚了,原因是妻子不看好他,并且妻子觉得他和她相差甚远。靠妻子不知道的是,他是百年难遇的极品天师,是超出任何
佚名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朱长峰从军队转业踏入官场,遭遇了明枪暗箭,也有旖旎柔情,看似风平浪静的官场实则步步杀机,陷阱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翌日登基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李尘重生了,这一次,他发誓只搞钱,绝不再当恋爱脑。前世高考前夕,跟喜欢了一个青春的校花表白,结果以“学业紧张,等上大学了我们再谈好不好?”为由拒绝。可上大学后,她却跟富二代从宾馆走出来,那一刻,李尘彻
长安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