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神帝内

第六百三十八章 鱼龙第四变(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六百三十八章 鱼龙第四变

张若尘再次将《剑一》捧了起来,如痴如醉的观阅,一边参悟,一边点头,书上的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剑,映入他的脑海。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若尘依旧每天花费三个时辰修炼《九天明帝经》,其余时间,完全花费在剑一的修炼上面。

时间一晃,又是三个月过去,张若尘接连突破,一举将剑一修炼到第四层境界。

即便是鱼龙第七变的青衣星使,也仅仅只是将剑一修炼到第四层境界而已。而她在剑一上面花费的时间,肯定比张若尘多出十倍以上。

张若尘在图卷世界,已经闭关修炼半年,终于将修为完全巩固,体内的真气也已经十分精纯,修为境界膨胀到了极点。

“以我现在的状态,至少有七成把握,独自开辟出第一条圣脉。”

七成把握,依旧颇为危险,张若尘却还是决定拼一把。

花费一天时间,张若尘调整自身的状态,让心态完全放松下来,才开始冲击境界。

圣脉,是圣道修炼的根本。

鱼龙境的前三个境界,完全就是在锤炼身体,为开辟圣脉做准备。因为,普通武者的肉身,根本承受不住圣气的冲击。

达到鱼龙第四变,开辟出第一条圣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圣道起步。

第一条圣脉,称为“阴蹻圣脉”,从武者的眉心气海出发,穿过大半个身体,与人体的左足相连,最终打通左足底部的照海穴。

开辟出“阴蹻圣脉”,就能贯穿武者的大半个身体,使武者的修为向前跨出一大步。

张若尘调动龙珠中的圣龙之气,从心脏中涌出来,汇聚到气海,按照《九天明帝经》第五层功法的指引,开始冲击圣脉入口。

“轰!”

“轰!”

……

圣龙之气每一次撞击,张若尘的耳中,就会响起雷鸣般的巨声。

别的修士,可以请半圣帮忙开辟圣脉,相对要简单许多。张若尘却不行,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强行开辟圣脉。

一连冲撞两百多次,张若尘的嘴角,已经流出一丝鲜血,整个身体都在颤抖,却依旧没有打开圣脉入口。

但是,张若尘并没有放弃,喝下一口木灵红澶,将伤势压制下去,调动圣龙之气,继续冲撞。

一连冲撞一千三百多次,张若尘才将圣脉的入口打开一道缝隙,控制圣龙之气,缓缓向前推进。

哪怕圣龙之气只是推进一寸的距离,张若尘也要承受身体撕裂一般的痛苦。

整整花费半天时间,张若尘也仅仅只是开辟了阴蹻圣脉的十分之一。此刻,他的毛孔,已经开始冒出血珠,全身的血管都凸了起来。

开辟第一条圣脉,必须要一鼓作气,若是半途而废,或者修士在中途的时候晕厥,那么混乱的圣气,就会逆流回去。

如此一来,修士就算不死,全身修为也会尽废。

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开辟第一条圣脉,才会如此凶险。

飞天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罗修陆梦瑶
罗修陆梦瑶
少年罗修出身卑微,天赋一般,却意外融合生死法则、本源所化至宝,从此身藏诸天生死轮,执掌轮回,开创无上神通,成就一代大帝,傲视古今。
忘情至尊
换嫁战死的小公爷后,夫君回来了
换嫁战死的小公爷后,夫君回来了
【换嫁+宅斗打脸+姐妹对照组+渣男渣女火葬场】我与表姐同时定下亲事。她嫁国公府世子,我嫁次子。表姐妹同嫁亲兄弟,也算一段佳话。谁知世子战死沙场,公府爵位落在了次子头上。为摆脱克夫名声,表姐转头找上了我的未婚夫。出嫁前夕,未婚夫让我自请为妾。【虽为妾,有点委屈了你,但能够嫁进国公府,你一介孤女还有什么不满足的?你表姐是侯府嫡女,你莫不是还要压嫡女一头想做正妻?】所有人都以为,要么我委曲求全,要么我
林拾酒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
关于灵气复苏:开局入住神级养老院:一场意外,让林萧意外重生在一个灵气复苏的世界。本以为会开启无敌的一生,谁知自己觉醒的却是最垃圾的异能。更是重生成为一个舔狗。因为异能的原因,直接被女友分手。算了,毁灭吧!既然不能成为主角,那当个咸鱼也不错。林萧选择躺平。十八岁入住养老院,少走几十年弯路。殊不知,这个决定,改变了林萧的一生。简介无力,移步正文
木兮乔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正在更新:孤注一掷:白苗苗 当影视剧里的各色女配们拥有金手指后,他们的人生将会迎来怎样的改变呢。 高亮:女主并不真善美,会有恶女类型女主,雷者慎入 一、【星汉灿烂:何昭君】身世相似的将门孤女vs冷面将军凌不疑 二、【知否知否:盛如兰】不受宠的嫡女vs高高在上的仁慈帝王赵祯 三、【甄嬛传:浣碧】微万人迷,无cp,男人只是我的工具,假白莲,实际上只爱自己。 四、【如懿传:苏绿筠】微万人迷,吃瓜
冰糖荔枝
护妻神婿
护妻神婿
许家赘婿苏南天为救妻子,替人顶罪入狱,却拜得九位神秘老头为师。 三年后出狱,他拥有了九种逆天的本事,发现妻子被人欺负。 苏南天开启护妻模式,展现出强大的能力,睥睨天下,引无数美女投怀送抱。 然而,苏南天却说:弱水三千,而我独取一瓢。
佚名